【散文】冯清利/高村的情怀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六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作者/冯清利
朗诵/白云丽
在宜阳县的北部乡镇里,高村的海拔相对高些。从南闫公路韩城十字路口向北,一路上坡,几分钟车程,便是高村镇政府所在地。
站在高村的土地上,便有了俯视四野的壮阔感。一块块的土地有了色彩,有了凸凹,有了层次;一垄垄的庄稼有了个性,有了内涵,有了变化。再平常不过的一片丘陵,也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
原以为高村人的历史、生活和故事,就发生在这沟沟壑壑之中,却发现丘陵之间竟隐藏着一大片“平原”。高村人深知这片“平原”的价值,更懂得如何让土地生金。他们在这里种上了最富经济价值、产出最高的“河洛天香”牌烟叶。
条条烟垄覆着地膜,整齐划一。放眼望去,像一个大型运动会的方阵表演。每条地膜上露出的刚栽上不久的烟苗,似方阵队员伸出的一只只手,随风轻摇。
上千亩烟田作为舞台,数百万株烟苗作为演员,这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庄稼团体操了。若问旋律,自然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镇上陪同的同志介绍说,高村发展工业的要素尚不具备,只有在农业上下功夫。这里土层深厚,红黏土壤尤其适宜烟叶生长。多年来,烟叶生产时紧时松,潮起潮落。2020年,全镇1869户贫困户、6403名贫困人口脱贫后,确定和发展富民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的第一要务。镇党委、政府统一了思想认识,为民造福,就要因地制宜,盯准的产业一定要抓好。
想法好,还要落到实处。各村的劳动力不足,种烟程序又多、费时费力,受天气影响也大,缺雨水不行,雨水多了也不行。群众多年不再热心种烟了,如何重拾他们种烟的信心?
不能怕麻烦,不能怕困难,想方设法要把群众种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镇上到村里,从村里到小组,各级干部苦口婆心,大会、小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同时,镇上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生产过程扶持、烟地调茬补贴等让利于烟农的优惠政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全镇种植烟叶1.2万亩,比2019年翻了一番,实现税收700多万元。烟农每亩地收益在4000元以上。
真金白银最有说服力。今年,全镇植烟面积扩大到2万亩,仅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种植区就有3个,50亩以上种植大户近百户,烟叶税收有望实现1500万元。说起这些,镇上的同志信心满怀。
看完烟田,镇上的同志说带我们去看一个景点。高村是纯粹的农业乡镇,除了烟叶,不就是红薯、小麦?当我们进入王莽村清幽的“梅谷”、听到清脆的鸟鸣时,才见识了高村清秀的一面。“梅谷”里,树木青翠,梅果青涩,溪水清澈,空气清新。
这是王莽村已故的李豫生为当地留下的一笔不竭的财富。
高村地灵、人杰。改革开放初期,李豫生艰苦创业,在南京创办了豫宜汽车客运公司。事业成功后,他不忘乡邻,乐善好施,捐资建校,修桥铺路,兴办水利,奖掖后学。为给乡亲们开辟一条致富之路,年逾古稀的他,又不辞辛劳,扑下身子,投资开发濒临灭绝、昔日曾为贡品的珍奇水果“贵妃梅”。
走进李豫生的“梅苑”,二十余块碑刻让人眼前一亮。碑文既有王莽贵妃梅的传说、特点,也有追忆恩师的感人文稿,还有当年创业时遇到困难写给各级领导的信……一行行、一句句,传递的是跨险滩、越难关、执着创业的品格,彰显的是爱家乡、甘奉献、仁爱为本的美德。
如今先生高风犹在,“梅”名远扬。青青梅林生机无限,淙淙梅溪源远流长……
最后一站是西石村。镇上的同志说,高村红色资源丰富,是豫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转化为发展动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庚续革命精神,意义深远。他们正在修建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已将编辑的1.5万册高村镇党史学习教育读本《烽火硝烟》,印发给了全镇近2000名师生和每一名党员干部。
同行的有曾在县党史办工作的同志,她对发生在高村一带的革命历史和人物十分了解。
她说,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这里曾闪耀着革命的星火。1928年至1937年间,纪彰、石村、东营、河战等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追求真理,发动群众;1944年5月,这里成立了抗日自卫队、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武装组织,与日、伪、顽进行顽强斗争;1945年1月至6月,这里成立了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与日伪顽进行斗争;1947年至1949年,这里成立了宜北县委、县民主政府和县大队,有力打击了敌人。
这里也曾英雄辈出。铁炉人宋振曾参加“一二·九”运动、百团大战、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河战人宋启敏曾参与解放山西浮山县城战役,与暴乱的400余名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牺牲时年仅26岁;石村人温良绪在抗美援朝十字架山战斗中作战英勇,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一等功,1953年10月1日,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
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回望,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再次凝视这块多彩的土地,只觉得大地锦绣、情满人间……
作者简介
冯清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散文学会副会长,宜阳县文联主席,《河南文学》签约作家;有散文刊发于《洛阳日报》《郑州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日报》《小百花》《牡丹》《河南文学》《中国铁路文艺》及中宣部“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洛阳学习平台。
朗诵者简介
白云丽,宜阳青年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宜阳县广播电视局播音员,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二十余年,有语言艺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电视播音和舞台经验。目前任圆梦普通话培训中心老师。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