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之约‖文/常文旭

乌镇之约

正值七月中旬,南方的天气闷热多雨。然而去乌镇的那天,恰逢好天气,天空中的云,难挡阳光泼洒下的细碎光晕,我们一行人踏上摇摆的渡船,在慢悠悠的水纹中,荡入青瓦白壁的画卷里……
走下轻摇的渡船,穿过安渡坊,踏着青石板,我们走过古艺染房,看过那些深蓝靛青的工艺品,像那布包、绸扇、青衫,带着悠悠古韵,若是能着这样一身,定会是从古卷中走出的人儿吧……
转过弯来,我们一行人走到一条长长的巷子,真真的是檐上青瓦檐下白墙,中间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走了几步,我几乎疑心乌镇只这一条长长的巷子,忽然,左边不再是连贯的白墙,出现了一抹绿色。那是一条浅浅小路的尽头,顺着走去,豁然开朗,小路尽头有石头阶梯,一直通向水面,不少孩子甚至是大人坐在靠下层的石阶上,赤着脚,伸到一片绿中,细细一看,数不尽的黑色小鱼儿轻啄人的脚趾。有人将撑开的伞翻转,试图捞一条,却总是逮不住那聪明的鱼儿。
慢慢向前走,不得见的是宽阔的现代化公路,只能瞧见幽幽的古巷。一片又一片的青石板,带着时光沉淀的色泽,却并不显得破败。古巷两旁,几乎没有商铺,大部分是民宿,没有人出门招揽生意,民宿的老板都在做着自己的事。他们喝茶,交谈,或是摇着蒲扇,抬眼,望着这三三两两的人群。
门里门外,皆自得其乐。
走了不远,走入一个展厅,那是一片夺目的红,红色的喜矫上有带着斑斓花纹的帘子,一抬抬的嫁妆上系着大红的绸缎,甚至那些小型的楼阁也漆成了喜庆的艳色。我闭上眼,似乎能看见当年良辰吉日,十里红妆。
离开古代婚礼的现场,又走上青石板,不远处,视野重新开阔,巷子的一边不再有屋子,一座座小石桥跨过两岸,一只只小小乌篷船自石桥下悠悠荡过。
我们询问乌篷船上头戴草帽的船夫:“什么地方能乘船?”
答曰:“这条路的两头。”
时间还长,索性就往尽头走吧。
我们走过灯笼制作的小屋,大的小的纸制的玻璃的,它们幽幽发着光,映的一室温暖明亮。
我们走过草木掩映的饭馆,门口小小黑板上写着独有的菜肴。
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它们都有有趣的名字。
到了尽头的码头,我们坐上心心念念的乌篷小船。给我们撑船的是一位老人,头戴草帽,两只脚一抬一起,桨便推着小船前行。船摇摇晃晃,我们醉在那片碧波里。
我热爱古镇,热爱那幅风景,更热爱那一片自由祥和。慢慢悠悠地,坠入时光的步履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