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少人是天生抑郁,这3个因素才是罪魁祸首
带你解读职场,与我一起成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
这世上天生就患有抑郁症的人真的不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因后天环境患病?
我曾有幸听过一位患有抑郁症朋友的自述:“我是不是特别不好?为什么从我一出生就有人带着恶意对我?我从未真正感受过这个世界的温暖。”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来自他人的恶意与伤害。
有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幸,有来自朋友或同事的打击与背叛,也有来自陌生人的恶语。
原生家庭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
知乎上曾出现过一个话题:精神病院中,发生过哪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真实事件?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网友描述了自己患抑郁症时,在精神病院的见闻。
在她的描述中,最让人心痛的是她的妈妈将她一步步逼成了抑郁症,逼进了精神病院。
她的妈妈有着极强的虚荣心,小时候家里同龄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她要好,妈妈就一心要她在学习上比过所有人,就算她在别的方面表现的很好,只要她有一方面输给了同龄的孩子,妈妈就会对她拳打脚踢。
从小到大,只要她在任何事情上比不过别人,妈妈就会疯狂的质问她:“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
在妈妈得知她患上抑郁症时,她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这么玻璃心,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你得了抑郁症?”
因为害怕母亲 ,她一边打工一边攒钱,将自己送进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知道她在精神病院的妈妈,冲到精神病院对她进行疯狂的质问和教训,导致本就精神脆弱的她患上狂躁症,病情恶化。
对于我们来说充满爱的“妈妈”一词,对她而言却如同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直到现在,她仍然无法正常面对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那些在不幸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遇事,要么习惯隐忍逃避,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将坏脾气当成自己的盔甲穿在身上,企图掩饰自己的自卑以及阻挡外界的风雨。
社交环境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做客《开讲啦》,其中有观众提问:“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生欺负的案例,她告诉自己孙女,如果下次再遇到,就“打回去”。
这个说法当时引来了众多争议,有人说,这不是以暴制暴吗?
“打回去”,从来都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斤斤计较。
“打回去”,是给孩子勇气,让他勇敢的面对坏人,成为一个有原则的人。
如今,校园暴力的普遍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总以为别人打了骂了,才算是遭遇了暴力。
但实际上,一个轻蔑的嘲笑,也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三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才华横溢,却被抑郁症所困。
熟悉她的人都说,三毛一生的性格都和中学的那场作弊事件有关。
三毛喜欢语文,对数学却没有什么兴趣,初二那年,数学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数学老师经常对她恶语相向。
三毛很要强,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的题都是以前的习题,于是她发奋图强,生生把那些公式和题目背了下来。
结果那次考试,她得了全校第一的满分。
可就是这个满分成了三毛的噩梦,数学老师认定三毛作弊,为了测试三毛的水平,老师重新出了试卷,三毛不出意料的得了零分。
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三毛画了个大花脸,还让她出去走一圈。
这一次,三毛的自尊心彻底被击垮。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每一种作恶都惊天动地,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就会成为加害者。
校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一生都不会痊愈,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我们面对校园暴力,无可奈何。
相比于身体上的暴力,心理上的暴力伤害更加巨大。
网络暴力
南宋文学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写道:“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网络暴力真的在杀人。
网友们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却不知他们发出的是不堪入耳的人身攻击。
14岁的小女孩艾米、28岁的乔任梁、32岁的简稚澄皆因网络暴力而死。
88岁的袁隆平爷爷,只因为买了两台华为手机,去车展上摸了一下豪车,就被网友们谩骂,却没人知道,他开的仅仅是辆十多万的国产车,更没人记得他获得了2018年的未来科学大奖。
网络暴力不分姓名、不分年龄甚至不分职业,即便真的有生命为之凋零,也只能换来网络喷子的一句“真矫情,就这点就承受不了了”。
在不了解真相之前,管好你的嘴,不要去散播那些毫无证据的流言蜚语,不要给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你以为你只是用键盘过过嘴瘾,对他们而言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那些经历过原生家庭不幸、他人的恶意,以及网络暴力的人,我们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必须熬过去,因为我们不曾经历。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些针扎在心上有多痛。
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就能换来“没关系”。
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没法轻易原谅。
文 | 毒哥&时光
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