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这世上少些“何不食肉糜”的诘问,多些暖衣饱饭的解决
又是大凉山,还是贫困儿童,焦点又一次聚集在这个地方。角度或许不同,却是一样的难看。
不管是早前的摆拍传言,还是这次被“解救”的格斗少年,每次大凉山的出现,都伴随着无法言说的难堪,还有一直未停的争辩。
媒体报道,部门介入,孩子遣返,严厉谴责。这样程序化的处理过程,除了让“有关部门”在工作报告上多几段文字,让“相关媒体”补充一下版面,我能看到的只有孩子要么三餐不继地啃着洋芋去完成城里人为他们勾画的“中国梦”,要么另找途径继续为让自己活下去打拼,而那时,谁又敢说会是什么样的境遇。
兜兜转转,孩子摆脱不掉的依然是求一个生存,博一个活命。不过,这种最基础的理由,显然无法满足道德感爆棚的人们的需求。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零风险正义感,终于有了宣泄渠道。于是,被“解救”的孩子,成为他们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最好证明。在他们臆想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赢了。
可是,“邪恶”或许并没那么黑暗,而正义,也并非一片光明。
那些“未成年孩子应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接受教育”的言论,虽然不管从立场还是道德上都无可挑剔,可是这样无视现实情况严重缺乏操作性的“理想”,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当孩子身在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存环境中,面对已成固化的成长模式,当有一线希望可以摆脱眼前困境的时候,那些关于“上学还是劳动”的争论,还有意义吗?
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就是所有的意义。而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只有孩子们自己。是选择城市的残酷还是家乡的绝望,应该是他们的权利。可是,在政治正确的大旗面前,谁给他们选择的余地?比起那些解决“入学”、“低保”看似贴心温暖的政策来,健全未成年人用工保护,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待遇,加强对未成年人用工的监管,才是真正积极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而强制遣返和禁止,这样的行政惯性,没有任何作用。
人们习惯了抨击浅显的罪恶,却对罪恶的根源避之不谈。着眼于事件本身说事件,是无奈,也是策略。当明确无误的现实摆在眼前,只能在夹缝中寻求生存时,少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多点切实可行的举动,多点真诚,少些套路,在灰暗的世界里营造出一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