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尧II客家老行档——染布【客都原创】
“染布”,就是将穿了2—3年的衣服,重染上颜色,使它成为新衣服。
染布师跟“补锅头”、“教糖客”一样终日走村串巷去染布(城市里也有染布店,旧时称染布坊),染布师挑着染布担,边走边高声吆喝:“染布啊,染布……”
染布的工具是一只四方的洋锡桶,染布的颜料是化学品(俗话叫淀子),有红、黄、蓝、乌、黑等颜色,这类化工颜料,城市化工商店也有出售,有些人自己也会去化工店购买颜料,自己染衣服。
染布的工序比较简单,染布师将要染的布或衣服按一定的比例放上化学颜料(按主人要求的颜色),加上一些中性盐酸类的颜料,将四方洋锡桶放上一定比例的水,煮开(100度),加上染料煮,约1小时就可以把染的衣服捞起来晾干即可。染布虽然费用不贵,但当时百姓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很多人仍然难于支付,农村人便采用土的方法来进行染布——用野生的茨类(俗移植茨良),野生茨染出的布颜色是乌黑色,也有用狗爪豆(现在市场上有卖)染布的,狗爪豆染出的布颜色是蓝黑色,这两种染布的制作过程都是把“茨良”、“狗爪豆”捶碎滤水煮沸(100度),将要染的布料或衣服放进去约煮一个小时,然后捞起晾干即可。这些土方法染出来的布料或衣服很亮丽,经久不褪色。
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日日提升,走村串户染布的职业及土办法染布的情形已一去不复返了。
文:林作尧,(本文发表在2008年10月15日《梅州广播电视》)
作者简介:林作尧,自号桃源洞主(书斋),梅州市城北镇人,原广东梅州市岭东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梅江区(县级区)台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梅县客家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编《西河乡情》、梅州《嘉应客家文化》等。
赞 (0)