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吕鹏:笔墨丹青报故乡
在村小举办迎春个人书画展
杜桥龙浦河写生
俞国江/文 受访者/供图
徐吕鹏先生自幼爱好美术,1949年,他只有12岁就能画毛主席像,受到了工作队的表扬。
24岁时那年,正值教师于临海轮训期间,他相遇知名画家张一山。在张老师的影响下学习木刻版画,在一次课堂习作时,当时事先没有准备画画工具,只能用笔套简单地在纸上刻画,然后用毛笔一气呵成,张老师站在徐吕鹏身后一笔一画地看完,并当堂以此作品点评。事后张一山老师主动将徐吕鹏收为自己的徒弟,通过技艺点拨,初学时完成了作品《雷锋》。
徐吕鹏是一位不满足于木刻版画的创作,善于放下身架从不自满的人。临海杜桥一知名画师叫朱吕国,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在国画、木板年画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比徐吕鹏小十多岁,而徐吕鹏欣然拜朱吕国为师,学习国画技法,经过磨砺,技艺大有长进。
1966年,徐吕鹏在杜桥独木堂小学教书,几年下来与当地的渔民打成一片了。渔民们空闲时找徐吕鹏聊天说:“徐老师你画画那么好,何不到海上去画?”
果真徐吕鹏被渔民们说动了心,暑假期间与当地渔民一起乘坐帆船,在船上画写生。从此一发不可收,在他的画册里留下了台州湾畔椒江口、大陈岛、东矶山等东海洋面上的风景;于上海黄浦江,坐在艄工摆动的木帆船上,对着沿江两岸、横流的沧海,舞动手中的画笔,记录老上海的一点一画,让历史风情的一瞬间永恒定格在方寸的白纸上,至今我们有幸能看到先生笔墨下有点翻黄的一页,上海吴淞口那微风吹拂的点点帆影,画稿成了社会发展的见证者。
徐吕鹏经历了海上风浪后,有志走遍祖国大地。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一人或几人,游历了除了西藏、青海、黑龙江、新疆以外的全国名胜古迹。每到一地总是把它速写下来,速写本记录了城市风光、山水风光、海岸风光、台州风光和域外风光。徐吕鹏几次对我说,他要完成这几本画册,一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二是寄托着对家乡的爱恋之情,三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退休后的徐吕鹏,第一件事是在他工作生活过的杜桥开展以“石上流清泉,闲中献余热”为主题的书画展,显示了徐吕鹏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永葆青春的思想激情和浪漫的意志。杜桥金吕夏先生赞其“不服老而呈志,不服庸而喧宾,其怀可嘉也”。之后徐吕鹏受学海中学聘请,任教美术三年。
闲逸在家的徐吕鹏,总想为家乡做几件事。我在他笔记本封面上看到这样的几行字:“上徐是我的根,是生养我的地方,是我成材的地方,又是我归宿的地方,在我有生之年贡献于这块富饶的土地。”
2012年农历正月初一,徐吕鹏在家乡母校上徐小学展出以“情系故园人,文化上徐村”主题的迎春个人书画展,展出100多幅描绘家乡的作品。展厅中一幅“故园追梦”,画中徐吕鹏题了他本人作的一首诗,诗曰:岁月沧桑演化多/上徐农舍变无穷/结草为庐换平屋/四合院落成憧景/排房高楼刚矗立/创一别墅现村中/再过十年数十载/村舍赛过仙人居。画中描绘了上徐村于民国时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变迁,以及对未来村民生活的向往。整个展出过程赢得了家乡父老的普遍赞赏,那一天的展厅里“门庭若市”。
晚年的徐吕鹏,虽行动不便,仍时刻惦记着家乡的文化建设。根据他多年挖掘梳理,得出了村建一博、三亭、十二遗址的想法。一博为农耕博物馆,展示农耕时代的男耕女织的劳动场景,同时展示农业现代化与老百姓想关的抽水机、拖拉机等农业器具;三亭即茶亭、警钟亭、启智亭,“茶亭”即路廊,“警钟亭”旨在让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历史,“启智亭”是让人们了解上徐村的教育史,1939年从临海县海门区前所乡第六、七保国民学校到上徐小学的教育历程。
那这些遗址有何解说呢?徐吕鹏说,一是新屋状元地遗址,旧有旗杆、照墙;二是洪殿遗址;三为浦岸小码头遗址;四是捣臼间遗址;五是土改时的水岙乡遗址,水岙乡是1951年土改期间设立的,土改结束乡政府也随之撤销;六是上徐小学遗址;七是上徐大队办公楼遗址;八是砖瓦窑遗址;九是小龙王殿遗址;十是日寇枪击村民遗址……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遗址,徐吕鹏有点激动,称这是上徐村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遗址能起到教育当代,是激励后人的一项千秋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