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已经去世,但是江湖上还留有金大侠不朽的传说,原因在于此
金庸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十多部武侠小说。他自己曾用一句诗来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个字就代表了一部小说。
金庸的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他的小说开始风靡中国。两岸三地很快就掀起了一股“金庸武侠风潮”。金庸,也被人称为“金大侠”。
金庸的作品,受众很广,老少都有,妇孺皆知。有句调侃的话,“凡有华人处,就有金庸的作品流传”。就算是没有读过金庸的原著作品,但是基本上也听过他的作品,或者看过影视剧。
金庸的这些作品一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至今影响力仍在,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热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全网刷屏,悼念活动一波又一波。人们愈发地怀念他的武侠小说。许多作品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翻拍。
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金庸的小说这么好看,受众这么广?
首先,说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会风靡中国大陆。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很有关系。
我们知道,80年代,中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思想解冻,社会秩序重归于平静,人们对待文学有种莫名的狂热,文学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金庸的小说就是在那个年代引进中国大陆的,迅速成了普通老百姓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可以说,金庸的小说传播是恰逢其会。
当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今,金庸的粉丝早已遍布全球,他的小说已被多个国家引进,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文字。至今,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专门研究金庸的小说,形成了一门颇为热闹的“金学”。
其次,金庸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金庸仙逝了,但是他的作品就是一座座永远的武侠丰碑,既有快意恩仇,也有侠骨柔情;既有激情四射,也有温婉柔媚。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金庸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无论是纸质小说还是被拍成的影视剧,都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许多人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内心空虚,精神干瘪,醉心于酒色财气时,看看金庸的小说,便能得到不一样的精神享受,或者侠义之气,凛然之气油然而生,或者失意时心灵得到安慰,或者伤心时灵魂得到慰藉。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思考时代的社会问题,我想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吧。犹记得,当年我读大学时看金庸的《雪山飞狐》,当读到普通的老百姓被地主恶霸欺负而内心极为愤愤不平,又为胡斐的狭义而感动得泪流满面,社会太需要胡斐这样的正义英雄了。
在这个层面上讲,金庸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去创作(修改)这些小说,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这件好事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是功德无量的。
再次,金庸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研究与认知,广泛而独到的阐述与理解,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儒释道三教,书法,绘画,美食,中医,民俗、历史等等知识,并且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譬如在《神雕侠侣》中,金庸便着重描写了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派,并且还特意设定了一个情节:让一个小道士尹志平侵犯女神一般的小龙女。这样的一个情节设定,有没有隐含对全真教派的批判呢?
要知道王重阳祖师创立的全真教不同于正一教,全真教是提倡出家修行的。也许,在金庸看来真正的修行并不一定要出家,岂不闻“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
修行首先修的是心啊。如果一个人存心不正,即使在道观中修行,隔绝于尘世,但是也容易修出问题,甚至走火入魔。
而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描写了一个世外高人,那就是里面隐居在桃花岛的黄药师。他何尝又不是在修行呢?但是他的修行与全真教完全不同。他追求的更多的是内心的逍遥自在,不过问江湖世事。
而在《天龙八部》中,金庸更是花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佛教的知识。《天龙八部》中的三位男主角都与佛教有着非常深的渊源。萧峰的师父是少林弟子。段誉来自大理皇室。这个皇室有个特点,所有退位的都去了天龙寺出家为僧。
而且段誉从小熟读佛经,充分说明了他与佛教的渊源。而虚竹更不用说了,从小就在少林寺出家为僧,父亲是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可以说,三位主角都与佛教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而本书中的反派人物,比如鸠摩智,更是熟读佛经。外号“大轮明王”,完全就是因佛教而起的一个人物。
而儒家的文化更是随处可见。郭靖夫妇的抗争,杨过的侠义,萧峰的舍身取义……甚至对于儒家的阐述,还通过黄药师之口表达了金庸的思考,最典型的一段就是黄药师说的“邻家焉有两只鸡?”批判儒家思想的虚伪与不切实际,充满理想主义。
可见金庸是很博学多才的。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融汇在小说中,读来不觉丝毫的违和,反而让人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又生动有趣。这就是金庸小说的成功之处,魅力之所在。
最后,金庸小说的另外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刻画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令狐冲,张无忌,韦小宝、杨过等人,给中国通俗文学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成为文学艺苑中另类的奇葩存在。
这些角色都有血有肉,有骨有筋,丰满生动,至今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一个令狐冲,张无忌,韦小宝、杨过。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在此,不展开铺叙。
由此可见,金庸的综合文学素养是很高的。他的武侠小说受众很广,传播很广,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金庸以毕生之力创作十几部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金庸的伟大,不仅伟大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更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我们都应当向他学习。一个作家没有深厚的学识积淀,他的创作道路是走不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