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墩遗址:揭开三星堆文明起源之谜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5年后,天府之国广汉三星堆遗址再次挖掘,全球瞩目,古蜀文化再次惊艳天下。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演变的过程,沿着历史的潮流,溯源古蜀文化,第一缕文明曙光早已在三星堆遗址西方的宝墩遗址闪现。

宝墩古城的发现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图片源自网络)

宝墩遗址,位于新津区宝墩镇宝墩村,这里本是平原,却耸起几道土埂,当地人在劳作时经常挖出陶片、石器,就纷纷传说这是蜀汉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孟获城”。

宝墩古城遗址建筑基址

1995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联合对宝墩村进行了考古发掘,随着对土埂子的解剖和对附近的发掘,才发现这些土埂子原来是夯土城墙,这里是一座新石器时代建造的大型城址。

1995年宝墩古城遗址现场发掘图

在此之前,有史记载的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是公元前316年张仪在成都组织修建的“龟城”,而新津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将成都的筑城史往前推进了近2200年。

接着又陆续发现了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等7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的古城。而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连新津宝墩遗址在内,这8座古城都建在成都平原冲积扇河流间的台地上,年代在距今4500—3700年左右,文化面貌也十分相近,于是考古学家便以最早发现、最具典型性的新津宝墩遗址将这一文化命名为“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8座古城遗址分布图

由于新津宝墩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墩先民从何而来?

根据对宝墩遗址与川西北营盘山以及长江中游地区遗址出土陶器、动物骨骼、谷物种子以及城壕修筑技术等多方面的考古学研究,宝墩文化当主要 源自川西北以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同时吸收了来自长江中游的挖壕筑城、水稻种植技术以及峡江地区的部分文化因素。

营盘山遗址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川西北的岷山山脉上发源了大大小小几十条河流,加上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岷江流入成都平原,因此成都平原是一个水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一个水患十分严重的区域。7000多年前,新津宝墩遗址所在区域是一个大河纵横之地。

成都平原水系图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后来,整个世界遭受了持续约200年的干冷气候的严重影响,成都平原的沼泽渐渐消失,为后来古蜀先民在此居住、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距今6500年至5000年前,新津宝墩村的河水逐渐干涸,形成了红土台地。

古蜀文明发展沿革示意图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推测原本盘桓在岷江上游茂汶盆地的古蜀先民,由于干冷气候的影响,旱地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不得不寻找迁徙之路。距今4500年左右,他们沿着岷江迁徙到新津宝墩村,选择了红土台地与河道之间的区域生活。这是古蜀人智慧的展现:既要避水,也要利用水。

宝墩先民以何为生?

在进入成都平原之前,岷江上游河谷茂汶盆地一带的古蜀先民主要种植粟(小米)和黍(shǔ,也称“稷”、“糜(méi)子”)这样的旱地作物,但成都平原水网密布,环境大不相同,并不适合种植旱地作物。

宝墩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

而长江中游在8000年前就开始栽培水稻。考古学家推测,距今5000年前,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勃然兴起,向西通过水道与成都平原有了文化来往,并将水稻种植技术最早传到了新津宝墩遗址。

宝墩遗址出土的野豌豆

经鉴定,在宝墩文化一期的农作物种子中,水稻占比66.8%;到了宝墩文化二期,水稻占比攀升到91.4%。这说明水稻已经成为宝墩先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宝墩遗址中还出土了家猪、狗、鹿等动物骨骼。

家猪、狗、鹿等动物骨骼

这些考古证据表明宝墩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粟作农业;饲养家猪、狗;猎捕鹿、鱼、鸟、兔等生物作为食物的补充。稻-粟兼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宝墩古城的营造

与学习水稻栽种一样,宝墩先民也学会了来自长江中游的筑城技术,开始在宝墩村的古河边筑城定居。

宝墩古城位于文井江古河道,城墙中间没有后世城墙那种城门式的缺口,斜坡式的城墙更像防洪的堤岸,所以其作用主要用于防范洪水、保护稻作农耕经济发展。

宝墩古城游埂子城墙

刚开始修筑宝墩古城时面积不算大,平面为长方形,面积60多万平方米。随着人口的聚集和迅速增长。宝墩先民们便在旧城墙的外围又筑了一圈更大的方形圆角的城墙,使宝墩古城的面积达到约276万平方米,成为新石器时代全国第四大史前古城。

宝墩古城遗址内城、外城平面图

宝墩古城内,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外城发现有残长20米、宽约6米、高1米的夯土台基,其东侧还保留着600平方米的活动面,专家推测可能是祭台等礼仪性建筑。内城也发现多组大型建筑基址,面积都在200至300平方米之间,推测应是大型公共礼仪性建筑。

宝墩古城大型建筑基址分布图

内城墙的内侧还有一条道路,最宽处有3米左右,路分为两层,用粉砂土铺垫,上层局部还保留了一层鹅卵石,可见在修筑时经过了精心处理。

宝墩遗址建筑基址鹅卵石层

先民们居住的房屋则是先挖墙基槽,在槽内竖着插入密集的圆竹或木片,然后在内外抹上泥,最后用火烘烤,形成“木骨泥墙”式建筑。

宝墩遗址建筑基址

新津老君山、修觉山出土的宝墩时期的石器工具,说明宝墩先民已能使用独木舟或简易木筏渡河,这是新津水运的肇始。

1981年新津修觉山发现的宝墩时期石斧

宝墩古城的消失

包括新津宝墩在内的几座古城,延续时间都不长,大约100—300年便废弃了。这些古城因为河流改道或洪水来袭,冲毁城墙,城内被淹。

新津宝墩,这座成都平原最大的史前古城,因为洪水而成为断壁残垣,随着岁月流逝,湮没在地平线之下。随着这些古城的相继衰亡,大多数人口逐渐向成都腹心地带和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古城转移,再加上中原文明的影响,三星堆古城最终迎来了文明的曙光,从新石器时代走进了青铜时代。

冲毁宝墩古城的古河道示意图

宝墩古城的影响

从年代学上讲,宝墩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阶段,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的城址、遗址,证明了成都平原拥有孕育三星堆文明的文化沃土。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制陶、石器工艺、城墙修筑技术、建筑形态、生业经济上有明显的延续关系,应该说宝墩文化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

宽沿尊

喇叭口高领罐

盘口圈足尊

陶敛口罐

穿孔玉刀

石锛

新津宝墩古城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的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蜀文化发展演进表

宝墩古城,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城址之一,不仅对早期国家发展轨迹的研究、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和古蜀文明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宝墩古城的现在和未来

2020年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宝墩古城遗址保护规划》,宝墩古城遗址的具体保护范围得以全部划定,宝墩遗址的保护利用有了科学的统筹规划。

目前,集考古研究、展览展示、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已经建成,宝墩古城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即将启动,宝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效果图

宝墩遗址公园效果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