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大师:外界评价毁誉参半,社交能力最强,很多普通设计师不喜欢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以102岁高龄安详辞世的贝聿铭,无疑是现代建筑历史上迄今最具代表性的华人建筑师。

▲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他举世闻名的杰作之一。

外界评价毁誉参半的大师

他早期先以坚定的现代主义姿态现身,将古典气息的砖石厚重感,与经由钢及玻璃呈现的现代轻盈感,做出轻与重间的巧妙视觉节奏;作品的量体与线条清楚明确,展露出可被鲜明辨识的个人风格,也标志着贝聿铭承传前现代主义的接棒者位置。

贝聿铭后期作品遍布全球,尤其以东亚与中东为重镇,除了延续他已经广为人知、以三角形结构为本的造型风格,更开始演绎在后进现代性的国家地区,传统文化如何能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尝试。

也就是说,此阶段贝聿铭铺展的新挑战,更在于思考现代性与地域性间,带着矛盾与辩证的后现代议题。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的作品评价不一,好恶也相对两极化,但是他透过一件件艰辛作品的完成,展现不断自我挑战的决心,以及绝对不屈服的个人意志,却是所有人都可认知也尊敬的特质。

▲中东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他作品策略时智慧显现,不仅风格与姿态鲜明清晰,甚至挑战各种观念与技术极限,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话语强度,以及掀起媒体舆论关注的能力,绝对都在时代的前沿位置。


社交能力,跟建筑设计一样强

专业之外,他也热爱各样艺术文化,能以娴熟优雅的文化人姿态,被封闭的西方上层世界广泛接纳,虽是中国移民依旧穿梭自如,丝毫不见社交上的拘束与限制。

贝聿铭的个人内在与外在魅力,确实是他不断被传诵称赞的特质,他谈吐举止端庄优雅,赴美留学时已经十八岁,仍能精确掌握非母语的语言,做为沟通与说服他人的利器,加上热切柔软的身体语言,以及脸上永远温暖迷人的笑容,还有温文谦逊的知性态度,让他不管是与开发商、政治人物或艺文界人士,甚至在与媒体及社会大众沟通时,都能准确有效地赢得信任与支持。


凭借个人魅力,就可以拿到政治人物的大单

这特质对贝聿铭的一生,绝对有着重要的隐性影响,譬如在可称其生涯发展关键的以下两件作品,皆可见到这样特质的展现。

其一是1964年出乎多人意料,贝聿铭以不具高知名度的年轻华人建筑师身分,居然击败各方竞逐的名家建筑师,获得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欣赏钦点,成为位在波士顿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的设计建筑师,并从此与杰奎琳结为好友。

▲贝聿铭刚柔兼具的特质,曾帮助他取得波士顿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的设计权。

第二件事是1983年,贝聿铭获得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与罗浮宫增建的国际竞图,这是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的10大建设项目,各方的瞩目觊觎自然不在话下。贝聿铭却能让密特朗独排众议与舆论批评、坚持不经由公开的竞图程序,直接挑选了与历史命题有些殊异难合的这位华裔美籍建筑师,让贝聿铭取得最后的设计权。

贝聿铭透过私下斡旋的魅力,与本无私交的两位峰顶政治人物做晤谈,竟然成功取得这两件重要建筑物的设计权,过程细节并不清楚,但依旧是被建筑界津津乐道的私下话题。贝聿铭懂得如何争取最精彩的机会,但他也没有辜负这样机会的期许,两件作品在不同年代的完工推出,不但得到建筑界的肯定赞许,也都能把他在建筑界的地位顺利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这样刚柔兼具的魅力特质,固然与他自身的历练有关,也似乎隐隐可对照出家世渊源的影响。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生母庄氏则是清朝国子监祭酒的后代,妻子卢淑华同是早期中国留美的学生,家庭渊源深厚扎实。1917年生于广州市,短暂居留过香港后,贝聿铭成长主要往返上海与苏州间,因此童年经常出入自宅园林“狮子林”。赴美先后就读宾州大学、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遇上因德国纳粹迫害迁往该处的德国包豪斯教学团队,当年的同期同学还有日后成为美国建筑界教父的菲利普.强生。

贝聿铭成名算早,得奖丰硕的经历,显示他的生涯顺利成功。其中,1983年他得到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粗野主义?!

贝聿铭最为人熟知的风格,是以理性几何的绝对线条与造型(尤其是标签般的正三角风格),对欧陆的现代主义做出承传与致意,甚至还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大师”。早期作品有着浓厚的后期密斯(Mies)“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影子(以工业量产的模具化钢骨,与玻璃所搭起的建筑物),可以看出与早期现代主义的渊源关系。

但贝聿铭对此似乎无意承认,在《与贝聿铭对话》一书的访谈里,他写说:“……德国包豪斯风格的葛罗培斯与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国际风格’的定义,这是当时一个很大的话题。葛罗培斯坚信世界按不同的速度工业化,先西方后东方,世界早晚都将被工业化,这就是柯比西耶(Le Corbusier)也曾提及的‘国际风格’将席卷全世界。但是我对此有怀疑,觉得这种看法对我来说太僵硬了,我以为建筑不该仅如此而已,但我还不能决定到底应该是什么,当时我还太年轻。”

之后贝聿铭受到立体派绘画的影响,建筑的量体性格,愈发明确,突破自我风格与奠定建筑界地位的作品,应是1978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厢增建。这件作品展现出贝聿铭处理建筑的量体,如何能在轻盈与厚重间,自在运用其对比差异的能力,其中厚重质地的呈现,也被拿来与同时期的建筑粗野主义(Brutalism)做联想。

除了视觉美学的操作,贝聿铭经常被称誉的空间特质,是善于利用自然光线,给人喜悦惊艳的敏锐感知力,成功在原本显得高度理性的空间中,流露出宁静的感性,也借此挑战能否让时间的恒久特质,得以在空间里徘徊留驻。

1983年获颁普利兹克建筑奖,应该算是贝聿铭生涯的峰顶,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自满或怠惰,后期作品持续思考在全球化益发盛行的时代,在地文化(所在地文化)如何能结合(或依附)现代主义的基本价值,一起同生共存的议题。

这从后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或是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都可以见出努力与意图。

贝聿铭的成就毋庸置疑,其历史地位则可能尚待检视。

但是他是海外华人的骄傲,逝者安息,作品无声!

编辑:鹤立高岗  格式:黄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