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城及白马寺
下午三点乘中巴从云台山出发,晚上七点半到达洛阳。
洛阳称“九朝古都”,是乾隆帝御封的。"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最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华礼仪和中华民族的滥觞地;是全世界华人的精神故里。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自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到后晋为止,洛阳共经历15朝,105帝,历时1650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洛阳火车站
终点:绵远汽车站。
乘公交车
住宿仅70元。放下行李,逛洛阳市区。
说起市区交通,不得不说中洲路。中州路东起洛阳瀍河区高速路口,途径整个洛阳市,西到洛阳谷水之地,人称“三十里长街”。该路始建于1955年,1990年才全部建成,整个工程历时36年。一条中州路,见证了洛阳的城市发展史。但就是这条道路,在当初设计它的时候曾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洛阳当时整个城市的规模,修建这样一条道路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和浪费。(洛阳市当时的人口还不足10万人。)然而当时的洛阳市委书记吕英顶住压力,力排众异,坚持按原设计方案修建了这条道路。他说:“宁肯叫现在人骂我,也不要后来人骂我”。如今,50个春秋已经过去,吕书记也早已不在人世,但这条道路却成为整个洛阳市的中心大道。虽有多条与其并排东西走向的道路,然都没有其知名度之高,纵观当今洛阳,几乎所有的商业区都位于中州路左右,中州路早已成为洛阳城最为重要的道路。
由于时间有限,从著名的明堂和天堂开始。
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木制建筑,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明堂、天堂的建造,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极大地改变了洛阳宫的面貌和立体轮廓,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门票120元,也没时间进去细看。
周王城广场分为两部分,洛阳最繁华的道路中州路横贯其中,中州路以北广场较小,主要的建筑为“天子驾六”雕塑和“天子驾六”车马坑,其他为市民休闲草地和园林道路。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
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以实物的形式,揭开了古代天子驾六、驾四的千古疑案, 印证了古文献"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记载的正确 性;对研究东周时期的乘舆制度、丧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区的 确认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 成为 21 世纪东周考古的重要发 现之一,被誉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展示了东周王朝概况及珍贵的东周文物等。大型车马坑展区是博物馆的第二展区,这里展示了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中的2座。其中北边的一座长42.6米,宽7.4米,规模巨大,国内罕见。坑内车马呈纵向两列排放,展示了周天子出行列阵的场面。
最令世人瞩目的是现存惟一一辆"驾六"车马遗址,该遗址直观展现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六架完整清晰的马匹骨骼整齐的一字排开,中部车辕后方,是一架遗存完整的马车。望着气势恢宏的"天子六驾",仿佛可以听到马匹嘶叫、马蹄飞踏的声音,可以看到车轮滚滚、尘土飞扬的周天子出行的壮观场面。
车马坑内还有许多狗的骨骼,据讲解员介绍,这些狗可能是当初被人袭击时四散跑开,因此狗骨排列形状各异,地点分散,有的狗骨还俯卧在马车上。看着这些遍布坑内的马骨和狗骨,可以想见当时这些动物们殉葬时的激烈场景。
中州路以南广场总体设计简洁、大气,广场分北入口区、历史长河区、洛邑王城区、南入口区、林阴休息区5个部分。
洛邑王城区主体是“周公营造洛邑”群雕。群雕栩栩如生,选用的是中国石雕之乡福建惠安所产的花岗岩,总高约13米、总重约500吨、用90块花岗岩石组装而成,建造过程历时6个半月。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一生主要功绩多与洛阳有关。他曾助武王灭商,辅佐成王,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等。
周公是古代洛阳城的缔造者,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当时洛阳城的总规划师和总建筑师。《考工记》中“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语,是我国史籍中关于都城设计的最早记载。
雕像位于周王城广场中心位置,地面铺装采用《王城图》图案。雕像基座宽5米、长12米、高3.9米。左侧浮雕为《平叛》,右侧浮雕名《制礼作乐》。
