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观英滩《渔溪王氏族谱》谱序摘录
威远观英滩《渔溪王氏族谱》谱序摘录
(一)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庐陵欧阳修序
熙宁三年(1070),岁在庚戌十月初吉,予坐“六一堂”【1】,适长沙之湘东,有文学士曰王永贤者来谒,出其谱,屬予序之。且曰:“吾王氏系出琅琊王之后,其族显於真定,而支衍於江南,彯华缨、鸣佩玉者,累世不绝,匪直万庄君已也。”予揭阅厥谱,良非虚也。又曰:“吾宗人,家于湘东者不可指数,其初一本也,源流而末益分。于是乎,有期功之属焉,有缌麻之属焉,有袒免无服之属焉。世之薄者,于其疏属眎若涂人,由无谱以稽之也。使有谱焉,等而上之,则出于一本。旁而推之,则分为群支。虽百世之远,而祖考不忘、宗族不散,尊祖敬宗之心将油然兴矣!此吾谱所以作也。君其为我序之。”
予惟族谱之作,所以推其本、联其支,而尊尊亲亲之道存焉。世之谱其族者往往有之,然诞者上推古昔以为博,夸者旁援他族以为荣,不几于诬其祖乎?今王氏之谱,据其所可知而不失之诬,缺其不可考而不失之夸。推其祖之所自出,有尊尊之义焉。详其族之所由分,有亲亲之义焉。其得古人作谱之法,而有合於东晋孙氏之谱矣乎。文学如王君:心津津乎循理,而文浸浸乎跻华,则夫亢宗昭祖,而光启后人,盖有日矣!昔汉名儒系谱以贤传,唐宰相系表以贵传。斯谱也,安知不若昔之贵且贤者,而并传欤?
宋熙宁三年【2】庚戌孟冬月(十月)朔日(初一)谷旦。
大清乾隆壬子(1792,乾隆五十七年)重刊。
陈廷德敬录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题记:本序文录自威远观英滩王氏收存的湖南衡阳《渔溪王氏族谱》首卷(册)。威远县观英滩镇王氏,宋时其先祖王万庄,由北直真定迁湖南衡阳渔溪(今衡南县)。清雍正二年(1724),其先辈王朝宾携长幼二子及家眷,由湖南衡阳渔溪迁蜀,落业威远观音滩,耕读传家,支脉繁衍。此支王氏原乡地族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刻《渔溪王氏族谱》(木刻本)后,由族亲将“天字”八号和九号谱送入威远,传承至今。此王氏谱共十九册(卷),其中首册(卷)为谱序、艺文等,册(卷)一至十八为世系。谱载渔溪王氏字派如下:
志定绍万载,邦永思卿德。宗原仕伯正,文世大梦宁。
朝端启嘉庆,俊秀继芳诚。一元余运会,安本乐宽平。
千亿传先训,显扬美集英。昌隆才自贵,顺迪福常盈。
念祖敦仁让,崇儒肇令名。楚南开盛典,远荫卜光亨。
注:
【1】六一堂,为欧阳修(1007-1072)晚年的堂号。取“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之意。
【2】熙宁三年,即1070年。网络搜索显示:在百度百科《衡阳渔溪王氏》词条中,收录有《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庐陵欧阳修序》一文,除文中作序年月为“嘉祐五年(1060)七月外”,其余内容与《渔溪王氏族谱》载文相同。搜索《欧阳修年谱》资料记载显示:“熙宁三年庚戌,公年六十四。……七月辛卯,改知蔡州。九月甲寅,至蔡,是岁更号六一居士。”。据此,笔者认为:威远观英滩王氏收存的湖南衡阳《渔溪王氏族谱》(1794刻本)中所收录的欧阳公谱序一文,其作序年月和文中涉及的“六一堂”内容,能与《年谱》所载熙宁三年欧阳公的活动前后呼应相符。即,熙宁三年七月,欧阳修改知蔡州,九月到达蔡州,设“六一堂”,更号“六一居士”,十月初一受托为《渔溪王氏族谱》作序,当日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