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是鸡汤,而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答案
“有一本书,你一定要看。一定要写一写。”编辑朋友对我说。
我还没有收到书,先在电脑上打开编辑朋友提前发来的电子版,进入了一个男孩独特的感官世界。
每天早晨
醒来时
有许多词语的声音
围绕在我周围
天光渐亮,墨绿、赭石、靛青……铺陈开,一幅明朗又厚重的画面在眼前展开。一切那么清晰鲜明,却又似乎与观者保持着不可捉摸的距离。
为什么会这样?
男孩的内心独白道出个中缘由——
每天早上醒来时,
这些词语的声音
围绕在我四周。
我却没有办法将它们说出来。
怎么会这样?
松……
松树在我嘴里
长出根,
紧紧缠住
我的舌头。
乌……
乌鸦卡在
我的喉咙
深处。
月……
月亮在我嘴唇上
施了魔法,
我只能
发出咕哝声。
轻点鼠标,一个一个画面在眼前闪现,又消失。
男孩起床、洗漱、沉默地吃完早餐,去上学。周遭环境清冷宁静,男孩的内心却奔涌着强烈的情绪。“口不能言”的苦恼翻滚、堆积、又被压抑,借由极具象征意味的色彩与画面扑面而来,给人感同身受的震撼。
男孩的独白一直在我耳边,简单平静,却动人心魄,一滴泪水,悄悄湿了我的眼眶。
但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诗人乔丹·斯科特与插画家西德尼·史密斯联手创作的这本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口吃男孩的故事。
从苦痛焦灼,到畅快自由,“口吃”一直都在,但男孩却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表达的自在。这是因为,爸爸搂着男孩坐在河边,告诉他:“你说话像河流。”
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牢牢握住了“理解”的内核,带领阅读这个故事的每个人,真正走向了对他人的接纳,以及与自己的和解。
这个故事也极为可贵,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关于“口吃”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故事,而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了“需求”与“理解”,“表达”与“沟通”这些人人都会遇到的,简单又艰辛,普通却独特的大问题。
这个故事特别打动我,或许也是因为它应和了我心中一些特别的感触。工作的关系,我常常与父母们交流,听过很多关于孩子的苦恼和抱怨。比如”他怎么老不专心,写个作业也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怎么胆子这么小?人一多就连话都不敢说。”“多大点事儿,孩子怎么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就常常会想,假如有一个机会,我们能住进孩子心里,真正从孩子的眼睛看出去,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那个写作业的时候总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的小孩,或许是因为敏感,觉得周遭的声音、光线、人影都是干扰,让他没法集中注意力。
那个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小孩,或许是在内心积累了很多沮丧与焦虑,只是从来没有人看到。
那个在人群里不敢说话的小孩,或许,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孩子一样,千头万绪,卡在嗓子里……
他们看不到
松树从我嘴里
伸出来,
只看到舌头。
他们听不到
我喉咙里的乌鸦
发出呱呱的叫声。
他们也注意不到
我嘴里的月亮
发出耀眼的光芒
不被理解的苦痛,由这样诗意的句子表达出来,美丽又忧伤。
有时候我也会跟疑惑的爸爸妈妈们说: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看孩子,他们恼人的行为并非捣乱或者矫情,而是希望得到帮助。
我也无比敬佩这个故事饱含的智慧。
爸爸把沮丧的儿子搂在怀里,指向面前奔腾的河流。
男孩终于明白——
就算河流也会有不通畅的时候,像我说话一样。
我敬佩这个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试图扭转”不同“,或者改善”特别“。
就像一个害羞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比别人敏感谨慎,一个好动的孩子总是在人群中特别活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与众不同,甚至不一定被人理解的特质,并将终其一生,与这种特质相伴。
但……这又怎么样呢?
就像河流,总有自己的方式流动,永不止息地,奔向开阔自由之处。
愿每个孩子,
不,愿每个人,
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河道里,自由流淌,奔向我们各自心目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