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英雄已去,浩气长存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小名云孙,字宋瑞,道号浮休道人。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参加殿试,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写下“自强不息”四个大字,被主考官和皇上亲自点为第一名。
公元1275年,元军渡江沿长江东下,宋朝守将很多都投降了,宋朝危在旦夕,文天祥散尽家财,组织起义军五万余人,起兵勤王,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口号进行反元斗争。
在驰援常州(今江苏境内)时,孤立无援,淮将张权见危不救,最终失败,退守余杭(今杭州西)。
公元1276年,上书请求与张世杰一道,与元军背城一战,宋朝不允许,奉命到元朝大营议和,激怒元朝丞相伯颜被扣留,押解北上的途中逃脱,经海路逃回温州。
这年十一月,进军江西失败。
公元1277年(景炎二年)五月,在各地义军的支持下,再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击败元军,随后收复兴国、赣州、吉州等部分属县,最终因为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败退广东,妻儿被俘。
公元1278年(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及仅剩的六名随从,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吞冰片自杀未遂,被元军押解北上。
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过零丁洋》,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在押解至元大都的途中,绝食八日不死,被关押在北京府学胡同四年,屡劝不降,在狱中留下了《指南录后序》《正气歌》等传世名篇。
公元1283年1月8日(元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文天祥被押赴刑场,面向南宋首都临安方向跪拜,慷慨就义,享年47岁。
陆秀夫,负幼帝投海,浩气长存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盐城)人。与文天祥同科登进士及第。
公元1276年,太皇太后与恭帝向元朝投降,陆秀夫退守温州,立端宗为帝。
元军攻入福建,他们乘舟南下到广东。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端宗病死,陆秀夫于是立年仅八岁的卫王为帝,改年号为祥兴,陆秀夫出任左丞相,迁于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固守。
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坚持抵抗。
公元1279年3月6日,元朝大将张弘范率领水陆大军,攻破崖山。陆秀夫拔剑逼迫妻子与三个儿子跳海,随后背负年仅八岁的幼帝说道:“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然后用丝绸布带缠绕身体,腰上挂满黄金玉玺增加重量,纵身投海殉国。
从明朝初年开始,在广州市、崖山等地,陆续建有三忠祠,纪念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直到今天,崖山的古建筑还在,石山镌刻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田汉书写的“陆秀夫负少帝殉国处。”
张世杰,掉海溺死,可惜可叹
张世杰,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行伍出身,因战功升任都统。元军逼近临安时,他和文天祥主张力战到底,被丞相陈宜中阻止。
次年临安失守,他率军由海路至福建,与文天祥、陆秀夫等一起坚决抵抗,失败后,仍率水军在广东沿海坚持。
后来与元朝将领张弘范在海上决战,兵败突围,遇上台风,掉入海中溺死,可惜可叹!
参考资料:《全历史》《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声明:想要了解更多故事,请向原作者购买原版图书;相关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