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总结:学会了技巧,剩下的就是练习,总有一天,都会得心应手。

泡茶艺术

泡茶

品茶

味觉的审美

倡导者 · 叶羽晴川

内训课结束

一:思绪万千,理出几条,作为总结。

一、为什么学泡茶?

学之前,主要是:

1.好奇。好奇简单泡杯茶而已,哪有那么多奇妙的讲究。

2.神往。神往同样一杯茶,别人泡完苦涩难耐,自己泡完唇齿留香。

3.不满。不满有些茶怎么能那么难喝,想搞清楚,难喝的理由。

学之后,多两条:

4.省钱。会泡会品,少了被忽悠乱买茶的钱。

5.尊重。好好泡,是对好茶起码的尊重。

二、在如茶学到了什么?

1、品茶

整整三天,一轮一轮的做实验,记不清喝了多少茶,舌头是找到些感觉了,透、柔、润,空、紧、水,好多熟悉又陌生的形容词,都有了对应的味觉体验。味觉迟钝也不怕,反正茶管够,还有老师带着品。

2、泡茶

准确的说,是掌握了方向和方法,因为还需要不断的练习,才有可能敢说“会”。还是一轮一轮的实验,各种控制变量,各种验证,见证了影响茶汤滋味的各种神奇因素,开眼了,也信服了,好玩极了!尤其是第一天开课和最后一天结课的对比泡,同一个人同一款茶,泡出来的滋味真是天壤之别,堪称见证奇迹的时刻。

3、分享

这大概是如茶的独特气质,来来往往,每个人像是客人,又都像是主人。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热心。饭是大家一起做的,房间是大伙儿一起收拾的,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切磋茶艺。不自觉的,新人立马就会卸下陌生的负担,敞开心扉放开手脚,彼此分享,如家一般。

4、其他

比如忙中偷得三日闲、好茶、好器、美景美人美照和日后多一地的心安处。

三、学完后的打算

1、好好泡茶

甭管条件如何,泡就是了。不练习,全白学了。当然,条件能改善还是要尽量改善,确保茶汤质量。

2、期待游学

满足了学茶和旅游双重诉求。有小年和英子在,细心贴心,啥也不用操心,想想就很期待。

3、尽量多去

刻意练习离不开“专业及时的反馈”,而这,只有如茶才有。看到三位老师对每个人都是慷慨相授、热情相邀,实在没有少去的理由。尽量多去,否则,学到的也荒废了。

四、其他

大概是同学里为数不多的茶小白,大概是学员里为数不多的秒报人员。三天,期待并不高,收获却不小。课,远比想象的好玩;课上的人,远比想象的好玩,比如叶老师。于我而言,有意思,很重要。已诚邀闺蜜报名,并决定主动探班。

另:从工作室买回的茶,回家挨个泡了一遍,真的没有坑,以后买茶不愁了。

但:确如闺蜜所言,去工作室喝过了茶,外面的茶,怎么喝都不香了,这是百利之一弊,这一点,工作室要负责任啊啊啊!

内训课第一天

二环的路,格外通畅,一如内训第一天的心情,格外酣畅淋漓,酣畅不仅在味觉,更在思绪。难得有这样的空闲,三五人围坐一起,喝茶聊天,分享收获,自然纯粹。训前,其实是有担忧的,担忧被说教,失了自在。然后,一天下来,却格外自在,不懂就问,没有丝毫顾虑,对于茶小白而言,这是最大的自在。特别感谢叶老师和一众资深茶人,给我自在的空间。补上果断来上课的原因:如茶最吸引我的,不是曲径通幽,不是唇齿留香,而是那一低头的沉静,静待茶在水中苏醒,而后舒展,喜欢那句“泡茶就是泡自己”,就好像看茶就是在看自己。

内训课第二天

手握方向盘,指腹的痛感一直在持续。很好奇,明天,痛感还会增加几分,又会痛到何时不再痛。只是好奇,没有着急。就好像开车,学会了技巧,剩下的就是练习而已,总有一天,都会得心应手。明确的方向感,让人心安,哪怕隐隐作痛,也好过仿徨迷茫。内训第二天,从理论到实践,感觉大家都渐入深境。明天,最后一天,特别期待,期待所有的未知!

内训课第三天

淅淅沥沥的夜雨,是内训终止的乐章。夜色中,走熟了的路,明天开始,不用再走,蓦然间,一丝秋凉。同学四人,天南地北,如茶三天,温暖如家。所幸,心留一杯茶,足矣慰秋凉。

文:Anne

内训班第二十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