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
王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这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在课改实行的第一年中,我在自己所从事的地理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能力
若想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资料的加工、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应有的能力后才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只有学生具有合作意识,才能保证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地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时,教师可以把两种观点交给学生:一种是传统的人人皆知的原因 ----二氧化碳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另一种认为目前地球处在第四纪间冰期,地球内能的释放,引起火山地震现象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而人类因燃烧矿物质燃料增加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90%,还有森林和其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其他增加的二氧化碳。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更正确?”最后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发表各组看法。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使每个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现在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是这样,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体会,然后问:“你学到了什么?”“将你学到的知识怎样列成体系?”“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自己,感受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例如:在讲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一课中,我制作了在几种不同的场合发生地震后应如何避险的 Flash动画,课上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在不同场合人躲在哪里可使危险减小到最低程度,然后派代表在事先做好的课件中进行实际的演示。学生们争先恐后,热情高涨,气氛活跃,这样既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让学生主动走向现实生活
新的教学大纲在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解答甚至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上,跨出了巨大的步伐。尤其是超越具体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学生带到了实际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调查、取证、研究解决生活中原本很困惑的东西。例如:我在讲授高一地理“月相及变化”这一内容前,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并记录每天的月相情况,然后分组讨论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最后研究月相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便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上网查询及合作研究等方式切实走向了现实生活,切实走向了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索,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提供的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和提供机会让学生走上社会、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