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爱啃指甲,是不是有什么怪病?

从小到大,我不信你从来没啃过指甲~

据2014年一项针对咬指甲的研究表明,在339名被试中,47.2%的人有过咬指甲的习惯,大概20%左右的人会一直保持这种习惯。[1]据说,朱一龙老师就有咬指甲的习惯,每次采访时,他的指甲都是短短的(不排除是啃短的,大雾)。

咬指甲是不是什么怪病?

就算你自己不咬指甲,你身边也很大概率有咬指甲的人。大部分人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顶多算一个坏习惯,其实它……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如果咬指甲太过频繁,使人产生了困扰,它就会摇身一变,改名为:咬指甲癖。它属于聚焦身体的重复行为(body 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ur, BFRB),这是几类行为的统称,包括拔毛癖,挑皮肤,和咬指甲。

这是一种有点像强迫症的心理问题。因为咬指甲癖通常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开始[1],孩子们可能会因此受到欺负或是自卑,从而导致社交问题。而大众对此也缺乏认知,所以咬指甲癖大部分情况下得不到诊断和治疗。

接下来,本文将讨论人们咬指甲的心理机制和咬指甲癖可行的干预方法。

心理学家怎么看咬指甲?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咬指甲被认为是一种童年期未解决的冲突产生的行为。弗洛伊德将婴儿的发展根据婴儿性欲的来源分为不同的阶段。

其中最早的(0-18月)阶段是口欲期,婴儿通过嘴部活动获得满足。如果此时口腔活动受到了限制,则成年后容易产生与口腔有关的问题。在这套理论中,吸烟,贪吃,咬指甲等行为都是由口欲期未得到满足导致的。

然而现代的心理学学术界已经弃用了这套理论,主要原因是它缺乏实践支持。毕竟,没有人能证明婴儿有没有性欲,也没有人能证明咬指甲是不是儿时的口腔活动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的。

目前对咬指甲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将它视为一种情绪调节的行为[2]。

通常大家普遍认为人在焦虑的时候容易咬指甲。一项研究发现咬指甲的人总体来说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强迫症的倾向 [3],另一项研究还发现在咬完指甲之后,被试的身体更放松了[4],这体现了咬指甲在情绪调节上的作用。

除了焦虑,挫败之类的负面情绪,无聊也是一个咬指甲的重要导火索[5]。在咬指甲时,手指上轻微的疼痛为身体提供了一些刺激,从而减缓了无聊的情绪。

没事儿啃啃指甲还能啃出病来吗?

咬指甲看似没有什么危害,实则不然。研究发现,咬指甲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咬指甲的人的唾液里有更高的大肠杆菌浓度[6]。偶尔也有新闻报道有人因为咬指甲被细菌感染,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男孩因为咬指甲而产生远端指骨炎症的案例[7]。虽然这样的报道相对较少,但还是值得注意。就算不是为了健康着想,出于对美丽的追求,改掉咬指甲的坏习惯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怎么做才能改掉咬指甲的习惯?

每当你开始咬指甲的时候,就⽤用纸笔记录下这种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心态。现在也有 App可以帮助记录这类行为(Skinpick online)。对于懒人来说,说不定就为了避免做笔记把咬指甲改掉了呢?!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录只是改变习惯的第一步,在对坏习惯发生的频率和场合有了认知之后才能更好地戒掉坏习惯。

前面提到咬指甲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根据你的记录,在那些你容易焦虑的场合,可以试着寻找一些替代行为,比如出去转一圈之类的,去买点零食吃之类的,让你转移注意力。

或者在你预计到你会无聊的场合,可以找些书看,不要发呆,因为有时候咬指甲可能是下意识的。

还有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女孩子,就是做美甲!把指甲做好之后再想咬的时候,想想它的价格,可能就不忍心下口了。其实也不一定要用很贵的指甲油,那种能把指甲变硬,口感变差的应该就可以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Pacan, P., Grzesiak, M., Reich, A., Kantorska-Janiec, M., & SzEPIETOWSKI, J. C. (2014). Onychophagia and onychotillomania: prevalence, clinical picture and comorbidities. 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 94(1), 67-71

Teng,   E. J., Woods, D. W., Twohig, M. P., & Marcks, B. A. (2002). 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 problems: prevalence in a nonreferred popul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matic activity. Behavior Modification, 26(3),   340-360.

Joubert, C. E. (1993).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manifest anxiety, and obsessive-compulsiveness to personal habi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3(2), 579-583.

Wells, J. H., Haines, J., Williams, C. L., & Brain, K. L. (1999). The self-mutilative nature of severe onychophagia: a comparison with self-cutting.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4(1), 40-47.

Williams, T. I., Rose, R., & Chisholm, S. (2006).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nail biting: An analog assessment stud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989–995.

Baydaş, B., Uslu, H., Yavuz, I., Ceylan, I., & Dağsuyu, İ. M. (2007). Effect of a chronic nail‐biting habit on the oral carriage of Enterobacteriaceae. Or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2(1), 1-4.

Waldman, B. A., & Frieden, I. J. (1990). Osteomyelitis caused by nail biting. Pediatric dermatology, 7(3), 189-190.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