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的最终目的 26——教育真谛初探(十八)

“柔”的最终目的 26

——教育真谛初探(十八)

“柔”的最终目的 25——教育真谛初探(十七)

先师在时,曾说“'拳’就是'圈’”,当时囫囵吞枣,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功夫”的增长,逐渐觉得理解了似的,现在写下来共享——

戴氏心意拳的文化理论的根为太极,而太极就是“圆”,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近取诸身,远取上天的理解 。其实神乎其神的说,心为阴,意为阳。心意,即太极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而无极系由虚无来。如从其产生之顺序以言,是先有虚无,次有无极,再次有太极,再次有阴阳。试想,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是儿童的时候,我们在哪儿呢?

后来就有了我们的父母。

再后来就有了我们。这是哲思的来源之一吧。

拳的“虚无”呢?

什么是虚无?虚无就是圆圈,原来亦是无可名状的假是无形、无象,缥缈空虚的。

什么是无极?无极亦是圆圈,不过这个圆圈中间多了一点定之词,混混沌沌,其中含有一点生机,这一点生机,就是所谓“生命之机”,“造化之元”,所谓“先天真一之祖,       

什么是太极?太极还是圆圈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龙虎二发源之始,阴阳由此而化,儒谓浩然,道谓金丹、释谓牟尼,都是指此。其名虽殊,其理则一。

无这个圆圈中的一点已经变成一条线了。太极也是无始无竟的混沌之极。在太极到无极之中,理性形质,一切未具,只能假定为无,既有了无的假定,这假定的具有,即已是有,这样便发生了相生相对的有与无两个概念,二者合而为一便是太极,分而为正反对待的便是阴阳两仪了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