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肠炎 | 脾胃气虚阳衰、阴液亏虚该怎么治?

导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在中医看来,病位在脾胃,其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脾胃的功能,其中就包括脾胃的气血阴阳的虚损,那么该如何用药治疗?学习一下徐景藩教授的经验吧!

徐景藩教授为著名脾胃病专家,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肠炎潜心研究,疗效甚佳。下面就其脾胃气虚阳衰、脾胃阴液亏虚的治疗做一介绍。

1

脾胃气虚阳衰,

健运温阳据证治之

慢性胃、肠炎兼病者,一般以脾胃不和证候占多。

由于脾胃气虚,和降失司,运化无力,治当健脾和胃,理气助运,如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即是基本方。具体用药时应据证加减,如气虚及阳、肾火不足,当佐温肾;胃阳不振者,宜祛饮温中。

健脾益气,兼护其阴

黄芪甘温,升阳补气,能改善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故对一般脾胃气虚证候,常可据症选用。凡脘腹疼痛不堪,舌无厚腻苔、舌质不红(剥)者,均可随症加入。

山药甘平,健脾益胃,补气养阴,补气而不滞气,养阴而不滋腻;配黄芪则增强健脾之功而又兼护阴,对慢性胃、肠炎兼有溃疡之脾胃气虚证,尤为相宜。

助胃消谷,当是关键

增强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是治疗慢性胃肠炎的重要措施。故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必须随证酌加消食助运之品,不一定要出现食滞中阻证候时才用。

如谷麦芽、神曲(或建曲)、山楂等均为常用配药。

又如炙内金,助胃消谷功用最佳,对胃酸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适应证较广,不仅如此,该药尚有化瘀消坚及强壮作用,常用久服没有副反应。

温肾助阳,止其泻利

凡症见便溏次多,甚则完谷不化、腹鸣、畏寒、神怠、脉细,甚则面肢微肿,腹部膨胀者,显系脾病及肾,火衰不能暖土。

此类患者不仅肠炎较重,也常导致胃炎加剧,两者又相互影响。

治疗当重在止利,健脾温肾和胃,常用方如附子理中汤,四神丸,重者配真人养脏汤加减。

徐氏经验,常于健脾温肾药中加益智仁,此药兼顾胃、肠,温肾摄涎,提高肠管对水分的吸收功能,服后可使粪便中水分减少。

四神丸中补骨脂治泻作用最好,一般用量为10~20克,加入少量黄连以反佐,比为7.5:1,如此配伍,治泻功效尤著。

此外,如附子理中汤再加肉桂,或桂附同用,也可加入少量黄连;配用苦辛而平的仙鹤草15~45克,止泻功用更佳。待便次减少,粪渐转稠,巩固5~7日,再随证调治。

消其痰饮,振其中阳

不少胃肠炎慢性病人主诉兼有眩晕,脘腹部漉漉有声,这是中焦痰饮的症状表现,胃中痰饮盛者,可兼呕吐。

肠中痰饮盛者,下利次数多,便中粘液较多,肠鸣而痛不甚,诚如前人所称“痰泻”。对此类患者,当以消痰饮为要。

欲祛其饮,常用温药,并须利其小便,宜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汤等方。

徐氏常用桂枝、炒白术、泽泻、茯苓、法半夏、陈皮、煅赭石、炙甘草、干姜(或高良姜)等药,泽泻应重用25克;脘腹畏寒较著者,酌加桂心。

辅以外治,调畅气机

可用丁桂散(丁香与肉桂等分),置少许于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外贴胶布1~2层,使药物经皮肤吸收,利于改善症状;亦可再加灸治,以艾条在上述胶布外温灸,调畅气机,效果颇好。

