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报道】核医学论坛:多学科交叉,助力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
10月21~22日,2020长城会核医学论坛在心血管影像频道线上召开,为广大同仁送上一道丰富、实用的学术“大餐”。
作者:贠明凯 董薇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晓丽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敏福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以“多学科交叉,核心脏病学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为主题,邀请了心内科、心外科、核医学科、影像科、超声科、功能影像数据分析、放射性药物学、实验动物学等不同领域的3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报告分享,对核医学影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等展开详尽的探讨。
多模态显像技术在结节病、淀粉样病变、心肌病、心脏肿瘤等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团队,从分子细胞学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病理机制,并展示了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影像的有机结合。
著名核心脏病学专家、来自华盛顿大学的Thomas Schindler教授聚焦心脏结节病的影像学评价,为大家带来了“PET显像评估心脏结节病的炎症反应和疗效”的精彩报告。心脏结节病虽然少见,但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Schindler教授通过典型图像表明PET心肌灌注联合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已成为早期发现心脏结节病不可或缺的工具,为心脏结节病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提供依据。此外,PET和CMR可以优势互补,对心脏结节病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提出利用核素显像对心脏淀粉样变性进行诊断及分型,即通过11C-PIB PET/CT、99mTc-PYP分别诊断AL型淀粉样变及ATTR型淀粉样变,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为心脏淀粉样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医工交叉,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阳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开创性科研工作,包括基于电生理信号的脑疾病诊断研究、基于影像技术的脑疾病机理研究、医工交叉结合的智能化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刻阐述了以临床需求为科学导向、以神经影像为研究依托、以深度学习为研究工具、以临床数据为验证手段、以推广应用为最终目的脑科学医工交叉成功范式,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多学科交叉学术盛宴。
维也纳总医院李翔教授和大家详细分享了炎症靶向显像在心血管病诊断、筛选及危险分层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新时代核心脏病学正在由引导心血管手术/介入治疗向分子靶向治疗发展,核心脏靶向分子影像指导精准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他还重点介绍了多学科合作对指导冠心病诊疗的重要价值。
核心脏病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前沿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北京朝阳医院杨敏福教授介绍了团队在18F-FDG PET/CT心房显像用于房颤患者诊疗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工作,包括左右心房PET显像特点、抑制正常心肌显像的方案以及心房炎性反应导致房颤发生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核方纬教授介绍了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在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心肌损伤和右心室功能受损领域应用的特点、病理与相关基础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薇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基于18F-FDG PET/CT显像技术对主动脉支架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2016年国际专家共识MAGIC标准的诊断效能一致性的对比研究,阐明了该技术对准确诊断胸主动脉支架术后感染及监测抗感染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宣武医院副院长卢洁教授从SCI论文选题展开,由点及面,内容环环相扣,切实提高了与会者对从事科研工作和对SCI写作的认识。
期待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推动中国核心脏病学的发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教授就“中国放射性药物的现状和思考”进行了主旨演讲,全面介绍了新型放射性药物及行业发展特点,紧跟前沿,内容精彩纷呈,让大家收获颇丰。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跃涛教授讲授的内容涵盖123I-BMIPP、18F-FTHA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探测心肌缺血等所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及123I-BMIPP心肌显像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危险分层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雪梅教授和与会者分享了自主研发的心脏神经显像剂11C标记的N-甲基多巴胺在急性缺血和慢性缺血评价方面的开拓性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核心脏病领域放射性药物的发展意义重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牟甜甜博士系统介绍了放射性药物在核心脏病学领域的现状。我们衷心期待有更多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放射性药物应用于临床,为推动中国核心脏病学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