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破了洞的船 !(高三学生作文)
数学,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学者发掘其中的奥秘。早在古希腊时代便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企图探究数字与大自然的关系。学派日益兴旺,直到有一天,一名学生问毕达哥拉斯:“1的平方加1的平方等于几的平方呢?”这个如今看来简单无比的问题却难倒了当时的“数学家”们,最终这位年轻人落得了被处死的下场。
人们很少对一个无知的人进行攻击,却对一个提出质疑的人予以死刑,这在中世纪的教廷乃至近代史中屡见不鲜,可见,人类所害怕的不仅仅是未知,更是那些与我们已知观念相悖的事物与论调。那么为什么看似已经完善的认知体系依旧漏洞百出呢。
原因很简单。大自然的规律及真理是蕴藏在表象之下的,人类对真理的探索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在古代,中西方由于山海相隔,鲜有往来,因而在各自的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东方有阴阳五行之说,西方有耶和华创世救世之说;到了近现代,即便文化大融合了,依然有唯心与唯物之辩,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自然界亘古不变地存在着,社会齿轮不断地运转着,但是由于受到地域、环境、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不同人、不同民族对待统一事物的理解角度、深度有所差异。盲人摸象各执一词,以至于互相抨击,产生畏惧抵触心理也便不足为奇了。
何况,时代在不断进步,新桃旧符,新事物新观点总是后来居上,身处19世纪初的人们难以想象人类的大脑可以被一堆“硅基生命”所替代;当第一辆福特汽车行驶于底特律的街道上时,甚至还要请专人警示来往的马车。可见,“奔跑中”的世界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尘不变。
既然人类的认知是如此的“不可靠”,我们不妨放下“万物灵长”的包袱,虚心承认认知的局限,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实践去检验去检验真理。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有两个“陷阱论”,一个是修昔底德陷阱,另一个是金德尔伯格陷阱,前者论断新兴崛起的大国必定会与守成大国一决雌雄,后者论断新兴大国必须承担维护世界稳定的任务。倘若承认了以上的两个理论,那么新兴大国便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实际上,历史长河中本无所谓的“陷阱”,西方人的理论也受其自身历史的影响。其实,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坚持合作共赢、脚踏实地才是新路线,如果依旧保有老旧的沙文主义思想,在臆想的世界中“称雄争霸”,那么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面对新事物新观点时,我们也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明朝统治者接纳李贽抑士重尚、鼓励农工的建议,那么资本主义的星火就不会被冬烘式的儒学浇灭;如果雅典人民承认认知有局限,就不会把苏格拉底的主张视为蛊惑青年的异端邪说,就不会把真正的民主与“暴民政治”混为一谈。正是宽容才能让真相得以显现,唯有宽容才是人类完善认知的前提。
其实,人类的认知体系就像是一艘破了洞的船,人们依靠它行驶在无边的海洋中,却时刻有着“樯倾楫摧”的危险,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即使将水排出,做亡羊补牢之举,更应该在麻烦发生前便主动自省、排查、完善,只有当认知的“漏洞”一个个补上,船才能够平稳地驶向真理的彼岸。
南模新高三学生 吴立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吴立舟:上海人 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会员,曾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二等奖、曾获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二等奖、初二作文被刊登在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等。
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步在书香的长廊里,摘一朵文字的玫瑰花放在你我的床头边,愿我们常常陶醉在烂漫芬芳的日子里,一起奔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