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华为鸿蒙能成为颠覆者吗?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世界上本没有操作系统。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埃尼阿克)诞生时,并没有搭载操作系统,依靠改变插线编程。ENIAC要由六位聪慧过人且心细如发的女程序员在占据三面墙的功能面板前,通过旋钮和接插线的位置组合,将数学家们的想法精准地转换为计算机能执行的指令。

两位女程序员操作ENIAC的功能面板

晶体管的出现和莫里斯·威尔克斯发明的微程序方法,才把计算机从单纯的机械设备变成了真正的“电脑”,用于系统管理和简化硬件操作流程的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不过起初不同型号的电脑搭载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为某一型号的电脑编写的程序,并不能在其他型号电脑上运行,一直到1964年IBM推出名为System/360的大型机才用上了统一的操作系统。

注意,System/360是“大型机”,而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的小型家用电脑,对操作系统的需求依然很小,比如彼时最著名的Commodore C64就只需要通过8KB只读存储器BASIC语言直接操作BIOS。至于编程,也不像今天一样在编辑器里敲入代码即可立刻执行,而是需要一种叫作“代码纸”或“打孔纸”的东西。

打孔纸

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磁盘、光盘之类的存储代码的媒介,程序员需要把二进制代码打在打孔纸上,再“喂”给电脑。

1974年,保罗·艾伦就是带着这么一堆打扎纸去见了他们的第一个客户罗伯茨,这堆打扎纸是他和好友比尔·盖茨爆肝一个月为Altair8080写出来的程序,Altair8080是一台售价不到400美元的计算机,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堪称价格屠夫。

有了盖茨和艾伦写的程序,罗伯茨的电脑卖疯了,盖茨也干脆从哈佛退学,成立了微软公司,专注于开发各种实用的程序,比如文字处理软件和表格软件等,但进入操作系统纯属偶然,起因是80年代初,微软接到IBM的需求:我们要一个操作系统。

但deadline不是万能的,临近交付,艾伦和盖茨都搞不定操作系统这么庞大的东西,最终艾伦想了个办法——买。他从一个叫蒂姆·帕特森的程序员手中买下了一套操作系统——DOS,加以修改后将其更名为MS-DOS卖给了IBM。

DOS“磁盘操作系统”

DOS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缩写,从名字可看出,它与现在的操作系统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增加电脑的文件读写能力,但比起以前的打孔纸,输入命令行就能操作电脑的方式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在微软靠MS-DOS躺赚时,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看中了施乐实验室的图形化的使用界面,直接呈现的文件、点击就能操作的鼠标,都让乔布斯惊为天人。于是乔布斯回去后,逼着公司的程序员加班加点地搞出了图形化界面。虽然乔布斯力推的Lisa电脑以失败告终,但它搭载的这套操作系统不仅奠定了Mac OS的基础,更是成为推动图形化操作系统的里程碑,下拉菜单、拖拽式操作、桌面图标等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元素,都由苹果这套系统打下了基础。

电脑操作系统

苹果发布Lisa同年的11月,微软也以Windows 1.0拉开了Windows图形界面的序幕,坊间也一直有传闻称Windows的图形化是受了苹果Lisa的刺激,这就是题外话了。

总之,从80年代以来,在DOS、Macintosh、Windows、Linux等推动下,电脑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用户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命令,用点击、拖拽就能操作电脑,可视化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对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手机操作系统

而在移动端,手机的使用虽然不像电脑一样最初局限于专业人士,但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到如今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智能设备,同样离不开操作系统。而手机操作系统的历史,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或者说,我们对“手机操作系统”的认知,多半是从 iOS开始的。

在iOS之前,任凭诺基亚、索爱、三星等手机厂商再如何折腾,也不过是在手机外观、拍照上做做文章,能用手写笔,能打几个小游戏,就算了不得的卖点,直到苹果告诉大家,手机还能这么用:双指开合缩放图片、可以左右滑动切换图片或歌曲、可以像电脑一样浏览正常尺寸的网页,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安装、运行各种应用。

和当年的微软一样,iOS问世后,立刻也有竞争对手紧随其后并大获成功,只不过这次由微软换成了Google,Android以开源的形式联合了众多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iOS的发展道路。

PC端的霸主微软也没有坐以待毙,但姗姗来迟的Windows Phone只有被时代的列车无情抛下的份,连同诺基亚一起成为“错失移动市场”的经典案例。

苹果生态

而在智能手机之后出现的其他智能设备,如平板、智能手表等,搭载操作系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没有操作系统,又谈何智能呢?

