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亲情”,为何被人抛弃?原因有三,很现实

01

曾有社会学家说过,当信息社会完全取代了农业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会趋于平淡。

当人处于农业社会的时候,由于环境封闭,人员流动速度较慢,所以人情关系会较为浓厚,家族的亲缘关系也会较为长久。

农业社会的特征,也就这么四个字,安土重迁。

当社会逐渐迈向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一切的情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口流动加快,封闭的环境被打破,所谓的“安土重迁”习惯也成为了历史。

如今的我们,如果可以选择,绝对不会留在农村,而是去到大城市打拼。哪怕大城市离家有上千公里的距离,也不在乎。

这个时候,快速流动的人口,便催发出了快速变化的“人情关系”。这种“人情关系”,不仅包括了日常的人际关系,还包括了家族成员的亲情。

当代人的“亲情”,仿佛没有以往的“亲情”那么纯粹了,而是多了一点复杂,多了一丝易变,更多了所谓的背叛。

为何如今的“亲情”,会被扭曲,会被我们所抛弃呢?原因有三,很现实。

02

原因一:逐渐物质化的观念,影响了人们的亲情。

曾有作家写道:“当人类社会只剩下物质,而缺少了人之感情,那这个社会还剩下什么呢?”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如今的自己只为了钱财名利而奋斗,眼中根本没有感情可言,这真的是我们的本意吗?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在金钱物质面前,根本没有对错可言,有的只是自己的自由选择罢了。

曾有这么一个“北漂”的中年人,他在北京奋斗了十五年的时间,可他回老家的次数却不超过三次,甚至连过年也选择在北京加班。

后来,他也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虽然他特别遗憾,也埋怨过自己,但他还是认为,赚钱最为重要,没钱的话,自己也就活得不幸福了。

像这样的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他们宁可拥有金钱,也不愿意珍惜与父母的亲情。在他们看来,钱财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功名利禄,而失去了一定的“亲情”追求时,那这样的人,跟只会赚钱的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

也许,在金钱物质面前,大多人都是它们的奴隶。

03

原因二:人性的逐渐变坏,影响了“亲情”的发展。

雨果在两百年就感慨,人类就是无尽黑暗,且无尽光明的生物。

当人类期望善良的时候,那人类就会变得无比光明。相反,当人类满心诡计,满心贪念的时候,那人类就会变得无比黑暗。

很遗憾地说,如今的世道人心,已然走到了一个“黑暗”的境地当中。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利益”,而没有了所谓的感情。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只有“你死我活”,而没有相互合作。

哪怕在家庭中,不孝子女和做作的老人越来越多,而那些孝顺善良的人却越来越少。这,就是当下的现实。

试想,当“雷劈真孝子,财发狠心人”成为了现实时,那又有谁会孝顺,又有谁会善良呢?

当人们变得不再孝顺,变得愈发绝情之后,那亲情不就愈发“式微”了吗?

有些重视亲情的人,他们为家庭奉献了多年,却被人指责,落得不幸的下场。有些重视人情的人,他们对亲朋好友特别无私,可最后换来的,却是被人欺辱的结果。

人性逐渐变坏,世道逐渐冷漠,这就是时代的悲哀。

04

原因三:吃力不讨好,成为了“家庭”的常态。

古时候,为何孩子孝顺父母,父母也对孩子特别好呢?因为他们的内心都特别纯粹,把亲情当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且,他们的付出都是“相互”的。

孩子有照顾父母的责任,而父母也有体谅孩子的义务。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奉献,那亲情就能够长长久久。

如今的情况呢?孩子为父母奉献,父母便认为这是孩子理所应当要做的事儿。慢慢地,双方的矛盾就被激发了出来。

或者,父母为了孩子而付出,孩子还是认为父母不好。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会降至冰点,家庭关系将愈发冷漠。

有句话说得好,付出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某个人的付出得不到回报,那他就会对亲情产生怀疑的倾向。最后,一切的不幸就会发生。

当吃力不讨好成为了常态,那忠诚付出就成为了罪过。

在心理学当中,有这么一个观点,人类只为有价值的事物付出,而不会为了没价值的事物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人,越来越现实。家,越来越淡漠。感情,越来越虚伪。到最后,一切的不幸,都由我们自己来承担。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