群雕塑造了周公及助手、技术人员、谋士、武将、琴童等共6个历史人物形象,截取的是周公下定决心在洛河之阳建设都城的画面。
群雕着重突出周公。他登高远眺,左手背身后,右手指前方,宽大的衣袖垂落过膝,显现其营建洛邑的雄才大略。其眉宇间透出坚毅、谨慎、忠勇之气,有长者风范。
周公身后左侧跟着一位助手,是年长而富有经验者的化身。群雕中间塑造了一位技术人员的形象,他双手捧着都城模型。
再后面是一位文职的谋士,最后是一位佩剑的武将,他们不仅辅佐周公平叛安邦,而且还在营建洛邑中立下功劳。
琴童双手抱琴、面露微笑,聪慧的双眸、微翘的丹唇及圆润的脸蛋,处处体现出恬淡的礼仪之美。
雕像中,人物的头、手较为具象,面部表情很丰富,身体则简略、概括,富有体积感和动感。周公头与身高的比例为1:7.5,雕塑家采用此比例是想突出周公身躯的魁梧,暗示他的伟大。
西关九龙鼎是洛阳老城的标志。在九州中,豫州地处中间,位于九州的中心,因而也称中州)就铸九个大鼎,把各州危害人们的毒虫、猛兽的形状特征铸到鼎上,颂布天下。让人们一看九鼎时,天上突然降下九条大龙。九龙对大禹说:“天帝见大王铸了九尊大鼎,就命我们兄弟九人,下界护鼎来了”。于是九条龙依次飞入九鼎之中,刹那间九鼎腹壁上各盘绕着一条巨龙浮雕图案。人们就把它称为“九龙神鼎”。老城西关“九龙神鼎”,雕塑的创意,或许就源于这一传说。
它建成于1992年9月,鼎柱高达33米,九条龙沿着石柱向上盘旋直至顶端。顶端安放着一座按1:1比例仿制的中国青铜时代的象征——西周兽面纹方鼎。
走上台阶细看,石柱安放在五、六米见方的底座上。底座下半部呈正方形的四棱柱,上半部为四棱台。在四棱台的西面斜面上,镶有一块石碑,上书“九龙鼎”三个大字,为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彭冲书写;东面斜面上的石碑是洛阳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4月刻的“九龙鼎铭”,简要介绍了洛阳的悠久历史和修建此鼎的用意等。第二层汉白玉护栏南北两侧中部栏板上分别镶嵌着一幅《太极河图》,显示着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沿着九龙鼎环岛而绕向左而行,进入金业路不久,可见大气的丽景门。今日的丽景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新建后的丽景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
站在丽景桥上,欣赏着形态各异的汉白玉石狮,扶杆而望,只见远处鳞次栉比的建筑奔来眼底,脚下的河水缓缓而行,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着,心生感慨。
据载:丽景门是洛阳的西城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它建于隋代。唐代的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是丽景门,北叫宣辉门,从这点可知唐代的西门有两个。从隋到唐初,天子为臣民祈福的太社设立于此,百姓们安居乐业,丽景门一派和谐景象。
进入瓮城,抬眼望去,巍巍古庙(九龙殿和贤良庙)立于箭楼之上。
瓮城内的四层除了天后宫等几座庙及洛阳帝王史馆等参观景点外,基本都是各种商业店铺,商业气息十分浓厚,把城墙修城商铺的模样不知道是不是洛阳人的创举。上丽景门城楼的门票30元,本来就是仿古建筑,上楼更没有必要。为此穿城门而过进入老街。
穿越瓮城后是一条一直向东延伸的商业街区,这里熙熙攘攘,有一座座挂着招客幌子的酒馆、茶楼、金石书斋,颇有点穿越古今的感觉。这条老街街边的建筑主要是清朝以后的,是洛阳城的西大街和东大街,比较完好得保留了传统风貌。西大街主要是美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一条街,其中不乏老字号。
著名的“ 不翻汤”。洛阳人亦称其为“九府门不翻汤”,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洛阳人有喝汤吃泡馍的习惯:早起喝荤汤,牛肉汤、羊肉汤和驴肉汤鲜美无比;晚上不宜多吃,更要少油、少肉,一般就要喝些面疙瘩或米汤。倘若不想做饭或者孩子嘴馋,那沿街叫卖的素汤,如豆腐汤、丸子汤和不翻汤,就是一顿晚饭。
啥叫不翻汤?光这名字听来就很有些噱头。“不翻”其实就是一张绿豆小饼,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绿豆泡涨磨细兑水调汁,汁儿不稀不稠,舀一勺摊在鏊子上,用炉火加热,一分钟就熟了,不用翻个儿,所以叫做“不翻”。
一直往东走,到“十字街”。东面是东大街,南向叫南大街,北向叫兴华街。东大街主要是民居和丧葬用品店。前行不远就是鼓楼,没有过去参观。兴华街的街头就是著名的八角楼。
这是一条宽阔的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每个路灯上面都挂着红色的灯笼,在中州东路上就能看到它,它是洛阳的夜市街。摊位几乎摆到了中州东路之上,以海鲜、烧烤为主。夕阳刚下这里便热闹起来,天完全黑下来后瞬间灯火辉煌,全街都来此享受的人们。
160米长的街道摆满了各种风味小吃摊。有洛阳风味的不翻汤、水席、烫面角、烧鸡,有上海的阳春面、汤圆,有广州的云饨、烧麦,还有新疆的烤羊肉串、四川的麻辣汤等等。
