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古代六位诗僧一人一首名作:古诗虽已古,道理却相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诗词文化】
古代六位诗僧一人一首名作:
古诗虽已古,道理却相同
国人爱诗,也擅长作诗。在古代,通晓文墨的人总会吟出一两句来,才学俱佳者,留下的佳句更是比比皆是。我们翻看古人作品,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群体,便是僧人,历代文僧,为诗坛留下不少作品,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更需要读一读禅诗来平复我们焦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六位诗僧留下的名作。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七
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
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僧人寒山,他与拾得的友情,对话一度堪称经典,常常为世人称道。雍正曾下诏封寒山为“和圣”封拾得为“合圣”。历史上称“和合二圣”“和合二仙”。
寒山虽是出家人,却更像是一位隐士,诗中有儒、释、道多种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农家理想生活的状态。山居人家住在茅屋,终日和鱼鸟妻儿相亲相近。郁郁山林、清清溪流,树上野果沉甸,水边田地肥美,家里虽说别无长物,可却满床都堆满了书。
寒山爱作诗。《太平广记》里记载:“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寒山诗现存325首。
寒山的诗词近于白话,在他生活的唐代,被视为野诗,不入潮流的诗词。寒山诗在星光灿烂的唐诗里,不显光芒,但终究淹没不了个性的光辉。时至今日,他的诗因其更赋人生的哲理性,逻辑性,圈粉无数。
剑客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这首诗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诗僧齐己。《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认为,唐朝诗僧中,以贯休、皎然、齐己为佼佼者,其中齐己是第一人。
纵观历代僧诗,其寒俭之风颇受士大夫文人诟病。但这首《剑客》却有盛唐风骨,齐己虽是一位僧人,这首诗写得这样豪壮刚猛,肝胆照人,清代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豪爽,何尝是僧诗?”
这首诗塑造出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真可谓志凌山岳,气吞江海,撼人心魄。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清新自然、意蕴丰富,最后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作者是南宋时期僧人志南,生平已然难考,其所传世的诗作也仅此一首,但仅凭此一首诗便足以把自己的名字载入宋代诗史。
初读这首诗,只觉得平淡清新,再读就能体会到韵味无穷。全诗浑然天成,不说理、不说禅,感情自然流畅。纯是以写景将早春风景描绘地如在画中,自然而然地深含禅意,从诗意过渡到了禅意,一切的一切,都是诗情画意,可谓绝妙!
后人觉得叫“绝句”的诗作太多了,根据诗意给这首诗起了一个新名字叫《春游》。不过,这个名字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诗中禅意,几乎没人用这个名字。
偈二十七首·其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僧人释守净,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他现在流传下来并有迹可循的诗词却有四十多篇。
这首诗是诗人在爬山悟道的过程中创作的,言语平实,读来让人瞬间心旷神怡,躁动的心也渐渐安静下来。
人生在世,如果像云朵自由自在飘浮,像流水随来随去流动,是多么地洒脱自然。如果我们的生活也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就把自己放大包容,让内心富有,那时候「铁树开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气象。
山中吟
著意求真真转远,凝心断妄妄犹多。
道人一种平怀处,月在青天影在波。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僧人清珙,也是一位隐士,向往山水,常在山涧游荡,偶登霞雾山,为景色所迷,便筑草庵,号曰天湖。自始隐居,并乐在其中,写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
清珙的诗多为山居诗,劝导人不要过分追逐功名利禄,多享受清贫之乐与自然之景。我们看这首诗,诗人告诫我们一个人假如能把眼光看得远一些,面前自然会呈现一片空旷开朗的景象,宛如皓月当空月轮倒影在水中一般宁静。
天目山居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雪峤圆信禅师,曾在天目山定居过一段时间,经常一人独自在深山中跋涉,还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喝茶,享受独处的恬静。
他以山为友,把青山当作有情之物来对待,待闻得茶香四溢时,就会忍不住地点头,赞叹禅师茶叶不错,想一同分享。
这首诗充满闲情逸致,动静结合、包蕴丰富,诗人把心情移到景物本身,无生命的景物也就有了生命的情感。
古诗虽已古,但道理却不会过时。生活安静,人生知足,幸福就会围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