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燕/傻姑与露天电影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今日头条同步发布)
刘燕
儿时的我还很小,在那孩提的记忆里,不知是先存入了傻姑,还是先存入了电影。
下午放学,斜挎着花书包的我 ,都要路过大队部门前的那个大场地,当我看到地上用粉笔画出的圈圈框框,那种期待之情别提有多么欢呼、雀跃……今晚有电影!小伙伴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猜测今晚放的是什么电影?再在那些圈框的边缘画上属于自己的座位,然后箭似的飞奔回家。
吃了晚饭,咧咧饬饬地夹着小椅子,小板凳坐在那里等着看电影。白色黑边的电影幕布已经拉开,扣在那个圆竹筒子搭成的方架上,随着风的摇曳在半空中鼓动着。也有捣蛋孩子朝上面射弹弓、投石子地嬉笑玩乐,还有的孩子会把那大布揪起来裹住自己的上半身嘴里喊着来找我,那顾头不顾腚的模样,滑稽、调皮又可爱。这时,皮小子们一定会被在那里捯饬机子准备放电影的师傅,一顿脸红脖粗地臭训一个个脸皮厚的跟城墙似的捣蛋鬼。于是,东村西村的轮放,那银幕上不免出现大大小小的破洞。实在撑不下去时,公社才会重置一块新的放映布,毕竟那个年代物质匮乏。
放电影的机子是我最看不懂的器械,黑乎乎的两个轮盘在师傅的操纵下前高后低慢悠悠的旋转,胶片上的图片就随着光线反映到早早张挂好的银幕上,加上声音忽大忽小的调控,才能把完整的画面展示出来,而后会听到人们大声的尖叫,接着就是安静的欣赏了。最让人可恨的是中间的断片,断了要在漆黑的夜空中等待,因为工作人员要换盘,就像是电视剧精彩处的广告,恨得咬牙切齿却得趋炎附就。
天还没有黑,电影还没有开演之前,常常会看到那个傻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转悠……盼望能捡上几分钱或者铅笔、小刀、皮筋之类可以换钱扎头的小东西。傻姑十八九岁,梳着乌油油的齐耳短发,头顶的正中央勾画了一个圈,把前面容易盖眼的头发圈起来扎成一个辫子趴在黑亮的后脑勺上。
傻姑其实不是太傻,因为家里穷,没钱读书,所以呆头呆脑的什么也不懂,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于是她就成了我们这些小伙伴嘲笑的对象,可傻姑只是傻傻的笑。傻姑喜欢揪人家墙头上的花朵带在头上,美的总会手舞足蹈一番。其实傻姑并不丑,鹅蛋形的脸庞白皙清秀,只是没有漂亮的衣服打扮,一天到晚就那几件旧衣服,又肥又大,勉强遮体,不懂事的我们,总是满脸的嫌弃,而傻姑依旧傻傻的笑,整天像苍蝇哄哄地跟在我们屁后。傻姑其实比我们大不少,因为她被同年人嫌弃,所以没有一个朋友,所以天天跟着我们。
傻姑也不懒,田园地头,割草收麦,啥活都干。这也为那对累弯了腰的老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傻姑有个坏毛病,常常喜欢自顾自的摇头晃脑,于是就会有顽皮的孩子逗她,喊她愣子,老是挨她追着跑,我们这些胆小的孩子怕被牵连,只能赶快躲起来,其实在我几岁之前她还是最喜欢跟我玩的,因为那时候太小也不懂得害怕。母亲告诉我,傻姑虽然会追人,会傻笑,可她从来不打人,只是被小孩子们惹毛了才吓唬吓唬你们的。傻姑还喜欢唱歌,嘴里哼哼唧唧的只有调没有词,我常会问母亲,她唱的什么歌,母亲说类似于大海啊故乡,一条大河之类的……
电影开映的时候,傻姑便没了去向。听母亲说,傻姑明天要早起,所以早早的回家睡觉了。说每个放电影之后的黎明,天还有点黑,都会看到傻姑在空旷的电影场上巡查,有时还会打着手电在稻草把,纸盒之类垫屁股的什物里寻摸,若是能找到值几个小钱的东西对她来说电影应该是没有白放了,嘴里哼着歌,高高兴兴的回家。等我磨磨蹭蹭的起来去上学,路过露天放映场,已经日上三竿,所以懒惰的我从未看到过早晨的傻姑。这时的她或许在吃饭,睡觉,或许在琢磨怎样继续她的寻宝行动。
刚上五年级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一支钢笔,说是从傻姑手里花了二块钱买来的,我可以想象出她卖掉钢笔后的喜悦。那是一支比较高级的包芯钢笔,同学中也只有个别人有 ,我害怕极了,怕被别人认去,总是藏匿于书包底下害得到处留下墨水的黑渍,直到藏坏了才发现已经有好多人在用这种笔。
秋季,是傻姑赚钱的最佳时节。地里的高粱杆子运回家,她一节节的挑选出来,把皮一道一道均匀的划开成荆篾,露出中间洁白的秸秆, 再把掰成小节的秸秆串在荆篾上排放整齐,弯成半弧回插在中间白色的秸秆上,便成了一只漂亮的花灯,这个季节的她手臂是放在前面的,因为要常常拿着自己做好的三两只花灯炫耀拍卖,五分或者一角钱一只。我曾经非常羡慕她做的花灯,找来秸秆模仿她路边做花灯的样子,因为害怕她,我们不敢靠近她,况且虽然她傻,但是她也明白什么叫同行是冤家,所以我们的花灯永远做不出她的效果。
随着农村电视的普及,露天电影接近尾声 ,傻姑娘犯病的几率却越来越高。这时的我们早已为人父母,回娘家时偶尔会提起傻姑,母亲说傻姑娘出嫁了,夫家几个人开着手扶拖拉机来接走的,也放了鞭炮,她被哄着拉着上了婚车,可是一个月后又跑回来了,家里大人都愁死了,父母都老了,她又傻的不懂人事,犯愣的时候逮到谁打谁,夫家也不要了。现在病在家里都不能出来了。
这人啊,傻的时间长了就不叫人了。
过了半年,傻姑死了,一身新衣服一张席 一堆黄土埋葬了她的身体,也埋葬了她的过去。后来,电影也没有了,偶尔也会有婚庆嫁娶的人家包场电影助助兴,但是看的人已越来越少。电影放到最后都没人看了,放映的师傅只好收了荧幕怏怏的离去。
作者简介
刘燕,江苏连云港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诗词爱好者一枚,生性恬淡,不喜名利,不慕权贵……偶有闲情,亦做私语。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作品同等质量下,订户作品优先刊登!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一稿多投者,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温馨提示:投稿请附个人生活照及150字以内简介。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