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婆都是狠角色:女人的金钱之道,比撩汉更硬核
《富婆都是狠角色:女人的金钱之道,
比撩汉更硬核》
Part.1
很多读者表示,相较于感情,我更想知道怎么赚钱。今天的文章没有风花雪月,就聊聊名利吧。我慢慢写,你慢慢看。
每次写情感文章时,有不少读者表示如今女性地位仍然不高,话语权不够,在婚姻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倡导女性不要去结婚。
在如今这个时代,男女性别都有特定的红利。你不能总是定格于性别缺陷,而忽视你所享受的红利。
什么叫红利?比如,如今要求女人有车有房的男人更多,还是要求男人有车有房的女人,更多?
女人常说,现在的男人也很现实,同样要看女人的物质条件。言辞中,好像男人这么要求女人,是一种特别不上台面的操作。
一定程度上讲,女人在这方面是有些双标的。但也不适合用对错去定义,这就是人性下的一种利己行为。
在男女都看物质的情况下,女性依然有性别红利。
女人没车没房,相较于男人,你在婚恋市场上被嫌弃的可能性较低。但男人若没车没房,在很多一线城市,可能连人都不是。
性别红利有,对应的性别缺陷也有。总不能因为你是女人,所有好处都让您占了吧。
对比男性,目前女性地位略低,这跟部分男权文化的后遗症有一定的关系。但相较于旧时的女子,我们这个时代的初始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更高的地位、话语权、价值、不是生来的馈赠。最起码,在这个时代,它不是。
Part.2
抱怨时代不好,怎么不抱怨自己非要出生于这个时代?我不是装圣母硬要女性豁达,而是抱怨时代,就像抱怨老天为什么今天要下雨一样,没有操作性,还徒增矫情。
我不否定如今很多女性的赚钱能力很强,但从整体数据来讲,男人依然占据经济第一。
女性觉得自己地位低,与其说是性别导致,不如说是经济导致。
不排除有一些经济能力强的女性服从于经济能力弱的男人,但这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比如性别是否觉醒,思维是否独立,情感是否健康。不能与前者的经济原因,一概而论。
很多女性看问题是片面的,我们要学习立体化思考。只要你严格自己的立体化思维,你几乎不会说出“我有个闺蜜,比男友有钱多了,但还是被吃得死死的,说明不是经济原因导致地位不平等”这种蠢话。
经济不如男人,但女人也别妄自菲薄。网络上有句话现在很火:我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
这句话用在男女问题上,也挺适合。女性独立的时间并不长,曾经的女人只有家务的概念,没有工作的概念。
我们才开始投入社会经济多少年?而男人可是从古至今都在自食其力。所以,我们如今略输,是时局决定的,不是我们天生能力较弱而导致的。
再给女人一些时间,经济地位或许会重新洗牌。
Part.3
现在的女人,在网络站起来了。独立宣言是一套一套的,情感标准是一条一条的。可你放眼到现实生活,站起来的女人多吗?光在网络上站起来,有什么用?
我无数次表达过,让女性真实地投入社会。为此,我毫不避讳地写过很多现实话题。
我告诉你,女人没钱很苦。你张嘴就杠:那我这种没钱的女人,就该去死了?
任何一个真实投入社会的人,都不会反驳“没钱很苦”这句话。你连这种苦,都不正视,你还谈赚钱?
很多人会给自己洗脑“贫穷不苦”:
我没钱,但我很健康呀——说得好像你永远不会生病一样。
我没钱,但我很快乐呀——18岁之前的快乐可能跟金钱没有关系,但18岁后的快乐,极大多数都与金钱相关。
或许有些人觉得,钱是独立的最大体现,但钱只是独立的门槛,还只是其一。
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你,怎么赚到钱?我们能分享的只是赚钱的思维、能力、技巧、信息……
还有一点很多人都不愿意谈,但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每一个想要赚钱的女性。
赚钱之前,都是需要交学费的。比如你学习时的培训成本、以及你创业后的亏损金额、都是学费。
Part.4
有读者天天想看女性要如何赚钱,她们都有一个通病,不知道如何开始,选什么项目。
现在的商业,本质是服务。除了产品本身之外,以后的商业竞争也是服务。
与其说我看好服务行业,不如说我更认同服务性质的商业模式。
有很多领域可以去服务。比如现在做培训的,从表面看是知识分享,但更多的是一种服务,服务于上课之人的某个需求。
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个小卖部生意很好。但业主需要购买大量生活用品及食物时,不会选择它。所以,它和超市其实不存在商业竞争。
平时家里差一些柴米油盐,居住在小区里的人,都会选择让小卖部配送。其一,不需要配送费,其二,更快更便捷。
它的盈利就是超市以及外卖无法覆盖的一些购买漏洞。这样的小卖部在很多小区都有,但我楼下这一家做得很不错。
初次送货时,老板会让业主添加微信,以后需要什么,直接发微信告知。虽然不是所有业主都会加微信,但从便利这个角度来讲,极大多数业主会觉得多个配送便利,也没必要抗拒。
加了微信之后,老板会主动提出来:你记得要屏蔽我的微信,我只是给大家送货而已。加微信,更方便于你们,但这又涉及您个人生活及隐私,需要尊重您的想法。
