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骨龠(笛)奏响德辅——古龠专家刘正国教授、于东波先生调研德辅博物馆史前礼乐之器

2020年11月3日——8日,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刘正国教授,南京民族乐团青年吹管乐演奏家于东波先生莅临德辅博物馆对馆藏史前乐器类文物进行测音、复制及复制品演奏等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于东波先生(左)、刘正国教授(中)、王冬力馆长(右)与馆藏制龠定孔器合影

刘正国教授与馆藏石埙合影

刘正国教授与馆藏制龠定孔器合影

刘正国教授、于东波先生、王冬力馆长与馆藏陶鼓合影

测音并复制兴隆洼文化骨龠

测音兴隆洼文化石埙

测音并命名兴隆洼文化一孔玉龠

测音记录

陶埙测音

刘正国教授、于东波先生对德辅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测音研究工作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两位专家废寝忘食,兴致勃勃。远古文化与艺术的碰撞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和磅礴的能量,激越清扬的古龠之音仿佛穿越了八千年的时间与空间,声声入耳,激荡灵魂,引发人们对远古时期礼乐祭祀的深入思考。德辅博物馆在此前的馆藏史前乐器类文物研究中,也受到了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亲自指导。鉴于刘正国教授、陈秉义教授、于东波先生在音乐考古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在音乐考古学术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新石器时代古龠领域的突出研究成就以及对朝阳市德辅博物馆史前音乐考古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特敬聘为德辅博物馆史前音乐考古方面的研究专家。

为了寻找古龠与北方史前文化之间更多的共鸣,于东波先生与王冬力馆长等一行人携带馆藏兴隆洼文化骨龠复制品考察了喀左鸽子洞遗址、东山嘴遗址、朝阳牛河梁遗址,当踏足北方史前先民们曾经生活祭祀的圣土,并吹奏原创古龠曲《诸神的踪迹》之时,仿佛能聆听到几千年前的祖先们的呐喊,触摸到远古时代祭礼之音有力的脉搏,磅礴震撼之感直击人心。

考察团队合影

德辅博物馆馆藏文物定级文件

《德辅典藏》相赠留念

刘正国简介

刘正国,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应聘中国音乐研究所任《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副主任,曾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奏员、硕士生导师。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国家专利乐器“九孔龠”、“七孔笛”的发明人。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早年习笛,曾首创笛子的卡腔双声和弦奏新技法,代表性笛曲作品有《巢湖泛舟》(华音曲库里有詹永明改编演奏的此曲,曲谱详见《中国竹笛名曲荟萃》),《新编小放牛》等。自90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古龠的理论研究和乐器开发,创制有“九孔龠”(国家专利)。

在多年的笛龠演奏过程中,他练就了空管吹律这一绝技,可在一根不开任何音孔和吹孔的自然空筒上吹奏出一连串的自然泛音和旋律、甚至演奏出完整的乐曲。即便是一张普通的纸当场卷成一个筒,也可演奏出完整的优美动听的乐曲。

近年来,他教研并举,先后获得“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刘氏九孔龠简介:

“龠”是一件被公认为久已失传了的我国上古时期的重要吹管乐器,刘正国老师多年致力于中国古龠的理论考证和乐器的开发,不仅从理论上考定了“龠”的真实形制为“斜吹”,更从乐器实体的开发上创制出了一种新颖的“九孔龠”(获国家专利),还躬身诉诸舞台,使失落久远的古龠文化得以重新彰显于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被海内外众多媒体评价为“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开当代古龠演奏艺术之先河”(香港《大公报》)、“使断响千年的古龠又重续香火、再现辉煌”(台湾《省交乐讯》)。

2009年11月21日,刘正国九孔龠首奏音乐会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隆重举行,音乐会的艺术顾问由中国竹笛一代宗师陆春龄教授担纲,特邀台湾琴园国乐团的林谷珍先生担任导聆,特邀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戴路青先生担任指挥。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先生、笛子泰斗陆春龄教授、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时白林先生分别为音乐会题词。整场音乐会的乐队伴奏为上海师大音乐学院民乐团,特邀乐队伴奏为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中国国乐团。本次音乐会也是上海师大民乐团第一次在贺绿汀音乐厅的演出,他们的表演受到了各位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于东波简介

南京民族乐团青年吹管乐演奏家

先后得到王长庚、王洪波,著名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的精心指导,2019年拜学于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刘正国教授门下,学习传承贾湖古龠演奏。曾获江苏省首届笛子大赛成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听雨杯首届海内外笛子邀请赛专业组金奖第一名。

【原标题:八千年骨龠(笛)奏响德辅——古龠专家刘正国教授、于东波先生调研德辅博物馆史前礼乐之器 转自:德辅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