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因远镇龙池与石浪池的前世今生……

元江县

因远镇地处高山之上,地势平坦开阔,森林茂密,流水众多。其中班碧河、沙浦河在安定相汇,流入车底河,再流入他郎河,他郎河与把边江交汇,最终流入红河。因而,因远是元江水系与把边江水系的分界点。在地图上,可以看到两条江是平行的。据说,元江水流平缓,是位美女;而把边江水流湍急,是位帅哥。帅哥为了追美女,一直向前奔跑,最终在越南追到心爱的美女。

这把紫砂壶太值了!纯手工制作,送礼自用都有面子

广告

自古以来,龙池与石浪池在因远镇远近闻名。

龙池在安仁村,当地人俗称龙潭;石浪池在土塘村,虽然名字有些土气,没有前者叫得响亮,但在历史上却比前者有名得多,不仅进入史志之中,还有文人墨客为它写下诗词歌赋。

安仁龙池

传说

展开剩余82%

而今,来到安仁的龙池

没有碑刻,没有记载,有的只是前辈人的传说。传说古时候,安仁没有村庄,原本是平平的三丘秧田,在八月里的一天,突然发现秧田被滚得稀烂。入夜,有一妇人梦见一老者对她说:“明天会有一头白牛和一头黑牛在秧田里打架,如果你们将来要有饭吃的话,就要为白牛助阵,把黑牛打败。”

第二天一早,妇人把梦中之事告诉了乡村父老。中午时分,村里人鸣锣聚众,手持器械到秧田边上守候。不久,黑白二牛果然出现,一出来便争斗不休。众人见势,奋力助战,黑牛最终被战败逃窜。

可是,当人们转过头来看白牛时,白牛却不见了。瞬间,只见秧田里清泉上涌,水满其田。人们喜气洋洋,认为白牛便是白龙的化身,遂在田的四周筑起堤埂,培育林木。从此,水潭清澈见底,不时喷出雪白细沙,水珠大小自下而上,有时可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陌生人不敢接近。水中长满青苔,整个潭的水,除出水口处都为青绿色,常年灌溉田地。

由于风光秀丽,池水长流,人们常到此游览、洗衣、沐浴。因为传说中白牛是条白龙,人们便将此潭命名为“龙池”,又因地处安仁村,亦名“安仁龙池”。

石浪池前的车底河

关于石浪池

最早的记载在元初,即元江那氏土司在大甸索村下方设置了一所衙门。后来,一些过往商旅和到元江任职官吏在衙门周围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叫“土塘”的自然村。

相传那氏土司为了让村民有足够的饮水资源,在村旁山泉处修建了一个水池,池旁栽花种柳,池内镶石凹凸层列,巧如天工。因水质清澈见底,看上去镶石如在水面荡漾的浪花。

到了乾隆年间,云南巡抚刘藻由元江进普洱,途经土塘,见水池之美景,水清如镜,饮之甘甜,便立一石碑于池旁,上书“石浪池”三个大字,并题诗一首:“驿倚山腰寒涧隈,疏篱曲径得亭台。阶前石齿吹春浪,不尽源头活水来。”诗与碑,为饮水池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刘藻与

石浪池

刘藻

刘藻(1701—1766年),字麟兆,山东巨野人,清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经山东巡抚岳浚推荐,诏试博学鸿词科,定二等第三名,授翰林检讨。历任右中允侍读、上书房行走、太常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内阁学士、顺天乡试正考官、提督江苏学政、湖北布政使、云南巡抚、贵州巡抚及湖广总督、太子太保等职。擅长文学,有《曹州府志》《笃庆堂文集》问世。刘藻还是一位拒绝富豪重金讨好、被乾隆皇帝赞誉为有“四知”气节和操守的清官。乾隆21年(1756年),授陕西布政使。乾隆22年(1757年),调湖北布政使,升云南巡抚。乾隆26年(1761年),暂署云贵总督。乾隆28年(1763年)6月,任贵州巡抚;10月,加太子太保。乾隆31年(1766年)正月,调湖广总督。其间办理地方事务,素来妥当,但不谙军旅,因谎报军情降补湖北巡抚,不久自刎身亡。他的文章浑厚隽永,有韩、柳之风,流传下来的有《临濮亭记》《曹州创建试院记》等。

现在的石浪池

石浪池

碑记

如今

在安定坝尾昆洛公路右侧土塘村旁的池边竖有民国二年(1913年)立的碑“古迹石浪池”。石浪池碑系青石,高156厘米,宽29.5厘米。碑额横书“古迹”二字,石碑正中刻有“石浪池”三个大字,上款叙述古迹形成的原因,下款说明古迹形成过程。碑上刻有乾隆28年元江知府尹侃的诗句:“因石为池,层列水中;天然工巧,望之为浪。”

另有碑文如下:因远甸索驿馆前,清初(乾隆28年)任元江知府尹侃因石为浪池,层列水中天然工巧,望之如浪,后为村人汲水处一奇迹也。(又有)云贵总督刘藻题诗云:驿倚山腰寒涧隈,疏篱曲径得亭台。阶前石齿吹春浪,不尽源头活水来。我邑古迹名盛(胜),先大夫平之公阐发无遗。此处石浪池,素所注意而重黎不果,今既世改共和,长官时以保存古迹通告,回忆超庭,情殷先志,约诸同人勒石永识。因为词曰:石池何成浪,贤良赞化工。需知千古迹,尽备我当躬。大中华民国二年六月吉日邑人贡士张思诚、廪贡李文明、增广(生)刘庭椿书刊。

碑文中引用了(清乾隆26年)任云贵总督刘藻及元江军民府府官尹侃为石浪池题写的诗文,对石浪池古迹予以了高度评价。而云贵总督刘藻在任期间,曾多次莅元考察并赋诗抒发其对元江的深厚感情。除石浪池题诗,另有《宿元江偶咏》一诗盛赞元江的自然风光。其诗云:“元江城外水如汤,花盖藩篱竹构房。一望粘天千亩碧,亭亭高处是槟榔。”

来源玉溪日报 饶平 编辑:su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