其实,很多业主加了对方后,都会自动屏蔽,不让他看自己的朋友圈。但人家主动提出来,多了一层服务专业性在里面。
而且他微信的朋友圈,没有任何私人信息,全是产品,非常条理化的服务微信。每天发圈的数量又很少,不会引起反感,只会让业主意识到,原来我还加了一个这样的号。
有一次我让小卖部送一瓶水上来,但我没有说要冰的还是常温,老板也没有问我。而是冰的和常温的,各拿了一瓶,让我选。
这个细节让人很舒服。我们年纪差不多,这老板是名校毕业,在500强工作了三年,后来辞职创业开小卖部。
一回生二回熟,还成了朋友。之后我问他,你送货时,不清楚客户需求,为什么不打电话问一问呢。
他的原话:我那会才开这个店铺,需要被业主认可。我巴不得业主出一些漏洞,好展示我的服务本质。你说要买水,没有说清楚温度,但我刻意没有问。因为问了,我就少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这个老板没想过要把小卖部做成大型卖场,他走小店铺的连锁形式,目前已经开设多家。大型卖场,有它的市场。而他的模式,也有市场。购物需求分为计划和临时,他就吃临时这碗饭。个人以为,这种漏洞补缺式的便利专业服务,或许在以后会越来越完整及普及。
Part.5
很多人开服装店,以为就是卖衣服。开餐饮,也认为是卖饭菜。大家的商业思维还停留在产品阶段,没有衍生出去。
当有产品又有服务性质的商业对你对博时,只有产品的你,毫无优势。
我有个闺蜜是做微商的,主要卖高端和低端女装,只是账号不同,但生意差得很。后来我试着给她出了一个建议,从服务着手。
每一个客户,都去建立一个信息卡。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大概年纪如何,之类一些基础信息。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判断,主动联系亲和力比较强且对你满意的客户,发出这样的信息卡,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专业与贴心。
话术大概是这样:我们为您做了一张资料卡,记录了您的一些需求和爱好,想更好的成为您的私人服务者。如果有判断错误的地方,您可以告诉我。
给客户看的资料卡,一定不要涉及隐私,这会引起顾客的反感。卡上的内容应该是这样的:她似乎更喜欢红色,偏爱套装,她是一个很精致的职业女性,魅力指数五颗星……等等。
体现服务的同时,把顺带把人家夸了一把。
很多企业都有客户信息,但没有把这个东西做到个性化,人性化。我建议闺蜜,你是做微商,但你不能只是跟其他人一样的微商。
你要让自己成为客户的私人配套之一,而不是一个整天只知道刷屏的讨人厌的冷冰冰的账号。
你可以分享服装,还可以分享搭配,分享色彩,分享每种布料的优势劣势。不要只说你的产品好,而是好坏都说,用坏去作证好的真实性。你的商业框架和格局十分重要。
同样不能因为有些客户购买低端产品,就区别对待。以前的商业是花一分钱,享受一分热情。现在的商业竞争,消费者巴不得花一分钱,享受十分重视。
从表面看,成本提高了。但成本又分金钱成本与精力成本。如果是金钱成本,比如人均消费50元的餐厅,的确不能为了满足消费者花一分钱想要十分舒适的心理,而大手笔装修成人均消费五百的餐厅。
但精力成本不太一样,它是动态的,灵活的,且不具备实际性金额的投入与亏损。所以,多用一点,没关系的。
Part.6
以前的服务只看是否热情和亲切,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周到。
我有过一些不好的消费经历,服务员很热情很亲切,但我不满意。因为不周到,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可她服务的姿态又没问题,你连毛病都不好意思去挑剔,只能在内心否定这个商家。
损失的不是顾客,而是商家。
现在的服务更倾向于个性化,新鲜化,人性化,你真能做好这个服务的精髓,就会发现,很多行业都能再活一次。
从古至今,行业说来说去,都是那几样。不一样的是,因为文化、科技、信息的干预,导致行业发生了一些升级。
在我看来,很多行业都可以做。选行业的确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手法去做。
如何选行业,取决于信息量。有些人成天琢磨做什么,可你信息量巴掌大,想半天都想不出来的。
每个人的想法、认知、选择、决定……之所以不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脑子里储备的信息量有差异。
信息量,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你的思维可以扩展到什么地方。而互联网时代最容易获取信息量,它是一视同仁的,你信息量匮乏,是你的原因,不是什么环境和时代的原因。
我不否定网络上有很多垃圾信息,但垃圾信息就没有用吗?任何东西的存在,背后一定是有商业在推动。谁让你只看垃圾了,你就不能去看看垃圾背后的商业链吗?哪怕你不做,你也可以多了解一点呀。
现如今,没有商业支撑的东西,是活不下来的。可笑的是很多人一遍鄙视商业,一遍又享受着商业所带来的文明与便利。
擅长赚钱的女人,没有一个不是心明眼亮的狠角色。谁若认为狠是浮于表面的凶神恶煞,那就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