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梵高”徐渭:曾自杀九次未遂,一代才子一生唏嘘
徐渭生性极为聪慧。他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二十来岁时他与越中名士相交往,被列为“越中十子”之一。据说一次聚会,有人想为难徐渭,指着一件小东西请他作首诗,但却给他捧上丈余长的纸卷。徐渭凝思片刻,把笔如有神助,满纸云烟,潇潇洒洒,一蹴而就,惊倒了满座的人。绍兴自古出人才,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文长,他对仕途自然也是非常向往的,总想能建功立业,做出一番大事来,但在科举道路却命途多桀。
徐渭平生最为自信的,亦是自己的满腹才学。他自幼天资聪颖,六岁读书,“九岁能为举子文,十二三赋雪词,十六岁拟扬雄《解嘲》作《释毁》”(《赠妇翁潘公序》)。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比之为刘晏、杨修。殊不料,拥有“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之惊世才华的徐渭,却在科举考试上极其坎坷、失意。自他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后,此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八次,竟次次名落孙山,以致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徐渭写下了《自为墓志铭》以自我抒怀,并且九次自杀未遂。后来徐渭又因为杀妻而再遭牢狱之苦。徐渭的才华还是或多或少的拯救了自己。因为徐渭的才华,让他在狱中注释《周易参同契》,参与好友张元忭《会稽县志》的编纂工作,得以将功赎罪。当然,这和诸大绶和张元忭等友人的鼎力相助是离不开的。徐渭出狱后应戚继光的邀约远赴辽东教授李成梁兵法,但是因为身体抱恙值得回京保养。之后,才子徐渭和好友张元忭不合,病情越来越严重,最 后含恨而终。
作为一个古代人,徐渭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条路:科举。但恰恰就是科举,成为了这位天才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从17岁一直到41岁,徐渭整整考了八回乡试,均以败北收场。这对从小被称为“神童”,立志金榜题名的他,打击不可谓不残酷。
徐渭一生不治产业,所以晚年的时候活得穷困潦倒,只能靠变卖书画才能为生。徐渭去世的时候,身旁只有一狗相伴,连能遮蔽身体的席子都没有,死时如此凄凉。
很多喜欢和欣赏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自称自己“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只是现在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书画成就,而并非是徐渭在诗上面的成就。虽然徐渭的书画是极为突出的,但是,徐渭的诗也绝非只是一般,徐渭的诗也可以说是有杰出的成就。
徐渭虽然明知八股文毫无用处,对一些从科举出身而绝无才学的官僚一向嗤之以鼻,但这毕竟是当时文人在政治上的唯 一出路。屡试不第,前途无望,对其是沉重的打击。徐渭暮年作《自作畸谱》,还特地记下了六岁入学时所读的岑参《和贾舍人早朝》诗句:“鸡鸣紫陌曙光寒”,流露出无穷的人生感慨。其间二十六岁时丧妻,从入赘的潘家迁出,以教书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