兴华街夜市的最大特色是其干净卫生,街道两侧等距离排列着两行灯箱广告,从东到西,照亮了一条街。一个灯箱旁边是一辆食品车,即是一个摊位。灯箱上用红字标着各摊位经营的食品种类及特色,霓虹灯闪烁,一片辉煌。地面上铺着人造革,晚上6时30分商户进场时将它铺上,半夜12时收摊时带走。白天马路上无污无渍,干干净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是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导览总图(含西侧的泰国风情佛国等,东侧的齐云塔等)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之时,白马寺也惨遭破坏。佛像被砸,经卷被烧。相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带来的极为珍贵的三十余片“贝叶经”也化作灰烬。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2001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牌坊匾额“圣教西来”,对联“窟赞龙门遗迹近,世弘象教法源长”,两旁镌刻“禅天”和“净域”。
背面是“慈辉溥荫”,两旁镌刻“正念”和“澄观”。对联中好几个字不认识,惭愧至极!
检票口
购票进入后,豁然开朗,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
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
“中国第一古刹”为江泽民题。
石拱桥
放生池中荷花盛开,花芯已长成莲蓬,娇艳无比。荷花是和佛教永远的象征。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原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不知何时为赵朴初重题。
寺门口的地砖上都是莲花纹样,以及寺内诸多地砖上都出现了莲花纹样!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
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
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
摄摩腾,Kā?yapamātanga,全名迦摄摩腾,迦摄即迦叶,意译饮光,摩腾意译大象,中天竺人。擅长礼仪,解大小乘经典,常以游化为己任。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迦摄摩腾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卷,最初存放于摩腾所住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也就是今日洛阳城西雍门外之白马寺。
东边是“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
钟鼓楼
分别位于山门内南北中轴线东侧和西侧。其中,钟楼由日本国中村包行先生捐资400万日元、白马寺出资60万元人民币于1991年6月建成;鼓楼于1992年竣工。钟鼓楼同为方形角楼,高7米,重檐歇山式,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钟鼓楼的建成恢复了寺院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恢复了历史悠久的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天王殿是寺内的第一层大殿。歇山顶,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佛光"两旁雕龙塑莲,两端饰鸱尾,中作火焰形佛光。前有“风调雨顺”,后写“国泰民安”。屋檐四角起翘的戗背上饰有走兽和庞涓、韩信、罗成、周瑜四神将。此殿是元代的建筑物。经明、清两代重修。
殿内两侧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龛内是明代塑造的弥勒笑像。
大殿的后面是“护国佑民”匾额,是乾隆皇帝的御题。
天王殿后是一座大佛殿,长22.6米,宽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
殿的中央供奉着三尊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这三尊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三尊旁边,还有手拿经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贤两位菩萨。
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观音菩萨像。
殿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钟,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并附诗一首:“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马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据传此口钟与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的钟声也跟着响起来,因此,白马寺钟声被列为当时洛阳八景之一。从此这一形象也深入人心,被人们大众所接受,成了慈悲和快乐的化身。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
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
华彩非凡的佛龛!
