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母亲心中的花-郑州日报数字报
♣ 马玉珍
母亲在鲜花的簇拥中安详地离我们而去,距今已四个年头。回想她在世的点点滴滴,不尽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脑海里浮现出花丛中的母亲,仿佛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
母亲二十岁那年,把新买的洗脸盆放在一块方方正正的红布上,对角扎了朵红花,手提红兜单,怀着喜悦、带着羞涩和在区委工作的父亲完婚。母亲的红花棉袄在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中格外靓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以后的岁月里,母亲接连有了七个花一样的女儿。
记忆里,我们家随着父亲工作调动而不断搬家, 无论怎样变迁,家中的花就不曾中断过。每到一处,母亲总是先把屋里房外摆上花瓶和花盆,住院子的时候房前屋后更是种满各种花树。而在她的办公室里,从不缺少精致花盆里栽种的多姿多彩的花。在她的照片中,几乎都有花的场景做衬托。如今,隔着发黄的相纸,看到鲜花的妩媚,闻到鲜花的幽香,母亲在千姿百态的花丛中显得素雅娴静,诉说着过往岁月。
母亲爱花爱在心里头。母亲爱花莫过于对她人称“七朵金花”的女儿的喜爱,我们七姐妹个个都是她心中最娇艳的花。母亲像呵护花一样爱护每一个女儿,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常常为她有花一样的女儿而骄傲,外出时总要带上几个女儿簇拥着她,当看到人们羡慕的眼光,听到人们的夸赞时,母亲谦虚地应和着,满脸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有一年夏天,友人送来一盆花,来人说是昙花,我立刻就想到“昙花一现”的词语来。母亲让姐妹们日夜轮换观察花的变化,生怕错过那个美丽瞬间。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迎来将要开花的消息。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吃过晚饭的一家人在月光下纳凉,大约九点多钟昙花要开花了,一家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枝花蕾,不一会儿,只见花筒慢慢翘起,将外衣缓缓打开,随之圆柱状上的小圆包同时渐渐展开,一股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随即张开洁白如雪的花瓣组成大花朵,我们顿时为能一睹昙花的开放欢呼雀跃。可好景不长,昙花盛开不足十分钟,眼睁睁看着它垂下花瓣,弯下长长的花筒,花冠闭合,一扫开花时的雍容华丽与高贵。我们为这一瞬间的美丽而惋惜难过,母亲却意味深长地说:“花开很好看,就是时间短,做人可不能像昙花一样不长远”,母亲这句话成为我们姐妹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
有人说:爱花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内心柔软而具有格调和风骨的人。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母亲大半生都在民政局做优抚工作,常年与伤残军人、军烈属、贫困群众打交道,母亲给予了他们极大的热情和帮助,想方设法地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因行走困难到不了办公室的人,母亲就到他们的家中现场办公。经常把白天未办完的申请手续带回家中,晚上加班审批,第二天将抚恤款、救济款发放到每个家庭。最常有的事是优抚对象来家找母亲。当看到别人家都是有体面的人去串门,而我们家来的则是拖儿带女、拄拐残眼的人,一时不理解,感到在人面前很没面子。直到有一天,一位身穿旧军装、胸戴军功章的中年男子,用自行车驮着筐子来家,送来了从山里挖的山菊花,看着金灿灿的黄花映着憨厚的红脸,刹那间我明白了:母亲的花是开在心中的,她是世上最美丽、最鲜艳的花,母亲的人生如花一样绽放!
母亲爱花,花也与她相伴一生。在她的晚年,虽然因病行动受限,但我们姐妹几个尽可能让鲜艳的花朵陪伴她。母亲是在荷花盛开的时候,在她七个女儿们的守护中乘荷离去的,而最后一次在郊外赏花,母亲坐在轮椅里与父亲的合影,成为绝唱。
花开花落年轮转,母亲花中来花中去,人已逝芳香驻,这股花的清香永远在我们心中回荡,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