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讲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151.肺中风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讲义】
《医宗金鉴》云:“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始与文义相合。此必传写之误。
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作喘。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重也。冒而肿胀者,气伤水不行也,所谓水聚气停,输化无权是也。
按:本章方剂仅二首,证既不详,方亦无考,疑系后人所补,系另一派之学说。

152、肺中寒
【原文】
肺中寒,吐浊涕。
【讲义】
浊涕即鼻塞,吐黏痰,呼吸器常见之症。痰涕皆从口出也,上节之口燥,知是不吐浊涕,殆以风则生热,故口燥,寒则化水,故吐浊涕。

153.肺脏死脉
【原文】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讲义】
此所谓真脏脉也。脉法,真脏脉见者死,浮之谓轻按,按之谓重按。《内经》云:肺死脏,浮而虚;肝死脏,浮而弱;心脏死,浮而实;脾脏死,浮而大;肾脏死,浮而坚。五脏俱兼浮者,以真气涣散,不收无根之谓也。

154.肝中风
【原文】
肝中风者,头目晌,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讲义】
肝主风,外合于筋。肝中风,邪风胜则动,故头目润动也。两胁肝之部,肝受病,故两胁痛也。风伤筋,故行常佝偻也。肝苫急,欲甘缓之,故令人嗜甘也。

155、肝中寒
【原文】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讲义】

肝中寒,两臂不举,筋骨得寒邪,必拘缩不伸也。舌本燥,寒郁而内热生。喜太息,胸中痛者,肝为寒郁,胸膈格阻,气不流畅也。不能转侧者,两胁痛满,辗转不安也。食则吐而汗出者,厥阴之寒侵胃,胃不受食,食已则吐,如《伤寒论》厥阴篇所云,即寒邪上逆之征也。

156、肝死脏
【原文】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讲义】

肝脉而见浮之弱,按之如索,是肝之弦象也,如索则弦紧俱见。常人脉有来复,乃阴阳和谐。今有去无来,是无胃气,或曲如蛇行,均属肝脏死脉。

157.肝着旋覆花汤证
【原文】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讲义】

肝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疏通,去其痞塞不快也。先未痞塞时,但欲饮热者,乃寒气为病也。《医宗金鉴》云:旋覆花汤主之六字与本病不合,当是衍文。

158.心中风

【原文】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讲义】
心主热,中于风,则风热相搏,而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虽饥,以风逆于上,食即呕吐。盖火在胃,虽嘈杂而饥,邪热不能杀谷,仍吐出也。

159、心中寒
【原文】
心中寒者,其人若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讲义】
心恶寒,寒邪干之,心火被敛而不得越,则如啖蒜状而辛辣,愦愦然无奈,甚则心痛彻背,如蛊注之状。若脉浮,邪在上焦,得吐利,寒邪越于上,其病乃愈。
寒则为阴邪外束,火内郁,故如啖蒜状,似辣而非痛。剧则痛彻心背,蛊注状者,绵绵不休之谓。脉浮是邪未结实,故可吐之而愈。

160.心伤病
【原文】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讲义】
伤者,心伤病之人也。因劳倦扰其心,心阳盛于上,故头面赤。上盛则下虚,故下重而无力。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因心虚失养,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肾动于下也。脉弦,心中痛之反射

161.心死脏
【原文】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
【讲义】
心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实如丸豆之状,即《内经》所谓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是也。按之益躁疾,乃心脏死脉也

162.血气少之癫狂证
【原文】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阳衰者为狂。
【讲义】
悲伤哭泣,如邪所凭,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其本则皆心虚而血气少所致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癫为狂。虽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与本节阴衰为癫,阳衰为狂不合。注家有谓阴衰指正阴衰、邪阴盛,故其病为癫;阳衰指正阳衰、邪阳亢,其病为狂。
本节是神经衰弱,缺乏血液营养,神经衰弱甚,发为歇斯底里等病,颇似癫狂。今日所谓之癫狂症,尚未尽于是也。

163.脾中风
【原文】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晌晌而短气
【讲义】
风为阳邪,故中风必翕翕发热。脾主肌肉四肢,风行于肌肉四肢之间,则身懈惰,四肢不收,形如醉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故腹中烦重。《内经》云:肌肉蠕动,命曰微风,以风入于中摇于外而为阔动。腹烦重,隔其气息,故短气。

164.脾死脏
【原文】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讲义】
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而内空,洁洁空而无有之象,状如摇者,乃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主死。
按:脾缺中寒之文。

