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征太明显了!医生一眼就看出她有肝癌

“门诊第一眼看到她,我就大致判断她得了 肝癌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启逸最近接诊了一位患者——  “脸上黄、身上黄,眼白也黄,就连小便也变黄了”  ,经过系列检查后,这位患者最终被诊断为肝癌,印证了张启逸最初的判断。

这个肝癌特征太明显,

一眼就能看出来!

“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梗阻性黄疸是肝癌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导致胆汁由胆管排入肠道的过程受到阻碍。”张启逸医生表示。

人体的很多代谢都需要胆汁参与,比如蛋白质、脂肪等经过肝脏合成后的分解产物,要靠 胆汁排泄 出去,胆汁分泌到肠道里,导致大便是黄色的。

一旦胆管梗阻,胆汁淤滞、 胆红素 反流入血,并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胆红素分布到皮肤、黏膜和眼白时,就会引起它们变黄,也就是黄疸。

在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张启逸医生接诊的这位患者被确诊为 肝细胞癌 伴门静脉癌栓和胆管癌栓。

“引起老年人阻塞性黄疽的肿瘤绝大多数是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钱祝银2016年在健康时报表示,它可以发生在肝外胆管靠近肝门处,更多的则发生在胆总管下端开口处或邻近部位。

除了黄疸以外,这些症状,也需要警惕:

1. 上腹部疼痛可有可无,或重或轻;

2. 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感觉饱而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

3. 病人日渐消瘦;

4. 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瘙痒;

5. 大便变成灰白色。

注意!

这四类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自己为什么得肝癌,张启逸医生接诊的这位患者很疑惑,“烟酒不碰,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在医生看来,这位女性患者的肝癌有很明显的诱因—— 乙肝 病毒已经感染了30多年,而且从没做过抗病毒治疗。

3月23日,“错换人生28年”事件当事人姚策去世,终年29岁。他出生时因母婴传播携带着乙肝病毒,但阴差阳错“抱错孩子”,没有得到及时预防,最后在20几岁时暴发了肝癌,遗憾离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启逸在健康时报表示,以下都是肝癌高发人群,提醒大家留意。

1. 乙肝/ 丙肝 病毒感染者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国内肝癌的常见危险因素,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 肝炎 ,进而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肝癌的发生往往和乙肝病毒的感染,且病毒的长期复制导致肝硬化有关。

2. 脂肪肝、肝硬化的患者

据最新调查显示,38%以上的代谢相关 脂肪性肝病 没有肝硬化背景,也就是说这类疾病可以“跳级”,跨越肝硬化这个阶段,直接转变成肝癌。

超重、肥胖、高热量饮食、熬夜、作息不规律,都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爱找上的人。

3. 糖尿病患者风险高三倍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肝炎之后肝癌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患癌风险的2至3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作为“富贵病”之一的糖尿病正在成为肝癌的另一大潜在群体。

4. 40-50岁的中年男性

根据调查显示,在肝癌患者中,近50%是40岁至50岁的中年男性。

40岁至50岁的中年男性一般处于事业的顶峰期,普遍存在长期疲劳、紧张、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酒不仅会引发肝病,肝癌也更容易趁“虚”而入。

防肝癌,记住这几点!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给出了肝癌的筛查和预防建议:

筛查建议:

1. 男性35 岁以上、女性45 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2. 联合应用 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脏B 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 次。

预防建议:

1. 接种乙肝疫苗;

2. 慢性肝炎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 戒酒或减少饮酒;

4.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 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毒素,会致肝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启逸进一步表示,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乙肝病毒滴度、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和肝胆B超。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滴度增高,肝功能异常或者肝脏纤维化,需及时抗病毒治疗。

对于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来说,也需要定期复查,如出现肝内低回声结节等情况,还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综合自:

2021-03-23健康时报《医生一眼看出他肝有问题》

2016-01-18健康时报《出现黄疸并不全是肝炎》

2020-04-15健康时报《最新!20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方法发布!》

本文编辑:王真 审稿主任:杨小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