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突然发出“狗叫”声……五年级小学生频繁眨眼耸鼻……宝宝小动作多,也许是这种病在作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小夕和小豪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多家长会将上述表现误认为是宝宝调皮捣蛋、不听话……

但是,亲爱的家长,宝宝挤眉弄眼、摇头耸肩,要警惕抽动症作祟哦!

抽动症?

那是什么?

很多家长表示有点懵……

莫慌!药娃来科普!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特点

抽动症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3:1,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在成年后自愈。

发病机制

目前,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几种:

01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会使孩子发病的几率明显增高,而且抽动症的遗传方式是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男孩比女孩的患病率要高。

02

感染因素

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肝炎、咽炎、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水痘、严重的感冒等各种感染后,尤其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突发严重抽动。

03

围产期损伤

母亲在孕期间抽烟或有高热现象,或生产困难、产时窒息,剖腹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病史的儿童发病率更高。

04

精神因素

忧伤、惊吓、长期焦虑不安等。

05

家庭因素

家长的关系紧张或者离异、对孩子管教过严或经常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06

药源性因素

儿童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或者抗精神病药等。

症状

抽动症一般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误区

关于抽动症,家长们常常存在以下误区:

治疗

目前,抽动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01

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应用的治疗药物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哌迷清、泰必利等)、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焦虑药(阿普唑仑)、抗癫痫药(托吡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抗帕金森病药(Ropinirole)、抗抑郁药(丁氨苯丙酮)、内源性大麻素样物质(δ-9-四氢大麻酚)等。

02

心理治疗

主要包括心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

心理支持和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调整家庭系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症状波动的原因,消除学校和家庭环境中可能对症状的产生或维持有作用的不良因素,减轻患者因抽动症状所继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有证据支持,习惯逆转训练等行为治疗对矫正抽动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

03

手术治疗

可尝试采用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DBS)或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如壳核囊切开术。

由于DBS治疗还处于研究初期,尚需设计严格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因此仅适用于成年患者、治疗困难的患者和受影响大的患者,儿童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预防

抽动症的预防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01

饮食

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少吃巧克力、咖啡、可乐等含有兴奋性物质的食物。

02

生活习惯

要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鼓励其多进行户外锻炼。

03

家庭关系

父母要和谐相处,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相处,不给学龄期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

药娃温馨提示:

面对抽动症患儿,家长要做到“三不”!

不打骂孩子;

不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

不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