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道县郎龙村: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峥嵘

【永州古村落】道县郎龙村: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峥嵘
陈瑜

郎龙村,在道县祥林铺镇,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一个独特的村名,无法从字面去理解,据年老村民传说,曾经明宣德年间,有一条神龙从四马桥那边飞出,准备飞向东海,村祖先迅速修建住宅,拦断后龙山的龙脉,于是神龙就没能飞走,拦在这里,取名拦龙,后谐音改为郎龙村。
临村远眺,村前一马平川,碧水葱茏,绿波荡漾,村后后龙山起伏绵延,如龙静伏,古木参天,掩映点缀着风火墙的柔美,无风无浪,无塘无波,无车马喧嚣,亦无繁华闹市,静就是郎龙的主情调。
一排青砖黛瓦古建筑,两个门楼有些含羞,有些腼腆,平铺视线,一口古井,配上盥洗石盆,似乎安放在田畴中,虽未再用,但仍在汩汩泉涌,默默滋润着田间地头的庄稼。
门楼都不高大,也不显赫,更不似张扬,明显矮过村内的房屋建筑,硬山顶飞檐亭廊,砖木结构,两根廊柱横梁穿插鼎立,门当、门墩俱备,主为礼仪接待、族人通行、门房认定之用途。
村左侧是一栋高大气派的两层建筑,三级风火墙,屋檐多饰彩绘,据说是古村家族的私塾,曾被日寇从中炸开,分为独立两栋。
村中民居建筑精美,设计巧妙,注重装饰细节,青石板巷道纵横分明,户户连接,每栋民居前为高耸横顶,屋顶下置气窗、门庐、正门,入内设照壁、天井,左右厢房、正堂、正房,正堂后有小门进入,设楼梯上二层,楼上为围栏,纯木住房和储藏室。
村正中地段是何氏宗祠,前有一门楼,纯木结构,六根大柱支撑悬山顶,横梁置牌匾“派衍庐江”四个大字。右标“光绪戊戌年”,左标“月梅公后裔”。
遍查史料:“派衍”指宗族支派繁衍或派生,“庐江”是何氏宗族原地。据《浈阳水木记》(东汉·何顒著)载: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韩,乃战国时韩国君韩厘王之次子。韩王安时(前238—230年),韩瑊与韩非同秉国政。时秦国日亦强大,韩瑊便进谏韩王安要严加提防。韩王安不从,韩瑊便辞官隐退。时不多久,秦相继并吞六国,韩王安被虏。国破家亡,韩瑊便携妻姜氏“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为业。”是年,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原韩国境内),遭遇刺客伏击,险些丧命。秦始皇怀疑这是被灭亡的韩国残余贵族所为,于是便下令全国查访,凡原韩国王室子孙一律斩杀,以绝后患。一日,韩瑊停舟渡口,忽有来人诘询姓氏。时天寒地冻,韩瑊便手指舟下河水答曰:“此为吾姓”。意思是以水“寒”喻“韩”字,因当时韩瑊不知来人身份,并非有意要隐瞒真姓。岂知来人没有领悟其意,亦指舟下河水追问道:“为河姓?”韩瑊笑应之:“姓氏从人,岂从水焉。”于是来人便以何姓记录在册,继而离去。事后韩瑊得知前来打听姓氏之人乃秦始皇所派密探,惊骇之余深为感叹:“吾家幸免于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启也。”于是便改姓为何,名何瑊。并建房造屋,开荒种田,正式定居庐江。何瑊夫妇“力田讲礼,庐人重之,皆寿百年。”死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冈,后代培附埠垒垒,世人因名何坟冈。”此坟至宋代尚保存完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吏部尚书、著名学者李光到庐江过何坟冈,曾题诗一首:“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宋·李光《荘简集》)何瑊公夫妇共育有三子,长子何通,次子何适,三子何遇。三个儿子均秉承父德,“力耕致富,讲礼睦邻”,家族人丁兴旺。
进入祠堂正门,上横“进士”匾,右标“癸未年”,上有“恩”字,左标“何可人立”,此匾进士指谁,无人能知。
祠堂为上下两栋,中为“四水归一”的天井,不设房间,仅用大木柱支撑屋顶,供族人婚丧寿庆大事所用。
据郎龙村《何氏族谱》记载,开村祖先为月梅公,“祖月梅公原籍山东青州鹅颈滩,明永乐壬寅征苗有功权篆江邑令尹,解组后以居官味淡,志在落业,伯仲三行遂退居于邑江重阳观,距城里许,睹其山川灵秀,茂林修竹,此中佳趣风雅宜人,以为子孙籍居之域。”
月梅公三兄弟:月柏公仍守江邑故址,月松公远徙粤西灌阳,月梅公移至道县赤堈塘村,宣德甲寅旋卜居于今郎龙村焉,置宅置田,鸿图广阔,学诗学礼,燕翼无疆,生子六个:华一、华二、华三、华四、华五、华六。后世子孙,从此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据说道州何道宗进士也出自此地。
祖先居官隐退,乐山乐水,自然就成就了这里的自然空间和宁静世界,崇礼仪,尚诗词歌赋,成就文人雅趣,郎龙村的点点滴滴,都让这种氛围持续蔓延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