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慢惊风脾虚肝亢——缓肝理脾汤——阴阳解析

缓肝理脾汤——阴阳解析


慢惊风脾虚肝亢证候:

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缓肝理脾汤加减

缓肝理脾汤:《医宗金鉴》

广桂枝、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解析:


阳性药:桂枝、白术、陈皮、扁豆、煨姜、大枣

平性药:人参、茯苓、山药、甘草

阴性药:

君药:人参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阳性药物多,没有阴性药物,针对寒证;君药以补气生津为主,针对虚证;太阴病。

方剂中,人参、茯苓、甘草、白术,益气健脾;桂枝、煨姜,温经通阳;山药、大枣,滋阴养血;陈皮,理气和中;扁豆、茯苓,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以益气健脾为主,温经通阳为辅,兼顾滋阴养血、理气和中、健脾渗湿。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为主,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嗜睡露睛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