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中国最后的女酋长:今生可能再也不见
自2005年在《今晚报》独家策划“庆56华诞,走56民族”大型采访活动与玛丽亚·索老人结缘以来,时光一下子就过去了13年。2013年,为给《新民晚报》“吃遍中国”专版采写中国56民族的美食系列文章,我又一次采访老人。而2018年年末的这次采访,纯粹是缘于我对老人的思念。
寒冬的大兴安岭,万籁俱寂,漫山遍野白雪皑皑。这里是我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而最让我牵挂和惦记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部落和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的原型——“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玛利亚‧索。在一个男权的狩猎部落,竟然有这么一位近百岁的女酋长,部落的精神领袖!您说传奇不?先说我的行程:到达内蒙古海拉尔市,然后一路向北驱车5个小时,到达根河市的鄂温克新村,再驱车继续向北在森林中行驶约5个小时,才能到达“阿龙山北部猎民点”。之后,在毫无杂质的及膝白雪中跋涉了个把多小时,当几个散落在深山老林里的“撮罗子”出现在眼前时,此行的目的地到了。狭小的“撮罗子”内陈设简单,年近百岁的玛利亚‧索就坐那张用两根粗壮的树桩支起来的木板床上,那是一张内心从未有过动摇的容颜,大黄狗也一如当年的模样,忠诚地依偎在她的身旁。
玛利亚·索老人的年龄是个未知之谜。没有人知道这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出生在哪一年,更没人知道那是哪一天。森林里的鄂温克人从来没有日历。玛丽亚·索老人不知道什么叫“生日”,也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人们推算她1920年或1921年出生,今年98或99岁了,这是以山下她的同辈人做参照得出的。如今的大兴安岭,在人类的过度侵扰中,也已基本无猎可狩。倒是玛丽亚·索的鹿群已从开始的10多头,增至现在的500多头,这几乎占了整个鄂温克民族鹿群数量的一半以上。德高望重的玛利亚·索成了猎民点上的“点长”,后来,外面的人说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于是,他们改叫她“酋长”。现在的玛利亚·索部落是使鹿鄂温克在山上最大的猎民点,说是猎民点只是一个延续的说法而已,自从收枪禁猎之后,点已经不再是“猎”,只是“牧鹿”。
一头大黑熊突然在山腰出现,足有3米高。玛利亚·索端起猎枪瞄准,子弹飞向熊头。熊走了几步后突然身子往后仰,滚到山下小河边一动也不动。玛利亚·索老人至今还记得年轻时的那年春天,在森林里找鹿时打了一头熊。那时她才是森林的主人,骑着驯鹿自由徜徉。玛丽亚·索的地位与权威,不仅因为她是营地的最年长者,还来自于她以往的经历。她的父亲是奇乾部落的酋长,属于鄂温克的著名家族索罗共氏。高大漂亮的玛丽亚·索从小练就了打猎的好本领,枪法百发百中,一般男人都不是她的对手。直到60多岁的时候,她还经常带着大哥警卫员的儿子维佳去打猎。那时候她的耳朵不太好使了,但依然还有猎人的眼睛。一老一小打猎时常是这样:“飞龙鸟在哪边叫呢?”“那边”,砰的一声枪响后,她拍拍维佳的脑袋:“找去”,一会儿,维佳把飞龙鸟举得高高地喊:“姥姥,一个!”
玛利亚·索在大兴安岭中水面最为辽阔的激流河边出生,她有两个哥哥、七个弟弟,她喜欢和他们一起去玩滑雪板,一起在森林里捉迷藏。大哥昆德伊万是玛丽亚·索的偶像,她不清楚大哥是什么时候当上鄂温克人领袖的。她只记得有一次,大哥召集了好多鄂温克猎民开会,并在会上大声说:“今天,就是只剩下一个也不能放下武器,要把日本人从大兴安岭赶出去……”大哥曾带着15名鄂温克猎民,在艾牙苏克河击毙了21名日本兵。大哥昆德伊万见过毛主席,还有周总理,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吃过饭。玛丽亚·索记得大哥给她看过那张照片。作为鄂温克的民族领袖,大哥先是做了内蒙古第四区人民政府的区长,后来是额尔古纳左旗的副旗长。大哥最喜欢她这唯一的妹妹,一有空就会进山来看她,给她带山下的东西,她也会拿一些猎物让大哥带走。
