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珠形态与收藏的关系
东珠究竟是个啥?竟然这么尊贵?那是必须的啊~要知道,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串清·雍正正御制东珠朝珠,竟然拍出了5780万的天价。
越是珍贵的东西便越难得到,东北境内的很多大河中都出产东珠,那么哪里最多呢?清代的文献记载,最早出产东珠的地方是宁古塔旧城附近,宁古塔旧城现今的位置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境内,流过古城的就应该是牡丹江,既然牡丹江里有出产“东珠”的河蚌,东北的河流都是贯通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水域也应该出产东珠,史料记载“混同江”出产也很多,混同江指的大概就是松花江,满语译为“松啊察里乌拉”,意思是“天河”,这也是为什么老人们说起东珠,往往提到乌拉河。
乾隆三十年,乾隆帝下令,采珠之人如若私藏珍珠不交与管理的官员,无论东珠的数量多少,大小如何,一律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如果是旗人的话则直接削除旗籍。嘉庆帝诛和珅之时,在他家中抄出大量的金银珠宝,其中有一等大东珠60多颗,每颗大东珠重达一两,连嘉庆帝看到都惊叹不已,震怒道:"所藏珍珠宝石及东珠二百余串,较之内廷多至数倍。"嘉庆在给和珅制定20大罪状时,便有一项私藏大东珠的罪名。
清代始,北珠易名“东珠”,成为专用称谓。康熙朝吴振臣《宁古塔记略》:“(宁古塔)旧城临河,河内多蚌蛤,出东珠极多。”乾隆朝大学士阿桂《满洲源流考.卷十九.东珠》:“东珠出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中。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王公等冠顶饰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宝贵焉。”道光朝萨英额《吉林外记》等清人笔记多参照上述文字。
清朝不允许东珠流入民间,为此专门在山海关设卡,对于出入之人都要严格搜查,一旦搜查到,对相关人员的奖赏和处罚都十分严厉,清朝对东珠采捕的一些列规定,最终实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非奉旨不准许人取”。
在清代关于东珠的最有名的就是慈禧所佩戴的一对镶嵌有小东珠的耳环,据宫中太监所言,这对耳环是慈禧入宫之初,咸丰皇帝特意赏给她的,因此这对耳环直到去世葬入清东陵,慈禧也一直佩戴着,这份象征咸丰对她宠爱的心头之物。根据截止于咸丰六年四月二十三日(1856年)的《钦定宫中现行则例》所制定的服色标准来看,在1852年入宫之初被封为“兰贵人”的慈禧是没有资格使用东珠的,按照历代皇帝制定的祖制,从皇后以下的妃嫔,使用东珠的数量就是逐渐减少的,最 后一级可以享用东珠耳环的就是嫔,可用“镶四等东珠十二颗金珥一副”,至于嫔以下的贵人和常在的服色制度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关于东珠的字眼。而慈禧这副镶东珠的耳环如果真的存在,那就只能说咸丰皇帝对于兰贵人的宠爱已经到了可以忽视祖宗家法的地步了。
东珠产自松花江,松花江产的珠子大而圆。清代皇帝戴上东珠不忘东北故土,所以在珍珠收藏以及窜品当中,以这种东北产的“东珠”最为珍贵。现代很多专家认为,东珠并不是松花江贝类生成,乃东海口之吴淞江贝类所产。古称松江,非松花江,乃吴淞江。很多古董商的老板硬生生的把珍珠和“松花江”扯上关系,无非是为了销售和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