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韦驮天将,寺中仅存一尊元代泥塑。
大雄殿后面的石桃,据说保佑人们长寿,全身都给磨亮了。其实是从屋顶上掉下来的顶端!
在大雄殿的东侧,有一间卧玉佛殿。卧玉佛殿坐东朝西。
一尊精美的卧佛供奉其间,卧佛神态慈祥,这尊玉佛是在弘法寺本焕大和尚及印贤法师的感召下,深圳广州居士捐助,以缅甸精玉雕刻而成。卧玉佛身披金衣,侧身静卧,右手托头,左手抚臀,神态自若。丰满圆润的面部、裸露的右臂、右上胸、左手及双脚在金色外衣的辉映下,凸现柔美细腻的洁白。整个玉佛呈微笑的表情。其线条之优美、工艺之细腻,堪称完美。玉佛体态丰腴,反映了一段时间中国古代以胖为美的观念。玉佛的下方为巨朵红莲。上面匾额书写“得大自在”。
大雄殿的西侧是玉佛殿。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
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清凉台位于寺院后部,是一座高台建筑,被称为“空中庭院”,在寺中位置最高,台上中心建筑为毗卢阁,四周还有配殿、门楼、放生池、廊房等,古柏掩映,自成一处院落,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此译出的,历来为藏经之所,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白马寺六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放生池,水面上不少纸币,池底有硬币。
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正门上方挂一牌匾,上书“狮窟”二字。“狮窟”实际就是方丈居住的地方,狮窟为兽中之王,释迦牟尼佛被喻为人中狮子。据说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后来便将传承佛法的方丈和尚居住的地方喻为狮窟。
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前志之《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载:“即清'断文碑’。立于清凉台上,毗卢阁前东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立,通高3.05米,宽1.03米,螭首龟趺,有碑亭,如琇和尚撰文并草书。碑文上下分七段,每段20行,满行17字。额篆书'洛京白马寺祖庭记’,首行题:'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
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
竺法兰塑像
摄摩腾塑像
中日友好纪念,空海大师中土求法的影响十分深远。公元816年,回国后的空海奏请日本嵯峨天皇诏许开辟高野山,并在此山弘法传教,成为日本佛教密宗(史称“东密”)的开山祖师。后来,“唐密”渐渐在中原地区失传,但“东密”(在日本产生重大影响的真言宗)影响却越来越大,至今仍在日本社会广泛传播。
法宝阁与藏经阁分别位于清凉台的东、西两侧,坐落在东西长25.2米,南北宽22.5米,高5米的台基之上。1995年建成。二阁形制相同,重檐歇山式,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4间,长18.5米,宽12.95米,朱漆圆柱,额枋彩绘,上覆灰色筒瓦。
藏经阁内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收藏有龙藏经、中华大藏经、日本大藏经、西藏大藏经、敦煌大藏经等10余种藏经;
法宝阁下层是释源陈展馆,馆内由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白马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发展史,让游客对白马寺有一个全面的历史的了解。
出了陈展馆,右手边不远处,有一片现代僧人安息之所--普同塔院。现在有四座石塔,最东边一座无铭记外,自东向西其他三座分别是:自如大和尚灵塔,建于1996年;白马寺方丈海法大和尚舍利塔,建于1998年;白马寺主持绍凡大和尚灵塔,建于2004年。四塔后面,是存放僧俗信众灵骨的龛位。
藏经阁一楼是释源美术馆,经常性地展出与佛教文化相关的美术、书法作品,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开辟一扇窗口。
泰式佛殿
位于寺院西侧墙外100米处,始建于1992年,1995年4月竣工。该殿坐西朝东,建于长27.3米,宽21.3米,高1.2米的台基之上。大殿南北长14.4米,东西宽7.5米,高10米,其廊柱与墙面均用大理石镶嵌,三重檐,顶饰琉璃瓦,具有鲜明的泰式建筑风格。
在该殿之中,供奉泰国友人赠送的铜佛一尊。佛像铜质鎏金,通高7.2米,重达6.68吨。
印度佛殿
2004年6月25日,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参访白马寺,并虔诚地朝拜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的圣冢。在朝拜之时,诱发灵感,萌生在白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念头。此后,经中印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了建殿意向。
2005年4月9日至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其间,温总理与印度共和国总理曼莫汉·辛格,共同出席了在洛阳白马寺建印度佛殿的《备忘录》签字仪式,并载入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
