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阴阳五行”之二
【论述】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古人最先认识到,自然界除了液体、固体两类物质之外,还存在另一类细微物质,如风、蒸气、云雾等,便将这类物质统称为气。如《说文解字》:“气,云气也,象形。”以后逐渐推而广之,认为整个宇宙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这一类精微物质所构成,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并进而将气上升到了一种哲学概念,使气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古人观察到,升降运动,是气的一种运动形式,如:地气蒸发上升而形成云,天气凝聚下降而形成雨,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由此认识到,由于气的升降运动,才使天地阴阳互相为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即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自然界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
本句即是进一步回答天地之气升降更用。天气下降而为雨,雨水流于地;地气上升而为云,云彩腾于天。天地之气,上下交相,阴阳感召,因升而降,因降而升,升降相互为因果,由此产生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永恒变化,才使地球充满蓬勃生机。
《内经》的这一观点同样见于《易经》。例如,在《易经》中,泰卦是由下卦乾和上卦坤组成,显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生生不息的局面,故卦辞“吉亨”,是一个吉利的卦。其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而与此相反,否卦是由下卦坤和上卦乾组成,显示天气在上而不下,地气在下而不上,天地之气不相交,故卦辞“不利君子贞”。为什么这个卦不吉呢?彖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因此否卦表示的是一个没有交流的静止闭塞、毫无生机的局面。
这种阴阳二气上下相交则吉的思想还见于既济卦和未济卦。既济卦是离下坎上,离为火属阳,降到下卦;坎为水属阴,升到上卦,也反映阴阳上下相交,故卦辞说:“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即做事可以获得“小利”。未济卦为坎下离上,即属阳的离火在上而不降,属阴的坎水在下而不升,显现阴阳不交之象。卦辞曰:“亨,小孤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即做事得不到好处。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周易·系辞传》)《内经》将《周易》天地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的观点用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解释,并指导实际的临床治疗。如:
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明代马莳注曰:“故积阳为天,则阳气之至清者为天也;积阴为地,则阴气之至浊者为地也。然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也为云;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也为雨。”清代张志聪注云:“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也。”皆深得经旨。
论述经络之气的走向:《素问·太阴阳明论》:“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这一论述表明,在人体十二经脉中,也存在阳下阴上的相交现象:当我们将双手上举过头时,便可发现,所有手足三阳经脉之气都是从手下行至头再继续下行至足,即由上而下行,所有手足三阴经脉之气都是从足上行至头再继续上行至手指端,即从下而上行的这一生理现象完全符合自然界阴升阳降的规律。
说明病理变化:“清气在下,则生飧 (sūn) 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脏(属阴)之气在下而不升;胃腑(属阳)之气在上而不降,就会出现腹泻或脘腹胀满等症状。
指导临床治疗: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张介宾注曰:“高者抑之,欲其降也。下者举之,欲其升也。有余者折之,攻其实也,不足者补之,培其虚也。”
临床上许多病证都可能涉及阴阳升降失常问题,如咳喘(肺气上逆)、呕吐(胃气不降)、便秘(腑气不降)、眩晕(肝阳上亢)、中风(风阳上扰)、头痛(清阳不升)、泄泻(升降失调)、失眠(心肾不交)、心悸(水泛凌心)、癃闭(脾虚气陷)等等。
以失眠为例来看,失眠中有一种情况属于心肾不交,即肾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火上炎,不能下蛰于肾,导致虚火扰乱心神,心神不安则心烦不寐,同时伴见心悸不安,腰膝酸软,这时当用黄连阿胶汤(黄连12g,黄芩6g,芍药6g,鸡子黄2枚,阿胶9g)滋阴降火,除烦安神,往往可以收到良好效果,这就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中所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