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均用华为Mete40pro手机拍摄)
大水冲了龙王庙,说得是自家人不认自家人。武汉汉口也有一座龙王庙,它是汉水入江之口,汉口之源点,汉正街之大门。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这座冲不垮的龙王庙又重新屹立在长江汉水交界处,成为英雄武汉的地标。
汉口龙王庙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的汉口岸,它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并称为长江三大庙。首先请允许我们借用一张航拍图,标识出汉口龙王庙的地理位置,即用红圈圈住的汉水入江口,从而开启了龙王庙的游览之行。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亦称汉江,发源于陕西汉中,流经1532公里之后,将在此处汇入长江。汉水在汉口一侧的地名叫做集家嘴。由于汉水入江口水流湍急,过去武汉人有“集家嘴的划子,擂得淌”(武汉话,意指着“用力划”)的说法,否则小船将划不过汉水抵达对岸。
河对岸是一个被叫做汉阳“南岸嘴”的半岛,可以看见龟山上高耸如云的电视塔。
连接汉口集家嘴与汉阳南岸嘴,漂亮的晴川桥(亦称'彩虹桥'),真的像一段彩虹悬挂在天边,是江城武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彩虹桥汉口一侧的正下方,就是著名的汉正街。它与汉口有着几乎同等长度的历史,是汉口最早的中心街道。而汉正街的大门,正好起始于龙王庙。
汉正街之所谓“正”者,官也,清康熙年间,此地因设立巡查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因两江码头的原因,当年的汉正街极为昌盛,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汉正街又一次焕发繁盛的景象,恢复和发展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号称“天下第一街”。
如今的汉正街,依旧活力四射。每天10万多名“打货人”来往穿梭,日均服装交易额达两亿多元。
返回汉水畔,沿着波斯菊装扮下的沿河堤防,继续行走龙王庙。
越过彩虹桥,渐渐接近了汉水入江口,游览行程也渐入佳境。
即将抵达龙王庙,前方公园内发现了一座石碑,上书“汉口源点”——所谓“汉口”,取的就是“汉水之口”的意思。
汉口的地理位置原来是与汉阳连成一片的,或者说,汉口之地本隶属于汉阳府。明代洪武年间,中国南方连降大雨,汉水暴涨突然改道,从原来的沌口入江,改为在龙王庙与南岸嘴间形成了唯一的入江之河口,由此才催生了汉口。
在古汉语里,山南水北为阳,汉水的改道使得它经龟山之北流入长江,据此应把对岸的汉阳改称“汉阴”才合适。
继续向前行进,当我们到达龙王庙的前方,汉江水也正好在此地奔腾汇入浩瀚的长江。
正对龙王庙的江边,耸立着一块龙王托起的石碑,上书“两江水府,三镇福地”,横批“江汉朝宗”。
正好与龙王庙公园山丘上这块“江汉朝宗”的巨石遥相呼应,意思是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语典故出自《尚书·禹贡》。
龙王庙江汉朝宗地,景色异常优美。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存在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奇观。
当日阴云密布,龙王庙前看两江:汉江蓝,长江黄。
须晴日,且长江汉水都沒有进入汛期之际,站在龙王庙前远远眺望武昌黄鹤楼,长江水流也会呈现亮眼的蔚蓝色。
龙王庙的修建并非为了观赏两江美景。这一带地段汉水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历来就是防洪的关键所在,所以才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 。
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汉水交汇处有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大禹治水期间,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便称此庙为龙王庙。然而,据正史记载,汉口龙王庙靠江处以前是个码头,寺庙最早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
有那么几十年的时间,武汉历史上龙王庙有址无庙。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对这里狂轰滥炸,龙王庙附近成了一片废墟。1930年,国民政府为了修路,将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拆除,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居民死亡33600人,'大水淹了龙王庙'一语成谶。
1931年汉口长江破堤,全城都被洪水淹没,大水真的淹了龙王庙。
直到1998年前,龙王庙仍为武汉水运公司的专用码头。1998年龙王庙的最高水位曾达到29.43米,闸口前曾再次树起了防汛生死牌。在武汉军民英勇抗击长江特大洪水胜利后,武汉市开始对江堤和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改造,龙王庙码头取消了原来运输的功能,保留闸口并重新树立了龙王庙石碑,并准备在这个位置的后面,将原来的江汉公园改建成新的龙王庙公园。
2005年,武汉市正式重建龙王庙公园,其临江临街、地域以人工造坡的方式,整体叠加抬高。新的龙王庙景区由此应运而生:公园整体为占地7000平方米的三级观江平台,耸立在龙王庙景区顶峰的是龙王阁。
2019年11月,两江交汇的龙王庙公园隆重举行“中华龙玺”落成揭幕仪式。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中华龙文化体现并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
中华龙玺为青石花岗岩材质,高2.973米,重22吨。龙玺石雕正面镌刻王国文榜书“龙“字。中华龙玺成了龙王庙公园内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龙玺附近的龙柱
登临龙阁台阶正中的龙雕。
莫不烘托出龙王庙的庄严神圣。
站在观江平台之上,回望气势非凡的滚滚长江。
左右顾盼,台阶两旁,绿树成荫。
终于登上了龙王阁前宽阔的广场。
2011年5月,汉口龙王庙的龙钮大钟“重归”故址,10位市民敲响108声,祈福江城风调雨顺。始建于清朝早期,直径1.8米、高2.1米、重约3吨的“龙钮大钟”为镇庙之宝,解放前轶失。为弘扬龙文化,武汉龙文化促进会按其原样复制了该钟,供游人观赏。
龙王阁为龙王庙景区的主体建筑,被称为汉口第一阁,它的建成改变了汉口“无阁”的历史(武昌有白云阁和新建的紫阳阁,汉阳有晴川阁和归元寺新建的圆通阁等)。
龙王阁的设计主要是以清代北派仿古建筑风格,建筑面积600平米左右,高度约为20米。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运用斗、拱、梁、柱、仿油漆彩画,而且用清代金龙和玺作为装饰。
龙王阁内部,当然供奉着龙王。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传说它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中国人常常以舞龙的方式,祈求平安和丰收。
环顾龙王阁,四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远处似有人在欢乐舞蹈?
拉近镜头,的确是“大妈广场舞”的升级版。靓丽的服装,整齐的舞步格外令人养眼。
转个角度再次拉近镜头,一群退休大叔正在棋盘上激烈“鏖战”。
如今的龙王庙,已经是汉口市民休闲娱乐的极好场地。龙王庙景区与长江对岸的武昌黄鹤楼、汉阳晴川阁遥相呼应。
龙王阁周边,火红的月季花正在盛开。以一组手机近摄的月季特写,结束我们对龙王庙的游览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