2010年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佛殿落成仪式,并为佛殿剪彩揭碑。印度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神秘莫测;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超凡脱俗。整个佛殿装修精工,格调高雅,雕刻美妙,慎密细致,好似西方天国。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佛教寺院并立,她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交好的象征。
白马寺印度大佛殿最突出、最感染人的艺术之一,是石质雕刻艺术遍布,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佛殿建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入门的石雕造像、拱券密勒浮雕、园墙壁柱凸雕,到10余米高通体浮雕的石质“陶然”牌坊,再到大殿外环二层走廊均匀布置的一幅幅石雕壁画,以及大殿穹顶和柱廊柱头雀替石雕等等,反映了印度佛殿建筑突出浮雕艺术的审美特色。
圆形大厅,直径26米,高24米,穹顶圆窗射下来的天光,使人在空旷中受神圣,想到佛境。在大厅西侧的中心位,在2米高的石座上,3.5米高的金色释迦牟尼佛祖,结伽跌坐。大佛高额丰颐,温润祥和,面带微笑,秀目下视。佛在为世人祈福,为众生解脱苦难。
由南或北侧门走出,瞻赏佛殿外环的两层佛经故事浮雕回廊。雕刻艺术的魅力,和佛经故事的感染,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别具情怀的善愿境界。此时,由廊道下望,大殿西侧南北各有一水池,碧波涟漪,这又是一个清凉纯洁的佛境界。
缅甸佛殿
缅甸风格佛塔位于白马寺院西北侧、泰国风格佛殿苑之西,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缅甸风格佛塔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径51.71米,底层为展览厅。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贡榜王朝的缅甸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东、西两方除主门之外还各有一个简约的小门,高3.75米,小门上用缅甸文写有“大金塔(梵文音译)”字样。
在大殿的东北侧,有一座造型别致的龙塔,该塔为龙头蛇身,中间供奉佛像。
坛场中间是一个“宝瓶”,围绕“宝瓶”有四尊佛像。
南侧是一尊缅甸翡翠释迦牟尼佛像。
东侧是一尊柚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
北侧是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
西面是一尊铜佛像。
佛像
印度风格佛殿。
白马寺的远景规划。
原路返回出白马寺,前往齐云塔院。1989年,在齐云塔周围圈起东西宽84米,南北长122米的围墙,正式称之为“齐云塔院”。齐云塔院在白马寺东二百余米处,有一座千年宝塔——东土第一释迦舍利塔,又名齐云塔,后来经数年的努力,耗资100多万元人民币,终于扩建为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齐云塔院。
首先看到是狄仁杰墓。
狄仁杰墓据历史记载共有三处。一处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山门外。为一圆形土丘。但是因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又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薛怀义的。
第二处位于陕西的乾州的乾陵,也就是武则天的陪陵,但是在乾陵的八陪臣墓中没有狄公的名字(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
第三处是近期有人提出的,位于太湖县花亭湖,旧《太湖县志》记载:“狄公庙,县北三十里,九村畈保(近属寺前镇)。一种可能是狄公巡抚江南,突然逝世咋葬于此。
狄仁杰的“过客忽略,多不注目”,但狄仁杰其人却因荷兰人高罗佩的小说《狄公案》而名震欧美。
据史料记载: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高宗时,历任并州法朝参军,大理丞、侍御史、宁州刺史等职。武则天当政,任宰相,后为奸臣来俊臣所害,以谋反罪被捕入狱。后经审理,证实他是蒙冤,释放出狱,被贬为彭泽(今江西彭泽)令。在彭泽,狄仁杰勤政惠民,深受百姓爱戴。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百姓无粮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发放赈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为纪念他的功德,彭泽百姓为其造了生祠。神功初年,复为宰相。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平定了一方。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任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入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为梁国公。
牌坊上有字“慧日恒明”。
正中为一圆墓,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墓碑上赫然雕着"狄梁公墓"。北面墓碑上雕着“狄梁公墓”。