日本人被赶走后没多久,玛丽亚·索与比自己大12岁的丈夫拉吉米结婚了。拉吉米家的驯鹿也比她家多得多。新婚不久,丈夫所在的激流河部落的人就见识了玛丽亚·索出众的品德和非凡的才能。她能骑上驯鹿在密林之中穿梭如飞。去的时候,只带一把枪,回来的时候,枪管上挂满了灰鼠和紫貂,驯鹿后面的耙犁上还会拖着滴血的犴子、狍子,甚至是熊。每当打猎回来,她都要挨家挨户地分送猎物,最后,拿一只最小的回到自己的家。鄂温克族那种原始共产主义精神,在她身上得到发扬光大。在鄂温克人的世界中,族里和家里都是男人说了算,但在拉吉米家里,却是玛丽亚·索当家作主,原因在于拉吉米嗜酒。为了保证丈夫的健康,玛丽亚·索独揽了家庭大权,渐渐成为了家族的核心。拉吉米去世后,她不仅承担起家族的重担,还把原来拉吉米在族里的威信和责任承担起来。
玛丽亚·索知道毛主席。有一次,乡里的孟书记给她带来了三件东西:一本红皮书,一枚人像章,还有一把小口径步枪。孟书记说,书是毛主席写的,像章上的人就是毛主席,加上枪,都是毛主席送她的礼物。她兴高采烈地把那本看不懂的书收好,戴上毛主席像章,背起崭新的小口径出了门,迎着逗弄她的雪花,踩着软绵绵的积雪,她睫毛湿湿的眼睛开始在林间寻找着猎物。走了一天,她打回来五只灰鼠和一头马鹿。她喜欢毛主席。
2003年根河进行生态移民时,让大家投票选择去向,敖鲁古雅乡231名鄂温克人按了手印,玛丽亚·索没有按,与追随她的猎民一起回到了养育鄂温克先辈的大森林里,继续过着游牧的生活。因为她的坚持,猎民点才能延续至今,并且尽可能保存下了鄂温克的风俗文化。玛利亚·索不搬的理由和其他民族的老人也别无两样,我们生在山里长在山里,这里埋葬了很多亲人,走出去,就意味着和亲人分离。她说:“山林是我的家,是驯鹿的家,我们离开家去哪儿呢?”她指着天空和驯鹿说:“这么蓝的天,这么白的云,不到1000只驯鹿和我们100来口人,能祸害森林吗?”
这些年来,外来者总是带着好奇眼光来到山上。有时是学者、学生,有时是媒体记者,有时是领导。后来,则是成批的游客。对于外界的闯入者,玛利亚·索竭力保持距离。只有访客用蹩脚的鄂温克语尊称她“额尼”时,她的皱纹才舒展开来。老人一生很勤俭,细心地保留了很多民族特有的财富,其中包括狩猎所获得的野生动物标本和祖辈遗留的工艺器皿。老人爱吃肉。但不是山下的猪肉,而是雪兔肉、狍子肉、飞龙鸟的肉。丈夫去世前从来没让她断过肉,撮罗子周围的树枝上挂满了各种猎物的肉,吃也吃不完。丈夫病死那年,玛丽亚。索把耶稣像拿了下来,跟丈夫一起埋进了林子里。“我哪里也不想去。”一只眼睛已经失明的老人不会说汉语,不愿进敬老院,也不愿下山。她打算死后和丈夫、还有那头风葬了的“熊祖母”埋在一起。
玛利亚·索的七个儿女都因疾病或酗酒身亡,何协是她唯一健在的儿子,何协酒量很大,但从来不因喝酒耽误干活,只要何协在山上,玛利亚·索就会感到安心。事实上,敖鲁古雅的很多鄂温克人并不认同“酋长”这个说法,有的鄂温克人甚至说:“我们鄂温克人没有酋长,那是外国人的东西。”玛利亚·索老人的二女儿德克莎对此不置可否,她说:“我妈妈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有些东西她坚持了,坚持对了,所以就变得很了不起。”她说的坚持,就是指在森林里生活,拒绝下山定居。
傍晚时分,驯鹿又出去觅食了,森林暂时恢复平静。忙了一天的后辈们重新围在玛丽亚·索的撮罗子里。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用鄂温克语聊着过去。鄂温克没有文字,仅靠语言和歌曲口口相传部落文化和历史。如果遗忘加速,终有一天鄂温克语背后的使鹿世界将被彻底隐埋。夜幕降临,火光暗下,玛丽亚·索还唱起古老的神话歌曲:“母亲在哪里?父亲在哪里?我都不知道。难道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还是从地上蹦出来的呢?我都不知道。”这首宁恩阿坎说唱,让德克莎悲从中来。她想起从小听过的部落心酸的往事,一路走来仿佛有双无形的大手不断把族人筛掉。吹鹿哨的太姥爷没了,擅长打猎的父亲没了,画家柳芭没了,母亲八个子女也剩下俩……
第三次和玛利亚·索老人相见,我突然想请老人家为我起一个鄂温克人的名字。老人家说就叫“得兰”,是河流源头的意思。我郑重地向老人致谢。这一次,老人还专门给我烤制了“格列巴”,这是老人的绝活,格列巴外形更像西北人常见常吃的馕,老人的“格列巴”与别人的不同是在里面加了驯鹿奶和白糖,吃起来更加甘甜香脆。告别的时候又到了,我又回头望了一眼,老人竟然露出一丝孩子般的笑容!这时,一只长着蓝色羽毛的小鸟“强纳咕”突然飞进来从老人手中衔走一颗瓜子走,难道还是当年的那只“强纳咕”?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