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此刻,夜幕已经降临;窗外有雨,无风。
最近和学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一直相信,人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是:舒服。
舒服意味着自如、舒张;更意味着在与一个人相处时你不需矫饰自己的行为,更不会觉得尴尬、不自在。
为了达成这样一种状态,在与人相处时,我常常会努力“为他人着想”。
我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他人,思考他人在面对眼前的处境时需要什么、厌恶什么;我也会努力去兑现我所设想的他人的需要,规避我所认为的他人的厌恶。
然而,往深处一想,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这种“为他人着想”带着很大的强迫与压力。
我“为他人着想”的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这样一个逻辑:我都已经为你做了那么多了,你应该回报我。如果你不给我反馈,那就是你的错,你太不懂事了。
在这种模式下,对方是不真实存在的,他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而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常常陷入这样一种过度为学生着想,却忽略了他们个性的境地。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发觉:
所谓的主动,所谓的为他人着想,其实让被着想者陷入一种被裹挟、被束缚的境地。为了配合你的主动,学生压抑了自己的性格,做出种种被裹挟的举动,而因为这些举动并不是发自内心,因此,这样的举动是突兀而不自如的。
于是,久而久之,我所追逐的人与人相处的“舒服”状态竟然最终滑入了“束缚”与不自在。
目的与现实的背离,真是一种吊诡的存在。
还想写点什么,可窗外的风吹起来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