土墓南面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
东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个大字。碑刻是明万历年,上款大观是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石碑背面是石刻佛像。
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上面字迹隐约可见。
廊桥横跨在街道之上。
净检,西晋末年彭城人,俗姓钟,名令仪,居洛阳,父曾为武威太守,时沙门僧法始在洛阳城西门说法。闻后大悟,几经波折,终受智山法师剃发受十戒,成为沙弥尼,为中国第一为受戒的比丘尼。当时随净检同时出家受戒的女子有24人,此事轰动整个洛阳城。净检率领这群女尼,在洛阳宫城西创建竹林寺,作为修行弘法的场所。1990年,齐云塔院被辟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这里就成了比丘尼们的活动场所。
目前的女僧数量也并不多,年龄也相对较为年轻。大多都限制在18-35岁之间。她们在进入这座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需要背诵整本《四分律比丘尼戒本》,还会定期进行考察。 廊桥两边出入口匾额为“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场”和“慈恩普被”。侧面墙壁分别书写着“菩提道场”、“定戒山庄”。
通过廊桥后是大雄宝殿。
2005年7月,白马寺多方筹资400余万元,动工建成了这座大雄宝殿。大殿共3层,长28.3米,宽23.8米,高17米,总建筑面积达1617平方米。
关于齐云塔灵异的传说。
大雄宝殿前的放生池。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塔的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每边长约7.8米,其束腰处长、宽各为6.78米。第一层最高为4.7米,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一斗三升),再向上每层均用多层小砖砌出叠涩塔檐,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自第六层起,逐层内收,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齐云塔中空,每隔一层南边开一拱门,有脚窝可攀登而上,至第十一层俗称“南天门”,出南天门,从塔外向上登可直达塔顶。内部结构采用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等建筑造型,结构用材巧妙地将砖木石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古塔。
绕塔。与'绕佛’同义,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九·三九一下):'多宝佛塔从地涌出,释迦牟尼佛即以右手开其塔户,(中略)行者欢喜赞偈,绕塔满七匝已,多宝如来出大音声。’
绕佛舍利塔的功德,从事上说:绕塔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从理上,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中说:“绕塔行道者,塔者,是身也,当修觉行,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至涅盘时。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塔四周有一圈由莲花组成的圆圈。已被大家走得发光!
塔前各有两石碑。
《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碑文记载:东汉己巳年(69)二月初八,汉明帝刘庄留住白马驮经而来的二位印度高僧于鸿胪寺,特临驾慰问。高僧摄摩腾问于汉明帝:“寺之东南是何馆室?”汉明帝答:“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一丈有余,人们把它铲平了,但很快又隆起了。土阜之上经常放出光芒,老百姓感到很奇怪,都称之为'圣冢’。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祈求灵验,并把它看成是'洛阳土地神’。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摄摩腾答道:“在如来佛灭度后一百余年,印度有一位阿育王,祈愿安放佛祖舍利于天下,共计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境内有十九处,陛下所言的'圣冢’即应是十九处之一了。”汉明帝听后十分惊奇,偕二高僧及臣僚一同去查看“圣冢”。当他们走近“圣冢”时,只见冢上涌现出一个圆形,圆形中出现汉明帝及二高僧的身影,如照镜子般分明可见。汉明帝十分感慨地说:“若不是遇到你们二位大师,怎能知道佛在保佑我呢!”于是诏令在“圣冢”之上依摄摩腾、竺法兰所传印度塔的形式,兴建佛塔。佛塔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三月初一动工,次年十二月初八日完成,塔高九层,高五百尺,“珠宫幽邃,遥瞻丈六之光,悉堵凌云,依稀尺五之上”,“及若岳峙,号曰齐云”,从此便有了中华第一塔——齐云塔。
齐云塔周围的石栏杆上雕刻全国名塔。
在塔院南侧南门围墙内,有东西石刻长廊。
斋堂
本想拍几张女尼的照片,无奈她们不是侧身,就是瞪目怒斥。只拍了一张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