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肺疾病小结(四)
来源: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弥漫性肺疾病小结(四)
其他弥漫性肺疾病
一、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定义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为肺部罕见病变,主要见于年轻女性, 不典型平滑肌细胞增生与肺内囊状改变为其特征。
主要病理表现
肺实质内囊性间隙伴相关胸膜下肺气肿。 肺间质不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多灶性异常增生。病变可累及肺静脉, 伴发肺实质内微小出血造成的肺淤血; 累及支气管血管束, 伴发有肺内气体滞留,累及胸导管与腹膜后淋巴管, 则可破入胸腔, 形成乳糜胸。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逐渐出现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困难(与肿损害的程度相关) , 咳嗽与胸痛。
影像学表现
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圆形薄壁囊状影, 直径为1~2cm, 形状均一, 囊内见不到血管影, 气胸(50%), 肺门、 纵隔与隔脚后淋巴结肿大(40%), 单侧胸腔积液(1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常为双侧。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右上肺右侧包裹性气胸(A),萎陷的肺内及两下肺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类圆形薄璧囊状影
①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
②囊性支气管扩张等。
二、肺泡微石症
定义
肺泡微石症为一种罕见的慢性肺疾病,以广泛肺泡内钙化为特征
主要病理表现
镜下见肺泡内充盈典型同心圆板层钙球体, 其化学成分与骨的矿质相似。 微石以胸膜下,小叶间隔旁、 支气管血管束结缔组织为著, 其间隔并不增厚, 但沿间隔旁的肺泡腔均充盈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症状常不明显 , 随病程发展可出现气急、 咯血、 发绀、 忤状指, 气胸和呼吸困难
影像学表现
X线片表现为双肺对称性透光度下降, 肺纹理显示不清, 可见多发微小钙化, 以下肺野表现尤为明显。 CT表现主要为钙化性微结节,磨玻璃影。 HRCT显示结节可融合, 形成线状, 多边形网样, 内见多发微结节样结石影。 钙化结节位于胸膜时表现为胸膜或叶间裂的不规则增厚伴钙化
肺泡微石症
A:双肺对称性透光度下降,肺纹理显示不清
B、C:两下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透光度下降,沿胸膜、叶间裂及小叶间隔出现大量不规则钙化
肺泡微石症
A:双肺对称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 以前段为主, 伴小叶间隔增厚, 其内隐约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
B:反片更清楚显示胸膜下钙化性微结节, 左肺钙化结节融合形成扭曲的线状高密度影
主要鉴别诊断
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极具特异性, 可根据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直接进行定性诊断。
三、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定义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为一原发性疾病, 其特征为肺内异常聚集的嗜酸细胞。
主要病理表现
嗜酸细胞与巨噬细胞聚集, 填充含气间隙, Ⅱ型肺泡细胞增多, 间质内嗜酸细胞增多。肺泡内聚集的嗜酸细胞内常含有坏死灶,即嗜酸细胞脓肿。巨噬细胞与肺泡细胞有典型的致密嗜酸性胞质。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疾病的发病隐袭, 诊断前症状至少已持续2~3个月。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80%~90%)、高达40℃的发热(80%~90%)、 呼吸困难、体重下降、 盗汗与不适。约50%的患者伴有或以前有哮喘病史。
影像学表现
多发实变区伴非肺段性分布, 单侧或双侧片状分布, 主要为上肺;磨玻璃样高密度影改变, 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伴光滑的间隔增厚(碎石路征),边界模糊的结节状阴影, 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见肺不张表现。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两肺多发边界模糊的斑片状实变影及结节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及支气管扩张
主要鉴别诊断
①机化性肺炎
②缓慢吸收的细齿性感染
③药物毒性(胺碘酮引发的肺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