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姜夔《续书谱》第七章:书法要学魏晋而不要学唐。」
“尝考魏、晋行书,自有一体,与草书不同,大抵变真以便于挥运而已。”姜夔说,我经常考究魏晋时期行书,他们有自己的体制,跟草书不同,大都是把楷书简化便于书写而已。这话的意思是说,草书(今草)是章草的儿子,楷书是行书的爸爸。章草是指带有隶书笔法且上下字独立的草书,代表作有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等;今草是指不带隶书笔意且上下字连贯的草书,代表作有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江州贴》等。
从书体的形成先后来看,楷书早于行书而晚于草书,“草出于章”更证明了这点,所以草书与楷书的关系不大。不过,有意思的是,如今很多人,尤其是普通书法爱好者,认为楷书是草书的基础,不知这个观点从何而来。中国书协理事王厚祥先生也谈过这个话题,他说自己的学生大都不会写楷书,直接学习草书也都写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所以有无楷书基础都可以学草书。
“虽曰行书,各有定体,纵复晋代诸贤,亦苦不相远。”虽然说是行书,但都有一定的规则,纵是晋代的书法家们,也不例外。“《兰亭记》及右军诸帖第一,谢安、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可观者。”王羲之的《兰亭叙》和其它各帖都是一流作品,谢安、王献之的字帖次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的字帖也是可观的。
“定体”不是说一样和不一样,而是在共性的前提下的不同风格。比如说“氵”,上面一点独立,下面两点相连,是共性,那么王羲之写的内曳,王献之写的外拓,就是共性之下的风格。无论怎么写,共性是不变的,变的是手法。那么今人把 “氵”写成一竖,岂不是有违共性?只要不影响认读,是没问题的,况且如今的书法家写的东西我们又不认识(比如下面这幅某教授的字)。
行书主要以用笔老练为贵,用笔老练,即使偶有一二败笔,也不妨事。“所贵乎秾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好的行书,在乎肥瘦相间,血脉贯通,筋骨老健,风神潇洒,姿态具备。至于“秾纤间出”,姜夔在《用笔》的章节里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就是在说写字要不肥不瘦,因为过肥、过瘦会失去神采,是不健康的。“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楷书有楷书的姿态,行书有行书的姿态,草书有草书的姿态,必须都要学习,方可相互兼通。
姜夔在《真书》的章节里说得很清楚:“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鼓励人们学习钟、王楷书,而且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跋王献之保姆贴》可以证明(见下图)。行书,除了二王、谢安以外,还提到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留下的行书作品不少,有《争座位铭》《祭侄稿》《祭伯父文》等,但柳公权留下的行书作品不多。然后就是宋代苏轼和米芾。他认为学章草可上溯根源,学王羲之可得变化,而唐代之后的草书不足观。
之前我们讲过明代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楷书以《黄庭》为宗,行书以颜真卿、米芾为宗,草书以《十七帖》为宗。”我发现老董与姜夔的书学主张差不多,皆推崇魏晋以及继承魏晋比较好的书法家。我还发现,主张魏晋的最后都成了大书法家,比如说智永、虞世南、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子昂、等等,学唐人而成大书法家的却很少。好了,第七章就讲到这里,敬请期待下一讲。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