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 走进横溪镇陈派宅村:宋丞相陈康伯为本支名人
走进横溪镇陈派宅村:宋丞相陈康伯为本支名人
横溪镇陈派宅行政村位于横溪镇政府东北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陈派宅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下辖陈派宅和山湾2个自然村。地处半山区,区域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4亩,山地2180亩,有5个村民小组,210户,648人。村民以植桑养蚕、种植水稻、山地作物和水果为业。
陈派宅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始居陈姓,明永乐年间其祖陈仲斌自松岩衍派此处大枫树下落户建村,故村名陈派宅。有2个村民小组,72户,241人,耕地106亩。村民以植桑养蚕、种植水稻、山地作物和水果为业。村中有青石桥、陈氏宗祠、厅堂等古建筑。
山湾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面500米。世居施姓,明代由横溪衍分至此定居,以地势得名山湾。有3个村民小组,129户,391人,耕地160亩。村民以植桑养蚕、种植水稻、山地作物和水果为业。村中有善济桥等古迹。
陈派宅自然村陈氏始祖胡公,封地河南开封陈州。始迁祖陈亨济,行英十四,南宋绍兴元年(1131)自湖南岭内潭州(今长沙市)以科制为婺州同知,按临浦江,遂迁居浦江县通化乡六都伍陆岭万里松岭之麓(今兰溪市横溪镇陈派宅村)。
据《松岩白沙陈氏宗谱》,版本为民国戊子年(1948年)喜德堂木活字本。本谱为第九次修,世系载至第二十八世“祚”字辈。共八卷,计八册,线装本。宗族堂名:喜德堂。
卷目内容:卷一:谱序、敕书、祠堂记;卷二:传赞、诗、墓图、墓志;卷三:世系图(第一世至第廿九世);卷四:行传(第一世至十六世字行);卷五:行传(第十七世至第十九世);卷六:行传(第二十世至第二十一世);卷七:行传(第二十二世至第二十三世);卷八:行传(第二十四世至第二十九世)。
本支排行字为:英淳百千尚 仁义礼智信 富贵荣华满 福厚瑞祯祥 忠孝开天盛 箕裘衍祚长 云礽相继述 余庆永蕃昌
本支名人:宋绍兴年间丞相陈康伯。
陈康伯(1097—1165),字长卿,信州弋阳人。一说港口南山人。生于宋神宗绍圣四年,卒于孝宗乾道元年,年六十九岁。宣和三年(1121)进士。历任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太常博士、枢密院大计议官,泉州、汉州知州,吏部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绍兴八年(1138)任枢密院大计议官和户部司勋郎中时,秦桧当国,他对秦桧没有任何请托,从不附和。绍兴二十三年任吏部侍郎时,对当时官员中的过失,他敢于揭发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在一次奏章中说:“节用宽民,凡州县取民无艺,许监司互察,台谏弹劾。
并兼礼户部,乞约岁用会入,储什之一二备水旱。”同时提出秦桧当政时“乱捕乱杀,大兴监狱,不实的人和事,含冤的官吏无论是死了的还是活着的,均应平反昭雪”。
绍兴二十九年,官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下平章事,绍兴三十一年三月,任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时,金兵南侵,朝中不少人主张降金议和,劝高宗去浙东、福建,高宗降手诏:“如敌未退散百官”。他坚决反对,烧掉手诏,进朝规劝皇上:“闻有劝陛下幸越趋闽者,审尔大事去矣!盍静以待之”。坚持要高宗亲征,下诏抗金,采石一战打败了金兵,稳定了南宋朝廷。
隆兴元年(1164)告病还乡。隆兴二年八月,金兵又南侵,淮河平原人心惶惶,都盼他再来当宰相,主持抗金,孝宗下了手札,派使者来召,再拜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章事兼枢密使,进称鲁国公。亲戚故旧见他有病,建议辞官不去,他说:“我大臣也,现在国家危急,应当带病赴任,帮助朝廷抗击金兵”。同年冬,金兵退,他在京病重,卧床不起。乾道元年(1165)正月,在京病逝,不久,归葬县新政乡九龙岗(元代划归铅山县)。其遗著《陈文正公录》入《四库全书》。
珍贵史料有:明宋濂《太竭孝子传》、黄溍《庭芝处士传》、明苏伯衡《好谦处士传》、戴良《孝子太竭公传》、元柳贯《经历怀忠公赞》、梅执礼《宋进士文豹公赞》、陈亮《袁宗侄孙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