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之争为何最后胜者是刘邦?项羽战术的成功却无法逆转战略
要是在秦末群雄争霸初期的时候,问当时的人们谁才能取得天下,那恐怕很多人都会说,只有项羽吧。在当时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秦朝名将被打得溃不成军,而其他诸侯更是开门跪地迎接,不敢违背项羽心意。
但是在刘邦出现之后,要是你再问这个问题,那恐怕人们只会说,只有刘邦才是他们的希望。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换到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因为项羽在战略上太过于失败,所以哪怕他在战术上再有利,最后还是将自己的优势全部输掉了,最后败给了同样争夺天下的刘邦,只好自刎于乌江。而项羽在战略上的失败,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一、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很多时候,项羽和刘邦的区别,就是体现在了他们对待百姓之中。根据《史记》记载,项羽一生之中打过的仗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而其中项羽做的屠城的事可不少。
从江东起兵之后,项羽就因为攻打城池太耗费时间,于是将襄城百姓全部屠了。而在巨鹿之战中又坑杀了二十万降军,入咸阳之后又放任手下士兵烧杀抢掠,而比他早入咸阳的刘邦呢?却提出了约法三章,让士兵不对百姓下手,百姓也争相犒劳刘邦的士兵,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而在此后项羽更是在平定齐国叛乱的时候,再一次坑杀降卒。而这个时候刘邦开开心心地借助群众的力量夺下了三秦之地,开始从另外一边威胁项羽,而项羽的内部则陷入了齐国民众叛乱中。项羽在民心战略上的失败,就是最大的证据。
二、人才
其次致命的,就是在用人战略上项羽的大失败。我们都知道,在后世被称为兵仙的韩信,在还没有投靠项羽的时候,就是效力于项羽的。然而在此后,却因为项羽不肯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最后被刘邦等人挖走了。而在鸿门宴的时候,唯一一个忠心耿耿于他的谋士范增,他却不听从他的意见杀了刘邦,而是选择将刘邦放走了。
在最后,项羽手下的文臣武将,可以说没有几个是愿意服他的,据《史记》记载,陈平、韩信还有英布等大将全部都转投刘邦,专门用来遏制刘邦发展的三将中,两个人都背叛了,另外一个战死。谋士范增凄然离开项羽死在外地,钟离眛战斗中逃跑。再看看隔壁的刘邦,人才却是越来越多,从汉初三杰到手下的七八个未来的异姓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三、军事和政治
项羽在战斗方面,可以说是天才,彭城一战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带着三万兵马就回程击败了刘邦的五十多万联军,更是将刘邦追杀了数百里,最后只剩下了十多个骑兵冲出重围。
而在此后的楚汉相持的阶段,项羽也是多次利用自己的战术天赋,在战场上将刘邦打得大败。哪怕是最后之战的时候,项羽还是在正面战场上,逼退了兵仙韩信,让韩信吃到了第一次败仗。
哪怕是最后的乌江自刎,也只是因为项羽觉得自己这样回江东无颜见父老,而不是因为被刘邦逼到无处可逃。可见在战术上,在局部战场上,项羽要远远强于刘邦。
但是可惜的是,在军事战略上,还有政治上,他绝对玩不过刘邦。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项羽是怎么做的呢?没有考虑怎么分,分多少给谁,而是直接大刀阔斧了事。结果最后齐国的田荣出钱出力却没有收获,于是起兵反叛。赵国的陈余得到的奖励还不如隔壁出了一半人的高,也起兵反叛了。
而在反叛之后,项羽没有想过和平解决问题,也不选择安抚和再加奖赏,直接就带军上去了。其次在封给其他部下兵力遏制刘邦发展的时候,又担心这些人容易拥兵自重,于是经常派人去敲打敲打,结果好了,英布觉得这怕是要杀了自己,于是转身投靠了刘邦。
而刘邦就很聪明,先不说对自己手下人的信任。在韩信利用自己被困,希望封他为齐王的时候,选择低头给爵位,让韩信满意。等到垓下之战的时候,见到韩信和彭越又想来这招,他也是马上就给。
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在统一天下之后,他才对这几个人痛下杀手。在战略上,他还是知道,吃一时的亏,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世的好处。所以这才是,在战术上超强的项羽,为什么赢不了战略上的王者刘邦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