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68
●鸟嘴谱
看这嘴:上下交叉。尖端或向左,或向右,上片再向下,下片再向上。交嘴鸟像我们喝交杯酒,但它交叉的是嘴。这一异常处,似“鹤立鸡群”。比之反嘴鹬,来得更前卫。我觉得我们人类类鼠嘴,青蛙嘴者相去甚远了。不足以出奇。
鸟嘴新意迭出,遂简谱如下:
形体说
几何图形。有三角形状。鸸鹋科是也。有圆锥体,鸡形目,是也。有似圆锥,却是张嘴圆锥大,闭嘴密封好的文鸟。有似圆锥,闭合有隙者,鹀也。有雀鸟综合鹀与文鸟之长,有圆锥形,还要密封好,端部再出于鸡的短,而尖。而鹈形鸟形也圆锥,变壮,变粗,前端或弯曲有钩,或尖直。边缘附加锯齿,如犬牙交错。似有意改造圆锥,着力于几何图形死板之突破,创意一隅,传统与革新有迹可循。
状物型。雨燕嘴似管状。几维嘴以圆筒为要。鸮嘴有钩。太平鸟,略显钩形。鸫呢,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钩嘴鵙嘴坚,末端钩曲,有略弯,大弯,弯如镰刀,弯如弓箭者。钟鹊嘴长而粗壮,嘴端常有利钩;啄花鸟嘴小,先端有细小锯齿。妙义最是喙如翻船的船嘴鹭,喝水的火烈鸟嘴似勺子,若镊子嘴的红运鸟,若荷兰人的木鞋似的鲸头鹳的喙非常有力,宽10厘米,够宽了。反嘴鹬,与一般鸟嘴来点反义,也算有趣吧,比楔子嘴钳子嘴趣多了一点点?
有附着物型。咬鹃鸟嘴基覆羽毛,覆不住“凸凸牙”。夜鹰则有须且长,嘴切缘具弧状垂突,像翻嘴唇。嘴基部被虹膜或须状羽掩饰不了。再强大,再弯曲。只是整体势态。鹎嘴形变化较大,须不去。伯劳嘴有须是利须。
合不拢嘴型。人有笑者合不拢嘴。鸟合不拢嘴与情绪无关。夜鹰,嘴有裂而阔,永远的合不拢嘴;佛法僧目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具盔突,盖均为索腭型,类似手术添加鼻子。阔嘴鸟喙短,宽,平,端具钩,裂嘴齐阔。隼科嘴先端两侧具单齿突,似有虎牙也,但非狐假虎威,恶毒当真。
复杂结构型。鹱嘴复杂,锐利非凡。鸽嘴端则膨大而具角质,素食派也。
简单型:嘴细长,直而端,如针。简单范本;鸻形目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有些变化了;形目嘴强如凿,简单一直,适于凿木。加力了;短嘴旋木雀科以嘴短命名。不过剑走偏锋的剑喙蜂鸟那剑一样的长 嘴,简单不,我说,表面这样。
色系说
单色嘴不少,杂色嘴不缺,变色嘴也有。如白腰雪雀,夏季黑色,冬季黄色。总感觉有些色彩是配发给温婉的,有些色彩则是只给凶悍的。
食谱说
鸟嘴与人嘴最大的不同,在于鸟嘴型与食物有关,食荤派,多为利嘴,力度为基本功。食素派,多为巧嘴,细微之处可入。杂食派介乎二者之间,有一点中庸之道。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二鸟为之怪。鹈鹕,嘴有几个要素:宽,直,长,尖。两片嘴,若筷子。底色红黄色,均匀分布蓝黑色斑点。嘴下面一暗紫色皮囊,与嘴等长。兜食鱼类时,可伸缩自如。似嘴的保险箱。似第二胃。平日休闲时,皮囊“瘪三”状,待要捕鱼时,皮囊口开,似鼓风机开启,迅疾扩大,喙开,水出,鱼囊括其中,收口。“战略储备库”似的。嘴有这个附件式“陪嫁”,至少一周不惧饥荒。这是嘴最有实力的补品架构。火烈乌。下喙具深沟,上喙呈盖形,边缘着疏朗有致锯齿与细毛,倒置水中,似有磁性的分拣筛,快速吸水滤水,食物留喙里。有研究表明:它“先把长颈弯下,头部翻转,一边走一边用弯曲的喙向左右扫动,触摸水底而取食。”吃相也是有怪癖的。