2

脾之阴液亏虚,

甘凉甘酸佐以气药

病久由于气虚及阴,或因素体阴虚,或因湿热久蕴耗阴,以致出现脾胃阴虚之证。舌质红或光红,胃纳甚少,胃中嘈杂,大便或干结难解或溏泄而量少次多,形瘦无力,脉细或细数。阴伤甚者,一般预后较差,调治颇为棘手。

一般宜投养阴之剂,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阴虚多兼气虚

胃肠炎久病,必然损伤脾胃之气,因而症见阴虚而实质上每兼气虚。故于养阴方中必须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但须补气而不滞气,健脾而不使过温。

徐老认为,一般以怀山药、太子参二药较好,补脾益胃之力虽不强,但能兼顾气阴,补而不滞,清而不凉,实为健脾养胃佳品;又如夏季病发加重,神怠、脉细,或伴低热者,太子参尤为适宜。

如气虚显著,必需用黄芪、党参者,宜配以白芍。

药以甘凉为主

慢性胃肠炎之脾胃阴虚证,一般每多胃阴先虚,故药以甘凉濡润为主。诚如吴瑭所说:“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所立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均为甘凉养胃之常用方。

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天花粉之类,甘能入脾胃,凉而不寒,不致滞碍脾胃中气;养脾阴,如扁豆、莲肉、山药,随证而兼筹并顾。

甘凉为主,配以甘平,若再佐酸味,既利于滋阴敛液,又兼能化生阴液,利于脾胃阴虚的恢复。

养阴配以理气

脾胃阴虚者,津液不足,胃中失濡,胃气不和,常兼气滞,故病人常有脘腹痞胀,得嗳气矢气则舒等症,应于甘凉濡润方中,佐以理气而不致伤阴之品。

疏理胃气,如佛手片(或花)、橘皮、砂壳、枳壳之类;兼肝郁者配绿萼梅、合欢花、广郁金;脘痛甚者配用娑罗子;腹痛隐隐,气滞不畅者,加煨木香;夹湿者佐以厚朴花、炒薏仁、冬瓜子、法半夏、佩兰等。

此外,对慢性胃肠炎患者除汤剂以外,可配用散剂:随证选用药物研极细末,适量分次吞服,或加温开水调成糊状服,也可用药粉加米粉1~2倍,加水调匀,文火煮熟,入少量白糖服之,药食相兼,益脾胃,疗病损,护胃肠之膜,实为方便有效之法。

(0)

相关推荐

  • 【李振华:论治胃肠病】

    【李振华:论治胃肠病】

  • 中医科普脾胃虚弱怎么办

    有朋友咨询脾胃虚弱怎么办?脾胃虚弱,中医的调理原则就是虚则补之,但是我们要根据脾虚在何处针对性的去用药.如脾胃气虚则需要健脾益气,如果是脾胃阳虚,则需要温阳健脾,如果是脾胃阴虚,这需要滋补胃阴,和胃润 ...

  • 全是干货:治疗这些疾病加上点甘松,效果会更好

    全是干货:治疗这些疾病加上点甘松,效果会更好 甘松,何许人也? 为败酱科植物甘松和宽叶甘松的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收,愉秋季采者为佳.采挖后去净泥沙,不可用水洗,以免损失香气.除去残茎及须根,晒干或 ...

  • 小儿不想吃饭常用方

    又称为小儿厌食,指小儿不思进食,厌恶摄食的一种症状.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有关于小儿厌食的中医治疗方法,小编做了以下总结~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可以分为这几个类型,证型如下: 脾胃气虚 表现:不思进食,食量 ...

  • 北沙参运用 郑邦本

    北沙参你真的会用吗?看看名医如何应用本药 杏林足迹 2020-03-21 二 郑邦本运用北沙参临床经验 郑邦本临床使用人参非常慎重,处方中第一味药常用北沙参.郑老认为,北沙参其形细长,质坚疏密:其味甘 ...

  • 消化科主任:调理脾胃的10种中成药,对照...

