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郑州市三检作文名师范文和高分作文选(一中卷)
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审题、立意等级分类及评分细则(作文一)
一类立意:
七位“五四”中人穿越到当代,他们虽均有爱国赤诚,但因其各自身份、地位、人生经历不同,甚至命运结局有别,其爱国表现和对当代青年的期盼也应当有差别。
比如,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组织领带者之一,陈独秀的提出“科学和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要动力”,“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代表着社会良心,为后世青年作出了表率。
再如,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励志改良运动,积极支持五四运动,被誉为五四运动导火索的点燃者,他著名的作品是《少年中国说》。
还如,周恩来从小树立的志向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终投身革命,成为开国领袖;他为革命事业牺牲小我,为新国家鞠躬尽瘁,是历代青年榜样。
一类立意作文要求学生所说,适合对方身份、地位,评价恰当、语言得体,能落实"代际交流”的驱动任务,能发掘出某历史人物言行、思想对新中国和当代青年的意义。
一类立意45分起评。
二类立意:
对历史人物定位不准确,语言不得体,或文章没有突出“新中国”和“当代青年”元素。
二类立意40—45分。
三类立意:
三类立意,带有明显套作特征,开头不联系原材料,注意不到情景限制,完不成驱动任务。三类立意40分以下。
学生优秀考场作文展播
【范文一】
爸爸妈妈都爱看(bbmmdak)
【范文二】
爸爸妈妈都爱看(bbmmdak)
【范文三】
爸爸妈妈都爱看(bbmmdak)
审题、立意等级分类及评分细则(作文二)
首先,作为漫画型材料作文要观察构图。
漫画的主体形象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当然也要注意该漫画有无标题。其实,漫画材料多暗含寓意,只是它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的画面当作“文字”来读。
所以,审题的第一个环节是图文转换:
图片中,有四个青少年(从发型和面相推知)在围绕“屈原是谁”这一话题在聊天。
眼镜男孩(左一,估计是个电视迷,常看娱乐节目)兴奋地说:屈原是歌手,他唱过《离骚》;
口水男孩(左二,应该是个吃货)流着口水说:是厨子,他发明了粽子;
三毛男孩(左三,看着年龄最小)很认真地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
成熟男孩(左四)露出略带狡黠的笑容,开玩笑似的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
其次,作为漫画类材料作文要揭示寓意。
揭示寓意,一般情况下不是“就画论画”。也就是说,不是把画面上的内容作为描述、分析、评价的唯一对象。
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即漫画的讽刺点)越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要注意透过漫画的夸张(讽刺点)解读其现实意义。
这则漫画的主体对象就是这四个“不良少年”,略显夸张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是做什么的(也不排除是故意歪曲)。不知道屈原的作品到底写的是什么,不知道与屈原有关的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不知道屈原为何跳江和跳江的意义。
从这一主体对象入手,结合《屈原是谁?》这一题目,一等立意可以确定为:
一类立意(45分起评):
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故意曲解,无端黑化;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应得到包括青少年在哪的国人的正视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能“变了味儿”。
二类立意(40—45分):
就屈原谈屈原,文章内容是对屈原的介绍,是为屈原正名,没有上升到对历史文化名人尊重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
三类立意(35—40分):
将传统文化文化置换为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名人置换为历史英雄、英烈;了解知识要全面,对知识不能一知半解,不能不懂装懂。
三类以下立意(35分以下):
将漫画编造为故事,也不能将立意圈定在文化传承范畴;对漫画人物的观点持肯定立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屈原可以有创新看法;认为老师没教到或老师没教好才导致学生认识错漏百出。
【范文一】
爸爸妈妈都爱看(bbmmdak)
【下水作文】
传统不容亵渎,历史需要铭记
郑州一中 侯巍
传统文化遗产是国家之瑰宝,历史文化名人民族之骄傲。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是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尊重历史文化名人的人肤浅而可悲。如漫画中的四个青少年,竟荒唐地认为:屈原是个歌手唱过《离骚》,是厨师发明了粽子,是个医生唤做大夫,是运动员跳过江……中国传统文化在乱炖中变了味,历史文化名人在恶搞丢了精气神,可叹,可悲!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自己践踏其民族历史,解构其民族文化,涤荡其民族自信,破坏其民族认同感。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影视节目毫无底线,网络恶搞如日中天:贾玲在《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唐代诗人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为“杜甫”形象进行再创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的这一系列形象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历史是用来穿越的,雷锋是用来赶时髦的,黄河大合唱是用来出洋相的,荆轲是女的……
没有严肃,没有正经,没有是非,所有的所有都成了雷人的闹剧,这个被娱乐的时代,傻傻分不清楚。当浮躁的气息蔓延开来,当恶搞的风气如日中天,当颠覆历史传统的背后藏的全是国人扭曲的心理,何谈雄狮梦醒?何谈中国崛起?
宋玉《风赋》有言: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名人的尊重,我们要从日常入手,从细节做起。
写好方块字,记诵三字经,学好文言文,欣赏古诗词,深入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诸如此类举动都是在践行传统,传承文化,都是在向历史和历史文化名人致敬。
近年来,《 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 《见字如面》、《朗读者》 、《中国民歌大会》、《国家宝藏》 等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集体走红,深受观众喜爱,掀起了一股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并甘之如饴。
铃溪古镇的折子戏咿呀了千载,唱醉了晚归的灵魂;川西成都的皮影在夜幕中跳动,唤醒了倦怠的星空;蜀中自贡的龚扇伴随着历史的暑气,搅动了倾城的清新……孔丘、屈原、岳飞、鲁迅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个个栩栩如生,神采飞扬,从历史的深处正向我们走来。
时代的车轮缓缓向前,时而顺达,时而阻滞,执辔的车夫满脸从容——无言坚持,默默守候,是对历史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