附录:
●有职务的鸟嘴
鸟嘴是“四大阴帅”之一,管理天上鸟类动物亡灵之冥帅,另有豹尾、鱼鳃、黄蜂分管陆上兽类,水中鱼类,地上昆虫。不知为什么。除黄蜂是全身管理外,其余均为身体一部分管理。
——有职务的鸟嘴是民间传说。
动物中比如说八百斤的母猪,七百斤的嘴。诤言的人是乌鸦嘴。爱叨叨的人,被说成鸟嘴。还有“你看他,全身都烂了,只留下嘴了。”
——这样的嘴是传言。
比较起来,能对应出一种看法,一种理念,一种态度。就像有的人身体一部分就决定自己命运了。
●能伸缩的舌头
太阳鸟,管舌鸟,吸蜜鸟,三鸟的舌头能伸缩,是比较奇特的。太阳鸟,舌呈管状,尖端分叉;管舌鸟,舌头呈不完全管状,尖端细裂具刷毛状;吸蜜鸟舌尖端呈刷毛状。这些都是嘴里的架构。非专业是不易见的。
表面呢?吸蜜鸟嘴细长弯曲;太阳鸟,嘴细长下弯,嘴缘先端具细小的锯齿;管舌鸟部分类似前二者,部分嘴为短锥状,甚至短如鹦鹉。
它们都喜欢花蜜,因为有这样的条件和优势。只是管舌鸟嘴型多样化一点。故适应不同的食物。因此,食谱也丰富了。
它们都有伸缩性的舌头,有时候用,有时候不用。很多虫子看不出来。
●鸵鸟的嘴
我以为鸵鸟嘴峰短而平,尖端为扁圆状;美洲鸵鸟嘴峰部细长。无特殊观瞻处。不过它们颈长而灵活,腿也长而有力,视力出奇。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猛禽,没有靠一张嘴。
●挑出几张嘴
巨嘴鸟身体与嘴比例极为失调。嘴如巨镰与刀把似身体几乎同粗。容易让人误解嘴为负担。其实不然。嘴体积大,重量不大,大于其外,空于其内,缘具锯齿,尖端逆钩,如钓鱼钩,极尽灵巧。色也迷人,黄色为体,紫色些许着上喙。或者浅红色为体,着大红线,黑色小圈。——按这个标准,为最大的嘴。
蜂鸟嘴若绣花针。小。巧与身体匹配。----以这个标准,为最小的嘴。
双角犀鸟嘴与鼻子形仿佛。是不是嘴不是嘴,鼻子不是鼻子呢?或者,像归像,嘴还是嘴,鼻子还是鼻子。
我挑出的几张嘴,也只是挑出鸟儿身体一部分,也只是挑出鸟儿的一部分。或者是挑出我能掌握的一部分,我已经熟悉的一部分。
——我看到的鸟儿,往往只是看到鸟儿的一部分,或者一只鸟粗略的一部分。
●长尾阔嘴鸟的色彩
一张嘴有三种色彩。大体为绿色,上片尖为蓝色,下片尖为黄色(尖尖,不大的)。这几个色彩相对应的联系区域比较的妙。嘴可能及脚,因为不真枪实弹地啄,故脚友好似的绿色。虹膜有绿色,还有淡灰色。且,非无规律的绿或者灰。我想是有原因的。黄色尽管可以排上重要区域。不过,喉,脸,都是一个小的体位。蓝色最为上位。楔型的长尾巴,头顶的蓝色小点斑,两翼的蓝色斑块在黑色中一样抢眼。
这些色彩还可以移动。嘴到哪里就点缀哪里。宛如要加强或者突出哪儿的色彩。而固定的距离处,因为一些色彩的移位,态变,则组合出不一样的色彩区。身子动一动,头摆一摆,脚在树枝上,再有树叶配置。似乎一番不经意的布局,幻化出怪味的境界。如再有一声数声哨音,视觉的听觉的境界,原来是这样互动的或者感应的。这样想了,一个观鸟人,会以为那只鸟出林子了,是从林子中的收获。那只鸟回林子了,是把一种情感密封好藏到一自己能看到的枝桠上,即便有其他的鸟,混淆也是有成就感的
作者简介:
一只鸟儿,有一部分
是陈瀚乙
一百只鸟儿,有一只是陈瀚乙
一万只鸟儿,有几个陈瀚乙
鸟儿会这样看
鸟儿中多一个陈瀚乙
我不这样看时
人群中少一只鸟儿
——陈瀚乙
警察
业余观鸟,致力鸟生态文学创作
鸟专题生态文学专集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