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民间故事之二十六:给小偷设个卡
巫山县文联、作协出品
被誉为“巫山粮仓”的庙宇镇不仅景色秀美,历史底蕴更是深厚,百年来,生生不息,口口相传着大量的故事传说。
2019年初,驻九台村第一书记杨洪卫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和庙宇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带领大庙中学等单位致力于挖掘搜集本土故事传说的“志愿者”,寻遗址、访老人、听故事,并组织专门队伍进行编写创作,用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庙宇民间文化故事》一书。
巫山县文联公众号“巫文弄墨”将从今天起将每天刊发一篇故事,以展现庙宇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地域风情。今天推送“风物故事”系列中第二十四篇——给小偷设个卡。
给小偷设个卡
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商场上,风云变幻,一谋定起落;江湖上,刀光剑影,一招决胜负;考场上,挥毫泼墨,一分判输赢。而在平龙坝这个地方,一个既没有商业头脑,也不会三招两式的农村妇女,用了一个土办法竟然让小偷服服帖帖,改邪归正,一时传为佳话。
早年,平龙坝有一家人生养了个儿子,妈老汉当个宝疙瘩,啥子东西都尽着儿子。儿子长大了,一不愿种地,二不愿经商,三又觉得手艺是个讨口活,受不得老板家的气,啥也不愿做,一天游手好闲。妈老汉越来越做不动庄稼了,为了协调好“肚皮战”,儿子免不了东家摸一把小菜,西家牵几个洋芋,将就过日子。
乡亲们都晓得这个情况,碍于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个也不好说破。这个小偷儿子有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要哄好肚皮也就管不到那么多了。
平龙坝鲁班山下的倒路塆住了一户人家,男人做“背老二”,三天倒有两天不落屋;女人白天种些洋芋苞谷,晚上哄完娃娃睡觉后,就做布鞋、缝补衣物补贴家用。几年下来两口子勤巴苦做,虽然不富有但好歹有了点积蓄。
小偷整天东游西荡,到处瞅资源、找路线、听风声。发现倒路塆这户人家很适合做“业务”——屋场远离大路,男人经常不在家,最重要的是这户人家有搞头。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小偷心头一阵狂喜,他早就摸清了“行情”,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天一擦黑,小偷轻车熟路来到倒路塆藏在林子里,眼睛死死盯着屋里的松油灯光。没得好一会,松油灯熄了。
小偷悄悄咪咪靠近屋场,按照选好的位置,摸出小锄头、水罐,先用水浸湿墙土,然后熟练地挖起墙洞。在那个年代,一般穷人家的屋场都不做窗户,一是防野兽,二是防强盗。
不一会,墙洞挖到刚好够一个人钻过的大小。小偷停了下来侧起耳朵听,歪着脑袋眯起眼睛看,屋里啥子声音都没有,除了娃儿的呼噜声,再四处望望,也没有一个人影。
天助我也,小偷手扒着墙洞,脑壳就往洞里钻,脑壳刚钻过墙洞突然觉得颈子上一片黑影压了下来,紧接着更大的一片黑影如山一样落下来。他一惊想缩回脑壳,两颊一阵生疼,痛感告诉他应该是一条小板凳,颈子正卡在小板凳的四条脚上。完了!小偷猛地感到天旋地转。
这时,小板凳上响起一个声音:“背时的男人啷个还不回来嘛,说好哒晚上回来,害得我瞌睡都睡不着,还是先做哈针线等到哒。”紧接着就是一阵麻绳拉过布面的“呼呼”声。
原来,前些天,女人看到小偷在屋场外过了好几回,这两天男人又跟骡马帮到大溪背盐,要是把小偷惹毛了,说不定吃亏的还是各人,于是多了个心眼,这不,活该小偷倒霉刚好碰上了。
小偷颈子遭板凳脚脚卡住,双手还扒在墙洞外,想用劲缩回脑壳,板凳上压了百把斤,肉坨坨硬不过板凳脚;想伸手去顶板凳,可惜墙洞太小;想把身体翻个转,又成了颈子这个“领导”不动,没得哪个部位敢动。硬是遭了个“木枷横颈,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
板凳上的女人一边做鞋底一边唱:“一山望到一山高,哥哥背盐走远方。天黑早点歇栈房,晚起走路不要忙。哥哥几时才回转,妹在屋头等得慌……”唱得高兴了屁股在板凳上扭过来扭过去。小偷的脑壳就跟着有节奏地左歪一下右歪一下,你想嘛,这样被动地晃来晃去,那个惨状就不可描述了。都说小偷不怕挨打,小偷咬紧牙关,脸青脸白、冷汗直冒,恁是没有吭一声,但心里那是一万个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啷个男人还不回来哒……”女人似乎要起身去睡觉。小偷一阵窃喜“还是熬不过我哈”,他感觉板凳松了,正要抬抬酸痛的脑壳,听得“梆”的一声——女人又坐了下来,这下撞得小偷龇牙咧嘴。又听女人自言自语说:“再等哈,把鞋面面上起等他回来好穿。”哎,背时婆娘哪得那么多事哟,小偷还没想完,女人又说话了:“吔——针啷个不快了哟,好像板凳旁有个磨刀石,不慌,磨一下。”女人拿起针就往板凳下面戳了两下,又做起鞋来,女人做一会儿鞋戳两下针,戳得小偷颈子血迹点点,就像蚂蚁子咬了一样又痒又有点小痛。
就这样一直到鸡子都叫了几遍,女人打了两个哈欠:“看来男人不回来了,还是去睡哒。”起身拿起板凳准备睡觉。小偷赶忙缩回身子在墙外坐了好大一半天才回过气。眼看天快亮了,怕女人又耍啥子花样,小偷只好连滚带爬回去了。
小偷回到家里躺了好几天,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吃了个哑巴亏,还是被一个女人收拾了,脸皮都扫尽了。前思后想,好手好脚却去小偷小摸,弄得各人脸上无光,家人也跟着抬不起头,于是痛改前非,老老实实做起了庄稼人。
主编:李能敦
责任编辑:兰竹
巫山县作家协会主办;展示巫山本土作者及巫山籍人士文艺作品并一切关涉巫山的文艺创作,并巫山各类文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