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基础

中医基础表里的辨别和应用

表里不但是伤寒、温病病位内外、浅深的标志,而且是内伤诸病病位内外、浅深,以及病势转变的标志,所以仲景在《伤寒》《金匮要略》中,不但以大量篇幅阐述了表里证的表现,而且以大量篇幅阐述了表里的具体使用方法,后世医家以辨证总纲的形式确定其为内伤、外感渚证的总纲之一。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病位的表里和应用这一概念去进行治疗呢?我认为:

一、表里的辨证方法主要有三条:

#慢病防治知识##健康科普大赛#

1.是抓症状法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病位在皮毛,在太阳经,在肺经,并具有这些病位症状的,都称为表证。

例如《伤寒论》所称之“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证,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所称之“风温证,身热畏风,头痛咳嗽”证。至若病位深在,在气血,在脏腑,在骨髓者,总称为里证。如张介宾《景岳全书》之“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若始为表证,而后出现在内,在脏腑症状者,则为由表人里证,《伤寒沦》说:“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澉然者,是转属阳明也。”若始为里证,而后出现在表,在经症状者,则为由里出表,《温疫论》云:“里证下后,脉浮而微数,身微热,神思或不爽,此邪热浮于肌表。”一般来讲,若由表人里者,为由轻转重,若由里出于表者,为由重转轻。

2.是抓脉象法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脉见浮的,均称为表证,脉沉的均称为里证。

正如《伤寒论》所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外感温病篇》:“风温证……脉浮数……邪在表也。”《濒湖脉学》:“脉沉主里。”《医学心悟》:“一病之表里……脉息浮,此表也……脉息沉,此里也。”

3.是抓舌象一般来讲,表证不会引起舌质的变化,舌质颜色发生变化时则为五脏发病,而舌苔的厚薄则往往是在表,在里,或由表人里,或由里出表的标志。

正如邓铁涛先生所编之《中医诊断学》中所指出的那样:“其实无论外感、内伤,察其苔之厚薄,足以了解邪气之深浅轻重。如苔薄多为疾病初起,邪气尚浅,病位在表;苔厚则属病邪人里,病位较深,邪气较重;舌绛为热入营血,病位更深,病情更重。”

二、表里证的治法

表里证的治法主要的就一句话:即在表者当解表,在里者当治里。即是说,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病在表者,即应采用解表法,只要是病在里者即采用治里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也就是说不管是外感病中的伤寒、温病,还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只要是病邪在表的,都可应用中药中的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葱白,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升麻、浮萍、细辛,方剂中的麻黄汤、葛根汤、桂枝汤、大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薷饮、桑菊饮、银翘散、败毒散、柴葛解肌汤等进行治疗,但在具体应用上又需注意以下问题:

1.是病邪的性质

  • 即风者当予疏风解表,如采用防风、桂枝、桑叶、薄荷、菊花、蝉蜕等;
  • 寒者当予散寒解表,如采用麻黄、桂枝、细辛、独活、羌活、防风、白芷、藁本等;
  • 暑者当予祛暑解表,如采用香薷、藿香、佩兰、紫苏、薄荷等;
  • 湿者当予除湿解表,如采用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苍术等;
  • 燥者当予辛润解表,如紫苏、薄荷等。

2.是病邪所在的部位即病邪所在的经络、上下、皮肌等。

  • 如在太阳经者治宜羌活、藁本,
  • 在阳明经者治宜升麻、白芷、葛根,
  • 在少阳经者治宜川芎、柴胡、薄荷,
  • 在皮者治宜浮萍,
  • 在肌者治宜葛根、升麻,
  • 在上者治宜羌活、白芷、藁本、蔓荆子、川芎,
  • 在下者治宜独活等

3.是兼夹与并合

即合并存在的不同邪气,以及数经同时发病的情况,此种情况《伤寒论》称为合病或并病。

4.是病邪与正气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正气既指阴,又指阳,既指气,又指血,既指五脏,又指六腑,在衡量正、邪的关系时,既要区别正气的性质,又要区别正、邪之间的不同关系。

5.是指的表证与各种因素的比例关系

例如:表寒与表湿的关系,阳虚与表邪的比例关系等。

(0)

相关推荐

  •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4)

    <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三.表里同病治则 [代表原文] 問曰:病有急當救裹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裹: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 ...

  • 中医入门基础:数百味中药功效总结

    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

  • 中医入门基础:数百味中药功效总结【一点资讯】

    注意本文仅用于交流学习使用! 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 发汗解 ...

  •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

    一.论心之生理病理 祖国医学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前者是指脑神经而言,后者指心脏而言.心位于"肺下肝上"."形如未开莲花"."心为诸经之主--而 ...

  •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心主神明

    中医为什么认为心主神明? 中医认为的"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血肉之心"另一个是"神明之心". 前一个指的是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 ...

  •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觉知身体——足底反射区和手部反射区

    一.阳气起于四末 中医有一个观点叫阳气起于四末.<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上讲"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也就是说阳气起源于四肢末端.如果一个人经常手脚温热,那他的阳 ...

  •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认识背部穴位判断身体状况,循经推背和循经推腿

    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挂在脊柱上 在讲艾灸的时候,我们谈到了背俞穴,讲了中医的观点:"背薄似饼,腹深似井"和"俞穴升清,募穴降浊".这一讲我们主要从中医诊断学上聊 ...

  • 中药术语解中医入门基础.doc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按本书之药物分类,将有关功效术语作简要解释.有些功效涉及几类药物,置于此功效较为多见的类别中.术语均以粗黑体标出以醒目.排列次序:以本类主要功效在前,相关功效次之,其他功效在后. 1 ...

  • 【中医】中医入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框架

    八月阅读排行榜[西医]解剖学大图版[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中医]中医金句100条[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中医]中医妇科学 ...

  • 【东仁讲中医】「中医入门」第二期——阴阳基础知识

    「中医入门」第三期--阴阳理论与生活智慧 杨教授继续分享中医入门第一步之"阴阳五行" [本期主要内容] 阴阳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讲阴阳的三个关系:阴阳的统一性.制约性.和平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