    消化科主任:调理脾胃的10种中成药,对照吃,效果奇佳,收好备用 1.脾胃虚寒,手脚冰凉--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 临床用于消化系统(胃炎.肠炎.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循环系统(室性早搏 ...

  • 高血压肾病,慢性的肠炎

    [中医入门]参苓白术散,为什么是个好方子? 蒜瓣兄弟 1周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光明远 ,作者张宝国 今天聊一聊参苓白术散这个方子,它出自<太平惠民合计局方>,作用是益气健脾渗湿和胃止泻,它治 ...

  • 脾胃虚弱湿气重,健脾祛湿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丸的区别

    大家好,我是雷师兄.好多网友经常看我的视频都知道什么叫脾胃虚弱,什么叫湿气重,很多朋友会自己去药房买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如说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什么的. 但是好多网友说还是分不清楚,有 ...

  • 24节气之10夏至:大而至极,阳衰阴生

    夏至 (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 ...

  •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肝胃不和,中医分四类证型辨证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下述四型: 1.脾胃气虚(或脾胃阳虚) 胃脘隐隐作痛,病势迁延不愈,食欲不振,纳少腹胀,嗳气,倦怠乏力: 或见面色不华或萎黄,手足欠温,大便溏薄,时泛清水,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 ...

  • 八月立秋:开始进入阳衰阴盛,接下来的90天,顺应天时驱寒补阳

    八月里,我们会见证一场由夏至秋的转折点:立秋. 而说起立秋这个时节,此时间的天地阴阳二气开始进入了阳衰阴盛的环节之中,而阴阳倒置就难免出现身体难以平衡的问题,且此时又要面对一种因阴阳变化而产生的邪气,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少阴寒化证的阳衰阴盛证、阴盛格阳证

    同学们好,时间到了,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节课给少阴病开了一个头,少因病的病变设计到手足少阴心肾和肾经.由于少阴心是主火的,肾是主水的,而少阴肾呢又是人体的元阳元阴之根本,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的时候常常会 ...

  • 阴液亏虚胃火亢盛的口腔牙龈肿痛症状

    玉女煎有熟地黄.麦冬.知母.石膏.牛膝组成,治疗阴虚胃热证,凡是阴液亏虚胃火亢盛的口腔牙龈肿痛症状,用玉女煎加减治疗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胃阴不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胃火亢盛,胃火上升头面,阴不制阳, ...

  •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阴液亏虚所致肺痿,仲景麦门冬汤

    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大部分都对于症状以及具体的病机或是病因有着明确的定位和阐述.但其中却有着两条条文,只是对于病位有着一定的定位,其中一条便是"诸痿喘呕,皆属于上&quo ...

  • 【徐景藩:慢性胃、肠炎的脾胃及肝和胃肠湿热证候的治疗】

    徐景藩教授为著名脾胃病专家,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肠炎潜心研究,疗效甚佳. 徐氏认为慢性胃肠炎病位当以脾胃为主,且可旁涉肝.肾二脏,病机往往虚实相兼,并据此形成了辨治慢性胃肠炎的诸多方药. 下面就其脾胃 ...

  • 【徐景藩:慢性胃、肠炎/脾胃及肝、胃肠湿热】

    学习徐景藩教授对于慢性胃.肠炎的脾胃及肝和胃肠湿热证候的治疗. 徐景藩教授为著名脾胃病专家,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肠炎潜心研究,疗效甚佳. 徐氏认为慢性胃肠炎病位当以脾胃为主,且可旁涉肝.肾二脏,病机往 ...

  • 慢性胃、肠炎 | 脾胃及肝、胃肠湿热,怎么治?

    导读:今天学习徐景藩教授对于慢性胃.肠炎的脾胃及肝和胃肠湿热证候的治疗. 徐景藩教授为著名脾胃病专家,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肠炎潜心研究,疗效甚佳. 徐氏认为慢性胃肠炎病位当以脾胃为主,且可旁涉肝.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