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家族300多年的传承,一门7人书法精华:《万岁通天帖》品赏
中国的历史上,如果要找出一个书法最好的家族,那非王羲之一门莫属。
唐李世民曾经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因此在当皇帝期间,大肆搜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然后全部收入内府,最后带入昭陵。于是留在世间的,只剩下少数双钩响拓的摹本。此时,民间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已经很稀少了。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令当朝宰相王方庆献出他家祖传收藏的书法名帖,包括王方庆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的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二十八人,历时300多年的书法汇总墨迹珍本,一共十卷,献给了武则天。
王方庆本以为这次这些祖宗的宝贝,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做出了与李世民截然不同的决定。
武则天虽然很喜欢这些书法珍品,但并没有占为己有,而是在大殿里搞了一个书法展,让群臣欣赏。之后,她找到朝廷中善书者,用双钩廓填的方法复制了摹本,将摹本收藏于内府。
而王方庆进呈的这些书法墨迹原件,武则天令人加以装裱锦褙,然后重新赐还给王家,并再三嘱咐——这是祖宗的手迹,后代子孙一定要善加守护珍藏啊!
因为这件事,武则天留下了“顺天矜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的美誉。
辽宁博物馆《万岁通天帖》
可惜的是,王方庆家里的原件,最终还是遗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而收入武则天内府的那十卷摹本,几度经过大火灾劫,到了清末也只留下了一卷,保留了王羲之的《姨母帖》、王徽之的《新月帖》、王荟的《疖肿帖》、王献之的《廿九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等。目前这些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成为《万岁通天帖》,是了解王羲之一门书法最好的法帖。
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下这些国之隗宝。
姨母帖
《万岁通天帖》第一帖是王羲之的《姨母帖》,之前曾写文介绍过此帖,此帖是王羲之收到姨母去世的消息,感到悲痛万分,写下的一封信。王羲之的姨母,据分析很有可能就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
《初月帖》
《万岁通天帖》第二帖是王羲之的《初月帖》,这是王羲之用草书写的一封回信,开头有“初月”二字,因此称为《初月帖》。“初月”就是“正月”,因为王羲之父亲叫王正,因此为了避讳,所以在王羲之及其子孙的法帖里,都常常写作“初月”。
《疖肿帖》
《疖肿帖》
《万岁通天帖》第三帖是王荟的《疖肿帖》,王荟是王导的小儿子,字敬父,小名“小奴”。王荟一生淡泊名利,为人善良,史书上记载,他在饥荒的年代,用自己家里的口粮,熬稠粥,接济穷人,救活了很多人。
因此,看王荟的书法,虽有跌宕变化,但犹如呼吸一般,没有半分的局促,书写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看起来朴素平凡,却笔笔华丽,字字珠玉,这大概就是王氏家族的教养与品格吧。
王荟因为疖肿,写了一封信,却流传了1600多年,透过《疖肿帖》,我们穿越时空,似乎仍能感受到他的痛。王荟不幸长了疖肿,幸运的是因为一封信,1600年后依然有人记着他
《翁尊体帖》
《翁尊体帖》
《万岁通天帖》还留下了王荟的另外一个帖子《翁尊体帖》,此帖与《疖肿帖》相比,显得豪放了很多,用笔方折较多,粗细、大小搭配得当,看起来很有气势。
《新月帖》
《万岁通天帖》第五帖《新月帖》是王羲之的五子王徽之的书法,王徽之也是《世说新语》里的常客。最有名的故事,是王徽之“雪夜访戴”。
在山阴,一夜大雪,王徽之醒来后看到大雪,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在剡县的好朋友戴安道,于是便雇了一艘小船,走了一整夜,天亮到了戴安道门前。但是,他却没有进去,而是原船又回到了山阴。身边人不解,问他,徽之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吧。
《新月帖》
《新月帖》
《新月帖》用笔平实安静,没有王献之那样的飞扬逸动,也没有《疖肿帖》那种顾盼生姿的神俊之美,而是更像他的父亲王羲之的静穆雍容。
王献之《廿九帖》
第六帖《廿九帖》是王献之的书法,书体与王羲之非常接近,此时的献之还没有摆脱父亲对他的影响,安静平和,笔势平稳内敛,不像他的其他帖子那样飞扬。
历史上很多父子书家,几乎儿字没有超过父亲的,如欧阳询和欧阳通父子,米芾和米友仁父子,赵孟和其子,文征明和其子等等,而只有王献之最终摆脱了父亲对其的影响,成长为具有独创风格的大书法家。
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和你父亲的书法谁的更好,王献之回答:“固当不同”。王羲之的书法古典、静穆、收敛,以行楷为主,从容潇洒;王献之则以行草、草书为主,并且创立了“一笔书”,更强调飞扬、流动。
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
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
《万岁通天帖》第七帖是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孙,南朝齐著名书法家。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句话: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远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柏酒帖》
《汝比帖》
第八帖、第九帖是王慈的《柏酒帖》和《汝比帖》,王慈的书法用笔非常大胆,有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完全打破了拘谨,释放了个人的爱恨情绪。用笔多侧锋,笔势爽利,斩钉截铁,干净利落。
《一日无申帖》
《万岁通天帖》的压轴帖是王慈弟弟王志的《一日无申帖》也称作《喉痛帖》。比起王慈的书法,弟弟王志更加紧敛俊挺,短短一纸书帖,犹如片片花瓣绽放,光彩夺目,似乎是得到了王献之的鼓励,更加挥洒出了生命的青春之美。
《一日无申帖》字与字之间有许多的牵丝连贯,是献之的“一笔书”的精神,书写速度流畅,变化万千,千百年前身体的痛,心境的叹,都化作云烟,融入纸墨当中。
以上就是现存的《万岁通天帖》的十帖,写尽了一个家族的骄傲,融入了历史的变迁,这就是书法的价值,中国文化的精髓,将文字的书写,升华到一种艺术的表现。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王羲之经典法帖,学习此帖的同时,不妨多多欣赏一下《万岁通天帖》,可以加深对王氏一脉书法的理解,弥补《圣教序》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