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教育部版语文教材总编的言论

前天看了腾讯新闻上的一篇文章,讲教育部版本语文教材总编温茹敏披露:未来高考阅读字量将大为增加,要让15%的人做不完。并且他评价因为女生中学时喜欢文风清新,词句优美的作品,所以未来语文高考提高对思辨的要求后,将对女生不利。

如果文中对温主编的言语引用属实,我对这位主编很失望。 因为这位主编的论断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女生的思辨能力就弱于男生吗?男生就没有喜欢小清新文风的吗?他的论调让我想起一连串对于女性脸谱化的标签: 柔弱、感伤、善变,这样的标签之后的结论是:女性不能胜任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生受到职场歧视的原因。

想想二十世纪以前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吧:一个娇柔的小东西,应在在闺阁内接受男人的保护。想不到在2017年还会听到这样的论调,而且出自教育部的语文教材总编之口。主编也许会说:这是断章取义,他仅仅是随口一说。 但往往是无心的言语透露一个人内心的思维模式。 他为什么不说:部分女生喜欢清新文风呢?或者:喜欢清新文风的男女学生呢? 我忍不住想:如果让他选取高考命题的老师,他会不会更偏向选择男性?同样的文章,署名显示男女,会不会影响他对文章的评价?

另外,他的逻辑推理也有谬误:文字清新优美就意味着缺乏哲理和思辨吗?川端康成、泰戈尔、毛姆、罗曼.罗兰等等文风优美的作家作品是否就缺乏哲理? 而且,讽刺的是,文学史上,不乏像乔治.艾略特、艾米.伦勃朗这样文风辛辣或深刻的女作家。

此外,阅读考题过于求量意义又何在?从他的逻辑出发:诗歌根本不能称为文学之冠。中国语文意简言赅的优点是否应该就此摈弃?理解一段古文或诗歌并不比读一篇8000字的说明文或议论文更容易,相反,前者更考验人生阅历、审美、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思辨只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而且应该是所有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育中过于强调思辨和阅读量/速度,忽视语文教育的其它目标,比如从阅读和写作中得到审美体验、生命体验和内心自审,是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中国培养思辨能力尤其困难,也因其困难,而尤其重要。但最应该培养思辨能力的课其实不是语文课,应该是历史课和政治课。一个孩子无法全面客观的分析、讨论历史和政治问题,只能背诵被输灌的结论,又如何认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的价值取向? 文学的一半是情感的,模糊的,直觉的,过度关注语文中的思辨,会忽略这些非思辨的部分,会忽略培养孩子文字审美、语感和运用能力。举例来说,如果单论思辨,我们今天应该更欣赏苏东坡的赋论,但是更加慰籍人心、流传千古的却是他情感充沛的散文和诗歌。

语文教育确实问题严重,但我相信不是用这位主编的方法去解决。 问题的解决一定和阅读剖析经典,提高文学审美,鼓励创作有关,和改变社会过度崇尚物质成功的风气,提倡严肃文学,拒绝媚俗有关,而强调阅读量和改变高考命题仅仅触及问题皮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