然而,随着可以智能化的设备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出现了:难道我们要为每一种设备开发一套操作系统吗?

以苹果为例,其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电视分别运行着 iOS、iPadOS、macOS、watchos、tvOS等5款操作系统,虽然从操作逻辑、用户界面以及M1芯片的推出,都能看出苹果对跨设备融合的野心,但设备和系统的增加带来的碎片化问题却也难以避免,iPhone上好用的app,未必能在AppleWatch上找到,碎片化的产品和平台也会给开发者造成选择困难:该为哪个版本的系统开发app?应用开发该优先哪个系统?

以生态优秀和产品聚焦著称的苹果,尚且面临碎片化的问题,如果范围扩大到种类更为繁多的IoT产品呢?

5G的到来,数据传输速度百倍提升,可接入的终端数量亦大幅增加,加之更可靠的连接质量和低时延,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小到灯泡,大到汽车,各种设备都在经历着当年的电脑、功能机所经历的智能化过程,与此同时,AI的出现对算力提出了更高需求,云计算又使得海量的数据运算不再局限于单一终端的算力,理论上趋近无限,新时代、新技术对新一代操作系统的需求也就呼之欲出。

物联网时代需求什么样的操作系统?

弹性部署。只有具备弹性部署能力的操作系统,才能满足海量设备的覆盖需求。

低时延。面对大量的多设备协同、跨设备操作场景,低时延亦是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必备条件。

安全。联网的设备越多,安全问题也前所未有的突出,物联网操作系统更需要有可靠的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

最后,既然是万物互联,意味着其软硬件生态不会只掌握在有限的几家厂商手中,而是需要远高于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协作,开源社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领先的编译器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市场上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操作系统屈指可数。Google虽然早已布局Fuchsia,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应用计划,至少尚未对外说明未来会如何使用Fuchsia,生态自然无从说起。

相比之下,华为的鸿蒙OS(HarmonyOS)早已明确其定位: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鸿蒙的微内核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可针对不同硬件能力的产品进行部署,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提升效率,并带来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传输能力。

在鸿蒙系统下,终端之间实现能力互助共享的同时,也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此外,鸿蒙采用的微内核+可信执行环境(TEE,TrustedExecution Environment)方案也是业内广泛认可的解决终端安全问题的方案。

像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一样灵活多变的分布式技术,正是鸿蒙系统最具想象力的部分。

通俗地来讲,分布式技术将系统拆解成多个模块,开发者可依照硬件的形态、性能等灵活组合系统模块并实现跨设备能力的调用,进而扩展设备的边界。例如,搭载鸿蒙的料理机不仅可以与手机进行功能上的联动,将后者的屏幕作为前者的操作面板,还可以从同样搭载鸿蒙的智能手表上获取用户的身体数据,主动推荐合适的食谱。

华为的鸿蒙OS(HarmonyOS)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

理论上,在鸿蒙系统下,设备的能力可以无限延展,这种使用多个设备像使用一个设备一样简单的理念,也是华为经常提及的“超级虚拟终端”。

所以我们会看到,华为一直强调鸿蒙不是专门为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直接提出“1+8+N”全场景,意图覆盖整个物联网。

鸿蒙在技术和理念上已显露出明显的优势,其生态建设也在去年9月鸿蒙2.0发布后驶入快车道。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超过300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美的、九阳等品牌搭载鸿蒙的产品也已相继上市。

不要忘记华为还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和智能终端,为鸿蒙生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从PC互联网时代的macOS、Windows,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OS、Android,在ICT行业每一轮技术浪潮中,诞生过许多操作系统,但能脱颖而出的只有少数,而它们必定最符合当下软硬件需求的操作系统,推动技术普及的同时,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不能说iOS和Android已是明日黄花,但我们一定需要鸿蒙这样崭新、颠覆性的操作系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