165、麻仁丸证

【原文】
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讲义】
趺阳,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浮为阳脉,故胃气强而能食。小便数则津液亡,故脉涩。盖脾主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麻仁丸通便润燥。
【方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166.甘姜苓术汤证
【原文】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讲义】
肾着者,谓肾为寒湿所伤。寒湿着而不行,故体重腰冷。如坐水中虽言其冷,亦形其似肿之状,但非水乃湿,故反不渴而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以病不在胃而在肾。其病因由于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伤之也。腰冷痛,寒胜也。腰重,湿胜也。如带五千钱,重之甚也。本方补肾以制水散寒渗湿。
按:论肾病中,缺中寒中风,必系脱简。
【方剂】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治验】
治冒雨着湿,胃吐血,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妊妇浮肿,小便自利,喘咳者。老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至十四五岁犹不已,本方加蝮蛇霜,又加附子。妇人久带,腰冷加红花。又治阴唇肿,小便淋漓,腰冷失眠,足弱失精,身肿等。凡水毒集中于下半身而见身重肢厥等症,并皆治之。其脐下不仁有似八味丸证,但无口渴烦热。

167.肾死脉

【原文】
肾死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讲义】
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如转丸,及下入尺中,皆如是者,肾真藏之脉见也。《内经》云: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即此意也。

按:本篇所谓中风中寒与伤寒之中风寒不同,与半身不遂之中风亦异。虽与《内经》之五脏风近似,而其证亦各不同,故知此别是一家之言,不必作牵强附会也。

168.三焦气虚
【原文】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讲义】
三焦竭部者,谓三焦有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谷气不宣,气郁则善噫,下焦虚竭,不能供生升之气于中焦,则失和也,故遗溺失便。此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谓不须治其下焦,俟正气复自愈。
按:膀胱括约肌麻痹则遗溺,直肠括约肌麻痹则失便。古人谓气不和,但调理脾胃,久则自愈。

169.三焦寒热证辨
【原文】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讲义】
上焦因热而咳,因咳为肺痿,是呼吸器病。中焦因热而胃实脾约,皆为坚也,是消化器病。下焦因热而尿血,是膀胱尿道病。后半节论大小肠寒热病证,多有参差,未能逐一牵强作解。兹统论肠之机能,厥有三端:分泌、吸收、蠕动。小肠主分泌肠液,与肝脾所分泌之消化液共成消化作用。小肠主吸收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大部分蛋白,为全身输送营养。大肠吸收水分使便硬结。大小肠协同蠕动,迫废物下行,故大小肠病则水多而鹜溏矣。大肠直肠病则便肠垢,下重便血矣。唯多属于热
痔多属热,盖因直肠充血。

170.积聚证
【原文】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171.积聚脉
【原文】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
央。各以其部处之。
【讲义】
积属阴,故曰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属阳,故曰腑病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谓腑病易治也,即后世所谓痞块疝瘕,系一种发作性疼痛。谷气者,食积胁下痛也。按之则止,不按复痛,以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诸积赅气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积病不移,其气血不复上行外达,故沉细不起。历举脉出之所,以决受积之处。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故两手俱沉细也
按:本篇文气与一般不同,疑非经文,方剂仅列三首,尤难推测。
【习题】
1、麻子仁丸主治何证?
2、甘姜苓术汤主治何证
3、试述大小肠之功能?

(0)

相关推荐

  • 阳明经下篇

    ​凡外邪已趋,少阳未离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列于此篇.凡属正阳阳明之证,病已入于胃腑,故下之则愈,其有胃不实,而下证不具者,病仍在经,在经之邪不解,必随经而传少阳,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胁满痛之证,必兼 ...

  • 人是怎么被自己的“情绪”弄伤的

    刘炳凡 肖相如频道 导读:跟着刘炳凡先生学习<内经>的14条原文,看看人是怎么被情绪弄病的. 此气,非指人身固有之元气,乃根于六气"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自然之气. 人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陈慎吾讲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212.厥阴消渴证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讲义] 见<伤寒论>334节. 213.虚劳脉浮迟 [原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全)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毛德西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甘草干姜苓术汤治疗肾着病 治验: 男性,46岁.适逢初冬,驱车外出(脚踏车),汗透内衣,遂敞胸露怀,迎风狂奔,不料当晚洗后即觉腰痛,初不在意, ...

  •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1)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下)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1)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下) 王东海 [原文]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 [注释]翕翕发热,中风证也.脾主肌 ...

  •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文朗诵 解读】

    <灵兰·用耳朵学中医>白云出岫诵读 正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 ...

  • 陈慎吾讲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16.胸痹心痛之脉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讲义] 脉太过则病, ...

  • 陈慎吾讲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125.趺阳脉微弦之证治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肱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讲义]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阴加于胃,应见腹满.设不满,是阴邪旁攻腹胁,下闭 ...

  • 陈慎吾讲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172.饮之类别有四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173.四饮证辨 [原文]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