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49】半岭古道:歙绩之间又一商道
题记
一
歙县东部与绩溪岭南间横亘着天目山余脉,群峰众峦间条条山坞南北错列,自古为两邑往来通道。自东而西有峰高岭、水岭、苦马洞岭、忠周岭、梅坑岭、半岭、黄连凹等古道,它们既是绩溪人前往歙县深渡码头以及歙县人前往绩溪、旌德挑运石灰、大米的重要商道,也是绩溪岭南东进沪杭及歙县东部(当地称“南乡”)北上京都的官道,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之路。
二
半岭位于歙县霞坑镇萌坑村与绩溪县临溪镇汪坑村之间,其间一条跨越南北的青石古道相连。对于这条古道,歙县称之“萌坑岭古道”,绩溪叫做“汪坑岭古道”、“临溪徽商古道”,随着乡村旅游意识的苏醒,古道名称之争愈发凌乱。这条已经寥落山中几十年的古道好像本家中一名寡居多年的鳏夫,突然间金子闪光,惹得远亲近邻纷纷前来攀亲。绩溪汪坑更是搬出重量级人物,说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当年就是从这里走上他的商业帝国的,故取名“雪岩商道”。
古时,徽州古道本来就无统一准确的名字,如今采取这种“挂名寄养”模式,让存续了几百年的古道得到保护和开发,总比废弃在荒山野岭上自生自灭要强得多。只要不误导历史,不张冠李戴,不生拉硬拽,也无大碍。但作为徽州古道的行走者和记录者,我还是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以一个相对合理的名字来记录这条古道。
三
在古徽州地域内,有两处适宜户外环线徒步的古道群,其一在休宁板桥乡与婺源浙源乡之间,其二则是歙县东部与绩溪岭南这一区域。这两处古时均为货运枢纽,其间古道纵横,且保存维护尚好。
四
前年这个时节,我首次走黄连凹古道。和现在一样,山里的气候乍暖还寒的,路边的油菜已拔节而起,串串花苞呼之欲出,枯裸的山林压不住枝桠上嫩绿的新芽,漫山怒放的野樱花点缀着灰褐的山野。
五
春天的气息不仅是这报春而来的野樱花,脚下的这条沉睡了几十年的古道,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些早已失去交通功能的古道在振兴乡村的大潮中又以新的姿容出现在我们眼前,塌陷的路段已垒砌,折断的石桥已接上,坑洼的路面已填平,拥堵古道的柴草已清除,黄连凹下的茶亭已复建,刻有莲花图案的路面条石也重现在莲花庵下,宽阔精巧的“十八拐”在黄连凹及半岭北坡上再现雄姿。
六
在半岭岭脚的汪坑村里,随处可见“雪岩商道”的标识。
七
不远处原址修复的关帝庙倒显得有些孤单,大门敞开的庙里只有关老爷独自端坐在神台上,孜孜不倦地看着那本早已红尘不再的《春秋》,庙侧古“茶亭”的断壁残垣或许更能见证曾经的往事。
八
半岭虽不高,站在岭头,南看萌坑,北望汪坑,青山环翠,粉墙黛瓦,心底的敞亮是油然而生的。垭口两峰夹持间,宽约五六米,古时应有建筑,现已片瓦不存。南下十几米处有一茶亭,依山临路,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南北穿心开门。亭门青砖转拱,拱顶分别题额“路达华阳”、“径通古歙”,青砖印刻。古道绕亭而过,与路亭两面扇形窗户正对,过往脚夫,即使坐在亭内抽烟喝茶,放在路边的货担也能尽收眼底。窗户及门阙上方都画有一副黑白壁画,虽墙面石灰斑驳脱落,但壁画内容尚可辨认。其中南门上的一幅壁画很有意思,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边放了一把大茶壶,仿佛告诉行人,亭内免费施茶,走过的路过的进来歇口气,喝口茶,抽筒烟,倒壶水再走。
九
除茶亭外,附近还有一处“石壁墙”。从垭口西面一条便道转过岭脊,即可看见对面山脊上一堵刀劈斧削的石壁,长达百余米,如石长城一般沿着山脊跌宕而下,从山顶直挂山腰。石壁中部一块下宽上细的巧石兀立于上,仿佛一尊面向山顶端坐的观音石像,故称石观音。石壁下的山坳里有块平地,以前这里置有香炉,远道而来的信众可在此焚香祭拜。据说石观音能帮人消灾避祸,很是灵验。山坳里还有一处崖壁裂缝,泉水汩汩而出,常年不枯不溢,因位于石观音下,故名观音泉。古时来此朝觐的人不但要在此喝个饱,还要装上一筒圣水背回家,保佑全家无灾无病。
十
从岭头到萌坑的路不长,不足北坡的三分之一,路面略窄一些。
走在下行的青石步道上,萌坑古村群山拱护,冈峦叠翠,形成一幅天然的八卦图案。苍翠中一簇粉墙矗立,仿佛绿叶衬托下的一朵洁白的莲花。深山中的边界小村也因此成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斗争时期的根据地:在皖浙赣革命根据地时期,萌坑建立了地下党组织,方志敏同志曾多次经此往来于歙绩两地;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第19师约4000余人,在师长寻淮洲的率领下,由萌坑进入绩溪境内;1948年4月29日,国民党歙县保二、保四团和县自卫大队三个团兵力包围萌坑,驻扎在萌坑的新四军皖浙支队120名战士在突围过程中8人壮烈牺牲。如今烈士英灵已安息在这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古道边的烈士纪念碑上:方猛猛、曹福定、丁桃六、汪春山、李岳金、李立金、胡华托、胡松炎。
十一
村头的淩氏宗祠则让这个小村的历史更加悠远。在古徽州,大部分凌姓为“两点凌”,“三点淩”的来历颇有神奇色彩,相传这多出来的“一点”是由皇帝御赐的,且有多种版本。一说,南宋年间皇帝得了怪病,歙县沙溪凌氏名医进宫医治,药到病除,故得赏赐;二说,南宋年间沙溪凌氏一木匠主持建造皇宫受到赏赐。萌坑人则另有说法,说是盛唐时期,本村凌姓木商向京城献木材有功,受到皇帝恩赐。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已,徽州淩姓始祖源于歙北沙溪,其源头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大将淩统,其后裔淩安于大唐年间出任歙州府判,其子移居沙溪后,从此淩姓在徽州枝繁叶茂,瓜瓞绵绵。萌坑淩氏一世祖宗敦、宗源兄弟为洪琴淩氏一世祖务本公之三子、四子,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迁居萌坑至今。上世纪末办理身份证时,因电脑字库中无“淩”字而曾以“凌”替代,近年陆续改回“三点淩”。
十二
走在这个六百多年的古村中,最吸人眼球的是各家各户墙上的壁画,门楼上,窗眉间,屋檐下,随处可见。虽然这些壁画没砖雕、石雕、木雕那样高雅精致,但在这个百余户的小村庄里有如此异彩纷呈的壁画,在徽州古村中实为罕见。这个偏远山村的壁画记录了中国几百年来思想文化的变迁:初为明清时期渲染儒家思想的人物故事;再者是解放前后新中国普天同庆的画幅;后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的宣传画;现存大部分是近年以山水及新农村为题材的现代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